男女主角分别是周小顺周朗的现代都市小说《长篇小说阅读大周:第一满级世子爷》,由网络作家“一念红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大周:第一满级世子爷》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一念红尘”,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一看便是将门后裔,散发出来的气质却文质彬彬。“世子,你不认识我也很正常。”“在下很少跟你们相处。”“是父亲让我前来见见世子。”“在下熊可恕,乃是卫国公熊振长子。”对方笑着抱拳说道。“原来是恕兄,在下不知恕兄到来。”“还请恕兄莫要见怪。”周朗这才明白了对方的身份......
《长篇小说阅读大周:第一满级世子爷》精彩片段
“爷爷居然肯让我们几位兄弟来你府上玩。”
“还说什么让我等跟郎兄打好关系。”
“我们也正奇怪呢,反正能出去玩就行。”
王戈呵呵笑道。
“我伯父也是这么说的。”
“让我过来跟郎兄学习。”
“将来才有大用呢。”
胡大力点头道。
“你们几个,多亏了我表兄。”
“不然晚上被关在府里,哪儿都去不了呢。”
张弗不屑道。
“既然来了,那就跟我一起用餐吧。”
“小顺子,让厨房多准备几个菜。”
周朗引着一群少年郎进入大殿落座。
他心中已经猜到了,可能是国子监的传闻,加上陛下召见的事情。
让各家老辈都看到了自己的实力。
这才肯让自家晚辈来郡王府打好关系。
将门子弟,本就不善于跟王公子弟们打交道。
周朗穿越到这个时代以后,也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能掌握军权的大周顶级将领,从来都不敢跟那些大臣们交往太近。
毕竟他们手中掌控的是军权,是陛下的军权!
若是跟朝中大臣交往过密的话。
皇帝陛下可就不放心了!
而自己,不过是没有官职和爵位的郡王世子。
又是跟这群小家伙自小一起长大的伙伴。
才会让那些将门前辈放心一些,也让自家儿郎未来多一些希望。
“这位是……”
周朗看向一个昨天没见过的年轻男子。
对方相貌堂堂,给他一个非常熟悉的感觉。
却始终想不起他的身份。
这名男子比众人年长了两三岁,高大的体格壮硕的身躯。
一看便是将门后裔,散发出来的气质却文质彬彬。
“世子,你不认识我也很正常。”
“在下很少跟你们相处。”
“是父亲让我前来见见世子。”
“在下熊可恕,乃是卫国公熊振长子。”
对方笑着抱拳说道。
“原来是恕兄,在下不知恕兄到来。”
“还请恕兄莫要见怪。”
周朗这才明白了对方的身份。
竟然是卫国公熊振的长子……
他的父亲上午刚来,儿子晚上便跑到郡王府。
周朗立刻明白了卫国公的心思。
熊克树……
熊可亲……
卫国公给自家儿女起的名字,当真是有几分好笑呢。
不过一想到那位白裙飘飘,仿佛冰山雪莲一般的美丽女子。
周朗心中猛然一动!
看他的长相和他的气质。
这位卫国公府的世子,必然是有才之人。
“表兄,就是恕哥联系我们。”
“一起来郡王府做客呢。”
“一会儿我们吃什么?”
张弗笑着说道。
“放心吧,我正好今天设计了几种新菜。”
“绝对让你们大饱口福。”
周朗说道。
众人坐在一起闲聊了一阵儿。
兴高采烈的将昨天逼平向挺马球队的事情炫耀了一番。
“世子,昨天你们虽然给利国公世子留了颜面。”
“但向挺的为人……你们还需小心。”
“那人向来斤斤计较,而且向国公又很爱面子。”
“以后你们再见到他,一定要想办法退让。”
熊可恕提醒道。
“多谢恕兄提醒。”
“我一定会小心留意。”
周朗点头道。
看来,向挺那骄横跋扈的性子。
是父辈传下来的啊。
“向挺不过是他父亲当着尚书左令。”
“又靠着姐姐是皇后娘娘,妹妹即将成为太子嫔罢了。”
李楚不屑道。
“楚弟,这种话在我们之间说说便可。”
“在外面可要管好你的嘴,不要累及家族!”
“向家已经有了一位皇后娘娘坐镇后宫。”
“未来向家运作得当的话,太子嫔挤掉太子妃并非难事。”
“恐怕两代皇后都将出自向家!”
恩师和卫国公都提醒过,这份奏折无论任何人询问。
都只能是周朗独自完成。
否则,其他大臣必然会借机闹事。
这已经不是正常解决危机的事情,而是朝廷的内政之争!
周朗当然明白,一旦涉及到权利争斗。
外面就算天塌了,有一些大臣们也全然不顾。
“灾民赈济,需要兵部和户部同时派人。”
“还要同时设立三大区域集中放粮?”
“那朕的其它地方灾民就没人管了吗?”
皇帝看向周朗,锐利的眼神,看的他有些紧张。
“陛下,大周连续两年灾荒。”
“各地灾民遍野。”
“此时如果全面赈灾,朝廷只怕顾不过来。”
“也会给地方官员贪墨的机会。”
“所以侄儿觉得,先解决危机最大的几个地方。”
“只要安稳住数百万灾民之后,压力大减便可顾及其他地方的灾民。”
“欲速则不达。”
周朗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欲速则不达……”
皇帝点点头,天下灾民太多。
已经成了这两年让他最头痛的事情。
能否尽快赈济灾民,不让各地闹事,是皇帝最关心的一点。
“侄儿觉得,光靠户部和兵部同时派人维持赈灾之事。”
“还是会给一些贪官贪墨的机会。”
“如果陛下采用一明一暗两种手段,前去各地灾区赈灾。”
“效果会更好一些。”
周朗提议道。
“你说的很好。”
“朕正有此意!”
皇帝笑着说道。
“现在你写的赈灾计划,朕觉得可行。”
“但是西南诱蛇出洞和西北的关门打狗计划。”
“朕还是觉得有些麻烦……”
“以往各朝各代,都没有尝试过此等方法。”
“朕昨天也看过西南群山之外的大周疆域。”
“那里密布着一百三十余座村落,百姓数量将近五六万人。”
“如果全部放弃村落,向各地县城郡城迁徙。”
“恐怕各地都负担不起如此庞大的粮食消耗啊。”
皇帝说道。
“陛下,五六万百姓看着数量虽多。”
“但如果一直被土族劫掠,那只会损失更多的粮食。”
“与其等着被土族抢夺,让百姓带着家小和粮食赶紧离开。”
“不给土族补充粮草继续作乱的机会。”
“西南危机很快就能解决。”
“但如果不撤走,土族继续抢粮食抢人的话将会继续壮大。”
“未来只怕尾大不掉!”
“就算各地百姓迁徙到各县各郡。”
“他们所带的粮食也能维持一段时间。”
“如果再让他们帮着各地官府担负徭役的话。”
“很多以前无法快速修建的城楼道路就能尽快建成。”
“很多荒田也能得到开垦。”
“朝廷只是付出一些粮食,却能收获更多的好处。”
“而且土族之乱解决之后,这些百姓未必愿意返回原来的村落。”
“这可是帮各地郡县增加了更多的人口,朝廷未来将会获得更多的赋税。”
周朗说道。
“你说的有几分道理……”
皇帝思索道。
“陛下,西南那边的情况跟大周各地有所不同。”
“大周这两年天灾不断,但西南那边除了山脉缺水。”
“山区外却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各地官府的粮仓应该储存了不少的粮食。”
“足以应付土族的叛乱。”
周朗立刻再次提醒。
“你能确定,西南山区外各地没有多大的灾情?”
皇帝惊讶的伸出手,赶紧在桌案上的奏折中翻找着。
“陛下,您是在找西南那边的各郡奏折?”
周朗问道。
“没错,朕要弄清楚,你说的是否准确。”
“陛下不用找了。”
“侄儿听说,西南各地为了应付土族。”
“军报多于政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