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诸葛黄晧,《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穿成三国遗臭万年的、扶不起的阿斗?诸葛已死,虎将不在,刚成一国孤君,还有大军压境,可真是地狱模式啊……谁说阿斗扶不起?他这个阿斗无需扶!一统三国,打造千古盛世,成千古一帝,青史留名!...
主角:诸葛黄晧 更新:2024-02-22 11:0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诸葛黄晧的现代都市小说《优质全文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诸葛黄晧,《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穿成三国遗臭万年的、扶不起的阿斗?诸葛已死,虎将不在,刚成一国孤君,还有大军压境,可真是地狱模式啊……谁说阿斗扶不起?他这个阿斗无需扶!一统三国,打造千古盛世,成千古一帝,青史留名!...
刘闪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也很不要脸:他既想吃掉吴国十五万斛的粮草,又不想让姜维放弃秭归城。
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不容易,就算吴国没有使诈,他们的粮草运回时必会经过瞿塘峡,然后才能到达永安城。这样一来,被困在此的朱恒就能轻易脱困,这必会搅乱姜维的部署。
由于横插在中间的朱恒,刘闪的意愿没法送到姜维手上,自然不能与姜维达成统一的计划。
刘闪静想多时,决定让步骘给姜维带封信。
回到殿上后,刘闪当着众臣的面拟了一封书信,在信中表达了自己想跟吴国修好的意愿,同时将孙权的意思也写入信中,由姜维全权负责粮草的交割和撤兵之事。
信写好之后,刘闪托步骘和宗预一同前往秭归,将其交给姜维。步骘也不怀疑,急忙拉着宗预赶往秭归。
其实,刘闪只是在效仿刘备:当初,诸葛瑾前往蜀中讨要荆州之时,诸葛亮实在推托不过,哭求刘备给关羽写了封书信,由诸葛瑾代为交给关羽,让他办理荆州的交割事宜。
当时,刘备写的这封信确实没有问题,但关羽心细如尘,从信中看出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无奈和本意,于是自己主动背了“黑锅”,拒绝了交割荆州之事。
刘闪让宗预和步骘一同将信交给姜维,其实也是给姜维提个醒。不过,刘闪也不敢确定,不知姜维能否看出自己的本意。
散朝之后,刘闪得知仍然没人去织坊应征,他实在想不出其中的原因,于是拉着林才人和徐才人和孟光,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来到城中,随机“采访”了几位逛街的女子。
“这位公子,你可真会说笑!”一名少女不屑地说道:“如果到宫廷织坊做工,虽然有铢钱可拿,但还是织纺的婢女,我家有田有地,又不会饿死,为何要卖身做婢女?”
“就是!”同行的另一个女子说道:“就算是做婢女,我何不到富户家里做婢女?或是到王侯公爵身边做婢女?说不定……嘻嘻……”
“就是嘛!我家父母尚在,家中也有几十亩地,衣食无忧,为何要去织纺做低贱的婢女?”
几个女子不屑地离开,林才人和徐才人又问了多个女子,她们都认为到织纺做工,其本质就是做婢女,虽然有铢钱可以拿,但“婢女”的身份远远比不上“庶人”的身份。
……
宣室殿。
“孟大人,你……有何计策?”
“陛下,城中的女子,她们其实在乎的是身份,这就有些难办……”
“孟大人,难道做一个婢女,就连普通百姓都不如?”
“陛下,在那些女子眼中,婢女就等同于奴隶,这个身份自然比不上庶人。”
“奴隶?”刘闪能这个词并不陌生,它从孟光口中说出,刘闪感觉有些诧异:此时是封建社会,竟然有奴隶的说法?
刘闪并未纠结“奴隶”这个词,他想到了历史上,在国外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拥有土地的百姓不愿到工厂做工,最后被武力强占了土地,最终沦为了“工人”。
在刘闪看来,此时的奴隶、婢女或织女,这其实跟“工人”并无区别;由此可见,在这个“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中,百姓确实在意自己“庶人”或“农”的身份。
“陛下!”孟光犹豫着说道:“其实……微臣有个变通之法,可以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恐遭一些不明事理、不懂历史、心理阴暗、处事极端的人谩骂,所以……”
“孟大人,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但说无妨! ”
“陛下,自武帝时起,爵位虚封和买卖现象开始泛滥,很多爵位已经名不符实;因此,曹操废除了源自秦代的二十等爵,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虚封?爵位也能虚封?”刘闪多有不解地问道。
“陛下,就算在当前,爵位虚封也十分常见!比如,我大汉前“车骑将军”张飞被虚封为“西乡侯”,他虽有此侯爵,但他从未到过西乡,从未享受到应有的食邑,从没受到当地官员和百姓的“敬礼”;又比如我大汉前“前将军”关羽,他虽被汉献帝封为“汉寿亭侯”,但关将军从未到过武陵郡的汉寿县,没享受过此爵位应有的各种待遇。这些虽是实爵,但从本质上来说仍是虚封";
刘闪点点头,孟光继续说道:”魏国黄初年间,曹丕进一步完善了曹操的爵位体系,定爵九等,分别是: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其中,“王”爵为皇室宗亲所独有,以“国”或“郡”为封地;其后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宗室或功臣都有获封,多以”县“为封地;另外,县侯、乡侯、关内侯多为功臣或他们的嫡子成年后赐封,多以”县、乡、亭“为封地;以上九等爵位,皆有封地和食邑,若能到封地就食,这就不属于虚封。“
孟光见刘闪一直在听,接着说道:”陛下,除以上九等爵外,曹操在“关内侯”以下另设有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用于对庶民或士兵的赐封,这些爵位没有封地和食邑,乃是虚封,从来没有有功之臣获封此爵,当然,他们也看不上这种虚爵;微臣的意思……”
“孟大人,朕明白你的意思,难道……现在就有“喷子”?”
孟光自然不知道“喷子”为何物,仍然有些为难。
“孟大人,我朝中或军的功臣良将,他们都封有实爵,朕赐封没食邑和封地的虚爵给织女,难道他们会反对?他们若是真要反对,此种心理确实有些阴暗!“
孟光未置可否,刘闪继续说道:“孟大人,你也知道,按照当前的礼制,女子的爵位不能袭让给儿子,朕赐封几个虚爵给织女,到底有谁敢骂?”
“陛下……这……其实……朝中大臣或军中将领,以及那些世家子弟都不会骂,微臣担心,一千多年后,那些不明事理、不懂历史、心理阴暗、处事极端的人会骂……”
“孟大人,那些喷子既不会舞文弄墨,也不会上阵杀敌,连自己的衣食都难以保证,只会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玩键盘,你别去理他!朕也懒得理他们!若是正眼看他们一眼也算朕输!”
孟光完全没听懂刘闪的意思,刘闪正色说道:“就这么定了!立刻在成都城内贴出榜文,愿意到织纺做工的织女,都能获封侯爵,虽然没有食邑和封地,但朕会给俸禄四十八斛!朕就不信了,还会没人前来!”
“陛下……”孟光犹豫片刻后说道:“将“织女”二字变成虚无的“侯爵”,再按年发放的俸禄,在普通百姓的眼里,这确实完全不同。如此一来,到织坊做工不再是地位低下的婢女,此法应该可行!”
刘闪深信此法可行,于是令人召来东织令、西织令和少府。
“自今日起,东织、西织正式合并为“宫廷织坊”,不再归由少府管辖,每月只在少府领取俸禄;所有事情直接向朕报告,不用征得杜致的同意。”
“诺!”两位织室令面露喜色。
现在,两个织室令直接与皇帝接触,并且刘闪适当提高了她们的俸禄,二人自然受宠若惊。
……
次日,新的榜文发出后,一切都如刘闪所料:宫廷织坊的门槛都快被踏破,前来应征的女子络绎不绝。
见到此景,刘闪躲在一旁笑得合不上嘴。
此时,一名衣衫褴褛的少女来到街边的“宫廷织坊”,她的衣服粘满了尘土和血迹,刚进织坊就昏倒在地。
这里牌匾挂的是“宫廷织坊”,却不是织坊的“生产车间”,它只是临街的小铺,相当于织坊的“销售点”或“展览馆”。
小铺还没有正式对外销售,内部只摆放了一些丝织布料,前来看料子的百姓很多,他们自然被昏倒的女子吓了一跳,不少人要求赶紧报官。
现在正值战乱年代,不过成都城内的治安极好,几乎没有流寇出没,也少有恶斗或命案发生。
店里的人都怕自己沾上命案,这才强烈地要求报官,以洗清自己的嫌疑。
看店的是两名女子,她们本是西织的婢女,由于跟西织室令较为熟悉,因此被安排到这里做最好,也是最清闲的职务。
昏倒的女子着实吓了众人一跳,一个婢女小心地靠近倒地的女子,发现她还有呼吸,也有神智,于是将她扶起来,另一名婢女赶紧端来一碗水。
女子颤抖着捧起碗,三两口就将碗里的水全部喝光,然后有气无力地说道:“女主,能赏我个饼吗?”
“小妹妹,你家住何处?你叫什么名字?”店里的婢女小莹警惕地问道。
“我……我从汉中来……我叫……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好饿……”
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卧槽!哪个不要命的家伙!竟然如此牛叉!”刘闪恨恨地说道:“大白天的就敢弑君?还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实在猖狂!哼!等朕回到宫中,诛你九族!”
当然,骂归骂,刘闪脑子飞快地旋转着,苦思应对之策。
“陛下,我侧方是一片树林,请陛下随宿卫兵前去暂避,末将去引开这群叛匪!”向宠郑重地说道。
“呃……向将军,咱这五十人,能否敌得过对方的八百人?”刘闪问道。
“陛下,末将带来的都是宿卫兵中的精锐。若对方是寻常的兵卒,末将有必胜的把握;不过,对方有备而来,且身份不明,末将不敢冒险,还请陛下前去树林暂避!”
“不必,咱退往黄夫人的茅屋就行!”
“陛下……这……黄夫人乃是一届女流,她又不会舞刀弄枪。况且,敌方正是冲着茅屋而来,我若返回茅屋,岂不自投罗网?”
刘闪认定了黄月英是个奇女子,或许是出于直觉,刘闪断定她有办法助自己脱险,于是不再多说,径直往茅屋而去,同时拒绝了派宿卫兵去阻截的建议。
一行人回到茅屋后,刘闪将强敌来袭的消息告诉了黄月英,正如自己预料的那样,她闻之并未慌张。
“瞻儿,为娘教你的阵法,可还记得?”
“母亲,瞻儿记得!”诸葛瞻欣喜地说道。
黄月英点头示意之后,诸葛瞻立刻跑出屋外,将门外各方向的几石头旋转了方位。
“向将军,你共有五十名宿卫兵,可分为八组,每组六人,按诸葛瞻要求的方位站定,不得随意乱动;向将军和其他两人,可贴身保护陛下。”
“陛下……这……”向宠明显有些犹豫,他实在不相信黄月英会有破敌之法。
“向将军,依黄夫人之法而行!”刘闪郑重地说道。
“诺!”
诸葛瞻布置完成后,黄月英拿出几面令旗,向八组宿卫兵交待了不同旗语,然后静待强敌入阵。
少时,敌兵至。
来袭的八百人皆身着黑衣,头部罩得严严实实,他们临近时,茅屋外只有几十人保护的刘闪,而且站位很是松散,这些叛匪便毫不犹豫地冲杀过来。
黄月英挥动阵旗,茅屋外突然腾起阵阵烟雾,几步之外,目不能视。
八组宿卫军在阵旗的指挥下不停地变幻方位,阵中的八百叛匪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对自己身旁的宿卫兵视而不见,这些宿卫兵却能从容地挥剑斩杀阵中的叛匪。
此时,陷入阵中的叛匪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全都慌了神,都感觉自己周围有千军万马,每个人的八个方向都有宿卫军挥剑杀来,不禁心头大骇。
阵中烟雾缭绕,方向难辨,惨叫声不绝于耳,不到半个时辰,八百人皆被斩杀殆尽。
刘闪欣喜之余,这才想起没有留下活口!
罢了,罢了,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只能后面再慢慢调查了,刘闪自我安慰着。
烟雾逐渐退去,周围恢复如常。
地上确实增加了八百具叛匪的尸体,向宠和人多的宿卫兵如同活在梦中一般。
刘闪定了定神,急忙上前问道:“黄姨,你刚才用的可是八卦阵?”
“禀……陛下……并非八卦阵……”
黄月英并不比刘闪大多少,她没料到刘闪会亲切地称自己为“姨”,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不过,在刘闪看来,自己称诸葛亮为“相父”,称黄月英为“姨”并不为过,再说黄月英还不是大汉的“臣”,若称其为“黄夫人”则略显普通,以“姨”相称,显得更加亲切,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陛下,这只是普通的八门金锁阵。”黄月英补充说道:“此阵分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个方位。其中,生、景、开三门入则吉;伤、惊、休三门入则伤;杜、死二门入则亡;刚才的八百黑衣刺客皆从死门而入,若他们不识此阵,绝无生还的可能。”
“上次夷陵之战时,陆逊曾进入相父所布的八卦阵中,差点全军覆没。不知相父的八卦阵,与黄姨的八门金锁阵相比,哪个更厉害呢?”刘闪饶有兴趣地问道。
“陛下,此二阵皆属奇门阵法,阵法的本身并无优劣之别,只要因地制宜,因人而施,都能获得奇效。”
“听闻相父临终之时,曾将此阵传于姜维,若是临敌,他能布此阵否?”
“陛下,亡夫确实已将兵法和阵图授于大将军。不过,八门金锁和八卦阵不同于普通的行军布阵,这属于奇门阵法,需要主阵者彻底领悟之后才能布署。”
“大将军追随相父伐魏已有多年,今,他承相父遗志扶助大汉,任重而道远;往后若有机会,还请黄姨多加指点!”
“我与亡夫皆心向大汉,绝无保留,陛下可放心!”
刘闪点点头,抚摸着诸葛瞻的头说道:“从今以后,我与诸葛瞻就以兄弟相称,共同孝敬姨娘……”
“陛下,万万不可!瞻儿他才七岁,比皇子刘璿还小,怎能与陛下兄弟相称?”黄月英急忙劝阻。
“既然这样,那……”刘闪犹豫片刻,突然豁然开朗:“我有一女,年芳4岁,待她成年之后,许于诸葛瞻为妻如何?”
“陛下,瞻儿他何德何能?有何福气能迎取公主?还请陛下慎重考虑才是!”
黄月英一再推辞,刘闪始终坚持己见,因为刘闪想起自己读过的《三国志》:历史上的诸葛瞻,确实迎娶了刘禅之女,诸葛一家可谓是三代忠良。
当年,魏将邓艾偷渡阴平时,诸葛瞻和他的儿子诸葛尚屯兵绵竹,力抗邓艾,初战得胜;邓艾修书诱降,诸葛瞻不为所动,还怒斩其使。
由于刘禅听信谗言拒不发兵救援,在后面的战斗中,诸葛瞻被重兵包围,中箭落马后自刎殉国,其子诸葛尚也战死沙场;邓艾怜其忠勇,将诸葛瞻父子合葬于绵竹。
刘闪记得,一千多年后的成都武侯祠,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壁上还嵌有《乾隆壬辰秋月过绵竹吊诸葛都尉父子双忠祠》诗碑:“国破难将一战收,致使疆场壮千秋。相门父子全忠孝,不愧先贤忠武侯”。
另外,在诸葛瞻父子曾守卫的绵竹县,也有祭祀诸葛一家祖孙三代的双忠祠,堂内也有许多名人骚客的题词,这些祠堂都展示出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忠贞无二,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们一家的“三世忠贞”。
在古时,婚姻大事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如今刘闪开了金口,一再坚持招诸葛瞻为婿,黄月英不便阻挠,两人赶紧行礼谢恩。
在刘闪与黄月英交谈之时,二百多名宿卫军闻讯赶来,向宠领着他们打扫茅舍四周,将这些刺客集中掩埋。
“陛下,这几人,末将曾经见过!他们是左将军魏延的家将!”向宠肯定地说道。
“你确定没看错?”刘闪警惕地问道。
“陛下,末将绝不会记错!这人名叫鲁尤,左手受过剑伤;旁边这人名叫周济,曾跟随魏延与魏兵交战,腹部受过伤,还有这边的几人,末将全都认识,他们确实是魏延将军的家将!”
“难道……是魏延指使他们行刺?这似乎不可能吧?那日你我在大散关见过魏延,他绝不是是图谋造反之人!”
若说这些刺客是魏延的指使,刘闪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正在疑惑之时,突有一骑快马来报:汉中守将马岱、王z平联名上奏:魏延引一万兵马南下,意图不明。
因为王z平和马岱是副将,他们自然没法阻止魏延,只能向成都发出急表。
从路程来看,快马信使从汉中到成都,估计用时两日,若马岱和王z平的奏表属实,此时魏延的大军,至少已在阳平关!
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