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方寒任海强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全文全职国医》,由网络作家“方千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方寒任海强是都市小说《全职国医》中的主要人物,梗概:治疗做完了?”马医生一边擦着汗,一边走过去问,他手底下好几位住院医,倒是不用亲自动手,可前后跑也累人不是?“啊,完了。”方寒点着头。“怎么样,第一次有没有紧张?”马医生很是关切,四十多岁了,马医生对年轻人还是愿意照顾的,更何况是看上去顺眼的年轻人。颜值这玩意,大多数人审美都一样,除非有什么成见,马医生都能当方寒的爸爸了,自然不会嫉妒方寒比他长得帅。......
《文章全文全职国医》精彩片段
今天是真忙,针灸推拿的人非常多,马医生忙得有些晕头转向,不过心中还是操心着几个实习生。
推拿按摩一般没什么风险,可患者来医院毕竟是治疗的,江中院的名气和招牌是万万不能砸了。
眼睛一扫,马医生就看到方寒茫然的站在等待区。
“治疗做完了?”马医生一边擦着汗,一边走过去问,他手底下好几位住院医,倒是不用亲自动手,可前后跑也累人不是?
“啊,完了。”方寒点着头。
“怎么样,第一次有没有紧张?”马医生很是关切,四十多岁了,马医生对年轻人还是愿意照顾的,更何况是看上去顺眼的年轻人。
颜值这玩意,大多数人审美都一样,除非有什么成见,马医生都能当方寒的爸爸了,自然不会嫉妒方寒比他长得帅。
“还行,紧张还是有一点。”方寒老实道,第一次就给一个美女治疗,不紧张是假的。
“好不好还要患者评价,不过你今天也只是偶然,就当涨经验了。”马医生拍了拍方寒的肩膀,刚一回头,后面突然探过来一个脑袋,一头的长发。
“哎呀妈呀!”
马医生吓的一个大跳,这才看清楚是刚才的女患者。
这个女患者不好伺候,马医生印象很深,换了好几位医生,还要顺眼的,这在医院也算不多见。
看到女患者,马医生心中就咯噔一下,这是觉得方寒按的不好,过来找茬的?
方寒毕竟是实习生,这事马医生觉得还是应该自己出头,毕竟自己有经验嘛。
“您好。”马医生笑呵呵的迎上去。
女患者也吓了一跳:“你谁啊?”
何姐原本是盯着方寒一路走过去的,马医生这突然挡住视线,怪吓人的........
“我是.......”
“我管你是谁?”何姐懒得搭理马医生,直接绕过去,笑吟吟的:“方医生,我没记错您的姓吧?”
“没有。”方寒一愣,这是专门找自己的,看态度不像找茬的啊?
“方医生您好,您刚才的治疗真专业。”何姐笑颜如花,看这小伙子,人又帅,手法又到位,以后天天来。
“叮......崇拜点20。”
方寒突然被系统吓了一跳,怎么突然就来了崇拜点了呢?
一抬头,方寒就看到女患者身后的马医生,正满脸幽怨的看着他。
马医生的心里就像是跑过一万头草泥马,真是ri了狗了,这是来找茬的?明显是个花痴嘛。
“那个方医生,我可以加一下您的微信吗,下次来我提前预约您。”
“我不是.......”
方寒正打算解释,马医生急忙插了过来:“那个小方,患者要你的联系方式,那就给患者嘛,没事多指导,治疗不仅仅是治疗的过程,还要平常注意。”
何姐急忙点头:“对、对、对。”不由的马医生好像也没那么吓人了。
方寒只好拿出手机,他原本打算解释一下,他不是推拿科的人,过两天分科室,谁知道分哪儿去。
马医生则打着小九九,要不要把方寒调过来,别的不说,就这张脸,也能吸引不少女患者,医生不怕忙,就怕闲,不忙哪儿有收入?
方寒不过是个实习生,这要调过来,放在自己名下,患者挂号,还不挂自己的?
中医不像西医,动辄治疗几万,手术几十万,江中院是很正规的,收费也是统一标准,医生们除了工资,最好拿的其实就是挂号费。
江中院的挂号费普遍比西医医院高,普通号12,专家号20,一般的三甲级西医医院,专家号才12。
中医没有那么多的高昂收费,挂号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扫了微信,何姐还有些小期望:“方医生,您什么时候下班,晚上我能请您吃个饭吗?”
“我今晚值班。”方寒急忙道,邂逅美女他倒是不介意,可家教严啊,真要带个比自己大六七岁的女朋友回去,老妈还不打死自己?
可要是不交女朋友,这不是耍流氓吗?
何姐有些小失望,迈着小碎步走了。
........
急黄之症,发病危机,命在顷刻,这一次患者的情况严重,郭文渊也没急着走,而是亲自看着患者用药,稳妥起见,一剂药分为四次服用,以便于应付患者服药后的突发状况。
等一剂药分批服下,郭文渊待了一会儿,这才松了口气,医者治病救人每一次都像是走钢丝,即便是国手名家也不例外。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医生每一次治病,一只脚踏进病房,另一只脚其实已经踏进了牢房。”
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医那是再合适不过,中医没有限定的标准,一个疾病一百位医生,有可能就有一百种治疗方法,不出事一切都好,一旦出事,甚至连判定标准都没有。
历史上,甚至近代,多少著名的国手名家的最终结果都是锒铛入狱。
秦卫华等人跟在郭文渊身后,一边走郭文渊一边问:“今天的会诊让那些孩子观摩了没有?”
“所有人都在观察室。”秦卫华笑着道:“还是您老照顾这些个后辈啊,平常这种机会,实习生可是捞不到的。”
“学医难,我们那个时候是没机会,现在有机会了,多照顾一下后辈,中医的未来还在这些年轻人肩膀上。”
秦卫华点着头,他学医那会儿,拜师学医都是很讲究的,郭文渊那会儿就更别说,从学徒一步一步走过来,拜师行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个时候别说你不努力,你就是想努力,那也要先找到一位好师傅,本事可不是那么好学的。
几个人走着,一路上都有医生问好:“郭老好......”
郭文渊温和的点头。
路过针灸推拿科的时候,凑巧任海强就在不远处,看到郭文渊等人,急忙上前:“郭老好。”
“小任啊。”
郭文渊笑呵呵的点了点头,随意的问:“那些孩子都还好吧?有没有发现什么好苗子?”
原本郭文渊也只是随意这么一问,没曾想任海强却急忙道:“郭老,这次还真有颗好苗子,就是那个方寒,年纪轻轻,真是让人意外啊。”
方寒郭文渊是很有印象的,之前在会议室,方寒望而知之,让郭文渊也大吃一惊,印象深刻。
“嗯,确实是个不错的年轻人。”郭文渊道,他以为任海强说的就是会议室的事情,这事他知道。
“您老是不知道啊,刚才会诊室那个病案,那个方寒竟然分析的头头是道.......那本事,就是一般的主治医也没有啊。”任海强继续道。
“会诊室?”郭文渊一愣。
“是啊,视频我特意让人留着呢。”任海强满脸笑容:“我还说等会闲了送去院办呢,这样的好苗子我们医院一定要留着。”
任海强是医教科的副主任,负责的就是这个,要是能相中一颗好苗子,那也是他的能力和眼光。
郭文渊顿时来了兴趣:“那就去看看。”
一听郭文渊有兴趣,任海强顿时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头前带路,一群实习生也抛之脑后了,自己平常可没多少机会和郭老说上话啊。
......
原本说好下午要转两个科室的,后面任主任不见人了,一群实习生就只好继续呆在针灸推拿科,方寒又治疗了三个患者。
快下班的时候,任海强终于出现了,满面春风,看到方寒,脸上的笑容那就更胜了。
方寒被任海强看的全身发毛,任主任不会有什么不良嗜好吧,自己也确实长的帅,这.......大不了实习不过关,节操不能丢。
“都到会议室集合,说一下下午的感受和心得。”任海强大声吩咐,说着话走到了方寒跟前:“小方啊,怎么样,下午治疗了几个患者?”
“四个。”方寒下意识的退了退,心生警惕。
“一下午就四个,很不错啊。”任海强伸出手就想拍方寒的肩膀,方寒急忙躲过,让任海强下意识一愣。
“哈哈,年轻人还害羞。”
越看方寒,任海强是越喜欢啊,刚才在会诊室,郭文渊看了视频,对方寒那是赞不绝口,隐隐的任海强也看出了些,郭老好像有了收徒的想法。
在杏林界,师承资历那可是很重要的,中医大夫,要出头可不仅仅要靠本事,没有好出身,出头的难度比起名师之后那可要难上很多很多。
郭文渊如今那就是东南五省的杏林界权威,方寒要是成了郭老的学生,那以后前途可不是自己这个医教科副主任能比的。
不由的任海强也有些羡慕起方寒来了。
“叮......崇拜点50......崇拜点8,崇拜点6......”
方寒断断续续的接收到系统的提示,任海强刻意和方寒一个人说话,边上那么多双眼睛,不少都红彤彤的,这每一双发红的眼睛那都是一个崇拜点啊。
只是这个50......
方寒看了看任海强,任海强这位医教科的副主任是什么职称他不清楚,可这职务......妥妥的小BOSS啊.....
急诊科是难得清闲的,即便江中院是中医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也是络绎不绝。
很多前来江州中医医院看病的患者都是外地人,不远千里前来看病,奔着江中院的名气来的,要是挂不到其他科室的号,那也会前来挂急诊。
散了会,李住院医带着方寒几个人接班的时候,患者已经陆陆续续的来了。
方寒几个实习生初来乍到,是没有什么任务的,李住院医却有自己的病人,住院医也就是管床大夫,每天要负责登记检查患者的病情,体温是不是稳定,大小便、精神状况等等。
晚班的住院医见到李住院医带着几个人,笑呵呵的打趣:“呀,李医生开始带实习生了?”
说话的时候很是有些酸溜溜的。
江中院分配来的实习生不是很多,急诊科也就分了四个人,即便是加上其他医院交流的、规培的,人数也不算很多。
正如第一附属医院的冯医生所说,中医改学西医的多了去了。
国内的很多医学院都有专门的中医科系或者分院,不少人报考中医都是奔着录取分数低去的,一般来说,中医类院校的录取分数往往要比西医类的低四五十分甚至更多。
去了学校之后,这些学生选修一个西医临床或者西医类的选修课,毕业之后都找关系去西医类医院实习工作了。
一般毕业之后依旧从事中医工作的学生,要么是真的喜欢中医,有这方面的底子,要么是真没辙,大学时候逛了,选修课没学好,亦或者没关系之类的,这不得不说是中医的一个悲哀。
言归正传,分配来的实习生少,一般科室带实习生都是主治医有没有兴趣或者时间,然后才是住院医,有资格带实习生的住院医,那都算是比较有本事亦或者有能力有前途的。
大多数时候,主治医是没多少兴趣带实习生的,住院医们能不能带实习生有时候也成了一种攀比。
夜班的住院医有些纳闷,平常也没见李住院医有什么出色的地方啊,这次怎么带了四个实习生?白班没人了?不至于啊?
李住院医顿时有些尴尬,急忙转移话题:“昨晚的病人怎么样,都好吧?”
“都好,注意事项我都写在交接本上了,你等会儿查个体温。”夜班的住院医摆了摆手:“我这就先走了。”
李住院医见到夜班的住院医要走,顿时松了一口气,这要是再继续问下去,他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李住院医也知道,这事瞒不了多久,或许等不到今天过完,他就会成为第一位跟着实习生混的住院医,不过能瞒一会儿算一会儿吧,再说即便是别人知道,最多背后说说吧,这么当面的尴尬,还是能避免就避免。
“哎,当医生难啊。”李住院医满心委屈。
急诊留观室不小,大概一百多病床,百分之八十都住着病人。
方寒跟着李住院医熟悉了一圈问:“留观室就住了这么多人,咱们医院患者这么多吗?”
“咱们医院是东南五省最好最专业的一家中医院,知名度很高,前来医院的患者天南地北。”
对待方寒,李住院医是很有耐心的,毕竟真要算起来这个小组方寒才是领导,虽然这个领导还是个实习生。
“你要知道,现在大多数患者还是比较相信西医的,能来咱们医院的患者,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那种久治不愈的,甚至有不少是根本就医不好的。”
一边说李住院医一边摇头:“中医治疗便宜啊,咱们医院收费也算不低了,可和那些个知名的西医医院比起来那可是差远了,人家有时候一个手术就是几十万,就这能不能好还是两回事,可咱们医院呢,几十万你能住好几年,只要患者住在这儿,咱们医院就要全力以赴保证患者的生命,治不好也不能让死了。”
“我靠,这样下去医院的病房岂不是早就爆满了。”吴磊爆了一句粗口。
李住院医呵呵一笑:“这也是现在很多中医院都挂着中西医结合的名头的原因,一方面现在厉害的中医大夫确实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中西医结合收费不同啊,有些真治不好的患者你要赖着,费用你也扛不住。”
“这也是咱们医院有郭老几人把关,真要遇到一些疑难杂症,郭老等人都会前来会诊,再一个,如果患者脱离危险,有了自理能力,医院也是会劝说出院的,要不病房早满了。”
还有一句话李住院医没说,其实江中院最大的一笔收入来源中就有床位费。
中医的治疗费,药物收费都是有规定标准的,别的不说,就说前几天郭文渊会诊的那位急黄患者,急性病毒性肝炎,这个病要是去第一附属医院或者省医院,没有几十万是下不来的,而且手术之后什么情况也难说,急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率并不低。
但是在江中院,昨天方寒问了任海强,患者已经开始恢复了,即便是到出院,花费也不会超过两万,其中床位费就占了不小的比例。
一些去过正规中医院的人应该都有感觉,去正规的中医院如果不住院,有时候花费甚至要比一些中医诊所便宜。
“其实各大医院都差不多,虽然医院规定患者来了急诊之后后续治疗各个科室负责,但是对于一些难缠的慢性病患者或者根本不能痊愈的患者,其他科室还是不愿意接收,各个科室都有指标的,当然,床位也确实紧张。”李住院医解释道。
“叮铃铃!”
几个人正说着话,突然一阵急促的电铃声响起,方寒几个人急忙向外面跑去,这是来了急症患者的预兆。
急诊科有分诊台,一般情况如果前来的患者病情不是很危急,都是在分诊台等待,然后分诊台的护士安排病人去找医生治疗,如果遇到病情危急的患者,护士就会摁动电铃,整个急诊科都会听到。
方寒几个人现在是最闲的,来的也最早,来到急诊科门口,一辆推车已经急乎乎的推了进来,推车上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
“患者呼吸急促,口吐泡沫,应该是心脏病,快通知方主任。”跟着推车跑进来的一位护士边跑边喊。
“我这就.......”李住院医正打算给方浩洋打电话,方寒却已经大步迎了上去。
走到推车边上的同时,方寒一手已经抓住了患者的手腕,同时脑海中沟通系统:“兑换临时高级诊断。”
“高级诊断(临时),崇拜点1000,是否兑换?”
“兑换!”
方寒毫不犹豫。
之前获取的永久急救其实也包含诊断技能,只不过并不是精专,听护士说患者是心脏病发作,方寒就不敢怠慢,急忙兑换了临时高级诊断,1000崇拜点在一条生命面前算得了什么。
一边诊脉,方寒一边观察患者的脸色,患者微微喘息,口吐泡沫状痰液,痰液还微微有些粉色,这是病情危急的症状。
脸色发白,大汗淋漓,嘴唇发紫,已经丧失了意识,种种迹象都是危急症状。
同时患者的脉象也是乍疏乍数,忽强忽弱。
“这是心悸之症,属于虚症!”
方寒很快有了判断,一边跟着推车跑,一边向李住院医喊:“心悸,虚症,几号抢救室空着?迅速准备参附注射液或者人参注射液缓慢经脉注射,起搏器准备,预防患者随时停搏。”
“啊......”李住院医嘴巴大张,有些不知所措。
“啊什么,忘了苗医生怎么交代的,出了事我负责。”方寒喝道,这会儿患者垂危,他可没有功夫和李住院医解释什么,想必方主任等人马上就能赶来,到时候自有判断,这边尽早准备,也算是争取时间。
边上的小护士并不认识方寒,原本听到方寒大喊大叫还准备呵斥,一看李住院医的态度,护士顿时闭嘴了,李住院医她是认识的,方寒能对住院医大呼小叫自然不能是新人,难道是新来的交流医生,是一位主治医?这么年轻,而且还这么帅?
“送患者去八号抢救室,护士按照方医生吩咐的准备,方主任马上就来。”
被方寒吼了一嗓子,李住院医也只好暂时顺从,苗医生交代了,治疗上听方寒的,他要是不听,出了事责任就是他的。
等患者推进第八抢救室,方浩洋和苗医生已经到了。
“什么情况?”
方浩洋一边上手诊脉一边问。
“心悸,患者脸色莹白,嘴唇发紫,......脉象忽强忽弱,应该是虚症。”方寒在边上解释。
方浩洋点了点头,诊了脉,松开手腕,又翻看了舌苔,急忙吩咐:“准备人参注射液,起搏器也准备,通知内科会诊。”
这边方浩洋声音刚刚落下,已经有护士拿着注射器进来了,正是人参注射液。
方浩洋一愣:“这么快?”
“方医生刚才已经吩咐了。”护士回了一句,就开始静脉注射。
“方寒?”方浩洋回头看向方寒,脸上全是吃惊之色,这个急症可不简单啊,方寒能判断出病症他已经吃惊不小了,没想到方寒连急救方案也想好了......这简直就是妖孽啊。
急救车比预算的来了更快,十分钟左右第一辆急救车就进了医院,到了急诊科门口,紧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
在紧急的时候,无论是政府还是各个部门的效率都是非常高的。
急诊科的担架推车早已经准备就绪,所有人严阵以待,急救车的车门打开,医生护士们就迎了上去。
根据急救的惯例和原则,往往第一批送来的患者情况是最严重的,后面的患者情况会逐渐减轻。
第一辆急救车门打开,方寒就吃了一惊,患者躺在担架上,全身是血,身上还打着吊瓶......
之前护士长给方浩洋介绍情况的时候方寒也在边上,自然听到了情况,因为江中院是中医院,急救水平比起其他几家医院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后续手术抢救方面,江中院并不专业,所以送来江中院的患者都是没有什么生命危险,情况相比较乐观一些的患者。
正是因为护士长这一番话,方寒才吃惊,乐观一些的情况都这么严重,那不乐观的还了得?看来这一次的事故确实非常严重。
医生们一边抬着患者,急救车车上随行的一位医生同时向方浩洋解释情况。
“事故发生在伟华路附近的快速干道附近,一辆罐车突然爆胎和一辆大巴车还有公交车相撞,然后发生连环车祸,伤者非常多,这位患者是小腿骨折,左上臂脱臼,大腿内侧被划伤,有一道伤口,还好没有伤及大动脉。”
方浩洋点了点头,随行医生的意思很明白,是让他做好心理准备,虽然送来江中院的患者相比省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的患者情况乐观一些,却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最主要的现场医生只能针对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和抢救,患者有没有一些隐性内伤,内出血,这很难判断。
像这种大型事故,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有的人或许现场看上去情况并不严重,事实上却内出血,等到出现状况,就是生命危险,江中院也要做好这方面的防备,真要出现死亡,那可就影响大了。
患者被抬下急救车,早有推车等着,两名医生上前一边检查,一边有护士推着推车往抢救室跑,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医生们正在和死神赛跑。
一边跑一位医生一边喊:“患者失血过多,已经有气虚症状,立刻准备人参40克,生甘草20克,水煎频服。”
患者失血过多,出现气虚欲脱,中医的应对方案自然是益气固脱,江中院急诊科的医生大都身经百战,这个时候有人检查,有人吩咐方案,有人熬药,一切井然有序。
“清开灵注射液准备......”
“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快速滴注......”
“银针,快银针......”
随着患者一位接着一位推进急诊科,走廊里面能时不时的听到一声的吩咐和喊声。
看着这一幕,冲击最大的就是吴磊、林光亮等几个实习生。
以前上学的时候,这些人都没少听一些学长亦或者前辈说过中医界的一些事情。
在现代,中医式微,学中医的人很少能亲眼看到这样的急救场景,血淋淋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往往只会出现在一些西医急诊科。
中医一直被人认为是慢郎中、太平医,甚至很多人认为中医不能治病,即便是自己的病真的凑巧被中医治好了,有些人也觉得是自己扛过去了,运气好。
不说别人,即便是吴磊自己,在学校学习理论的时候他也并不觉的中医真的多么厉害,之所以学也只是为了毕业,为了能找到工作。
对吴磊来说,将来毕业,在医院实习一段时间,考个行医资格,要是不能留院,那就自己开诊所,能看个感冒发烧那就很了不起了。
可是这一刻,感官的刺激让几位实习生心情震撼。
江州省中医医院,急诊科,现在急诊科的这么多医生都是中医出身,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慌乱,面对一些出血,大伤口,医生们针灸的针灸,止血的止血,各种方案配合。
“咦,方寒呢?”
正如方浩洋之前所说,这个时候没人搭理他们几个实习生,要是有眼力,上前推一下推车,抬一下担架,没眼力也没人招呼他们。
因为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一时间几个人都有些发懵,只是站在走廊边上看着,也忘了上前搭手。
突然林光亮一回头,方寒呢?
“是啊,没看到啊。”吴磊也愣了一下,急忙在人群中寻找,很快看到了方寒的身影。
方寒手中拿着银针,边上还跟着一位小护士,正是林雨珊,林雨珊捧着针袋和纱布酒精之类的。
边上一位患者躺在担架上,小腿部位不断的渗血,刚刚剪开患者的裤腿,手中的银针猛然扎了下去,一伸手,林雨珊急忙把针袋递过去,方寒捻起一枚银针,再次扎了下去,一伸手又是一枚,连续三枚银针扎下去,患者原本出血的伤口出血量眼看着开始减少,然后竟然止住了。
“我......”吴磊张了张嘴,方寒还会针灸?
林光亮和秦熙姌也是满脸吃惊,和方寒认识这么久,好像就没有方寒不会的,汤剂、辩证、正骨、急救、现在再加上针灸,真的全能了啊。
“还没有治疗室空出来吗?患者需要马上手术。”林雨珊一边给方寒擦着额头的汗珠,方寒一边问。
“这会儿已经送来十几位患者了,治疗室已经没有空着的了。”林雨珊道,说话的时候她看着方寒眼睛都是亮的,方医生太厉害,针灸止血,这已经是第二位患者了。
“标记一下,有空的治疗室,马上把患者送进去,血管破裂,不能耽搁。”方寒站起身,开始寻找下一位患者。
江中院的急诊科是没有大型的手术室的,只有两间小型的手术室,事实上江中院也不需要大型手术室,因为大多数情况江中院做的最大的手术就是缝合,最多加上血管缝合,一些不是很严重的外伤患者都是在治疗室进行缝合。
可今天来的患者太多了,这会儿已经送来快二十个人了,急救车还在不断奔波。
别看二十个人,听上去不算太多,但是对于急诊科来说这会儿已经超负荷了。
一则,急诊科本身就有自己的患者流,平常忙的时候就忙得不可开交,刚才接到通知,科室已经进行了调整,依旧有一部分急诊患者没办法处置。
再一个,正如前文所说,中医缺人,缺人才,厉害的中医人太少了,现在很多中医人,即便是一些挂着主治医、副主任甚至主任医师职称的中医大夫,看到这样的场景都慌了,没人敢上手。
你让一些医生坐诊,诊个脉开个方或许还行,急救?这方面的中医大夫太少了。
这也是郭文渊不服输,为了证明中医不仅仅可以治疗慢性病,对急重顽疾依旧有非常好的疗效,这才培养出江中院急诊科这么一个团队出来。
纵然如此,江中院急诊科接待的大部分患者其实都和之前方寒治疗的便秘患者那样,头疼脑热、头昏脑涨者居多。
倘若不是江中院的招牌确实亮,类似于这样的事故分流,上面根本不会考虑到江中院。
“夹板!”方寒又处理了一位骨折患者,给患者上了夹板,里面一位住院医急匆匆跑了出来,找到方浩洋:“方主任再不能送患者了,我们会缝合的医生太少了。”
缝合本来就不是中医学生的科目,现在的中医学院大多都没有这个科目,除非一些混合院校,有的学生选修西医外科临床,这样的人毕业后从事中医的也并不多,所以懂得缝合的中医大夫本就是凤毛麟角,即便是有,这样的医生也大都被一些大型西医医院挖走转了西医外科了。
江中院的几位缝合医生大都是自己培养的,老医生手把手带出来的,可也没几个人,今天送来的患者,基本上每一位都需要缝合,这会儿会缝合的医生都忙着,有些患者等不急缝合,伤口血又止不住,这么下去可不是个事。
方浩洋眉头一皱:“联系一下附一院或者其他几家医院,让支援几位外科医生过来,通知骨伤科前来帮忙啊,这会儿还没见人来,搞什么?共同的4”
这会儿方浩洋也头大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今天送来的都是外伤患者,医生们大都使不上力。
目光一扫,看到人群中正在治疗的方寒,方浩洋伸手一指:“去找方寒。”
住院医一愣,方寒?他懂得缝合?
一个科室的,这位住院医自然知道方寒,事实上这两天方寒已经成了急诊科的名人了,刚来的实习生,就治疗了好几位患者,风头正盛,很多住院医都嫉妒的不行。
虽然有些惊讶,但是方浩洋发话了,住院医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方......小方,你懂的缝合?”
方寒刚刚给一位患者的伤口进行了消毒处理,闻言抬起头:“会啊。”
“那就跟我走吧。”
住院医转身就走,也不想和方寒多说,说实话,和方寒说话,他尴尬啊,甚至不知道怎么称呼,刚才差点称呼方医生。
称呼一位实习生方医生,这不扯淡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