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入伍十年,从八佰开始完整作品

入伍十年,从八佰开始完整作品

汉唐风月1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汉唐风月1”又一新作《入伍十年,从八佰开始》,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唐刀唐韬,小说简介:四行仓库之战前夜,八百血战到底......

主角:唐刀唐韬   更新:2024-04-27 12: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唐刀唐韬的现代都市小说《入伍十年,从八佰开始完整作品》,由网络作家“汉唐风月1”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汉唐风月1”又一新作《入伍十年,从八佰开始》,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唐刀唐韬,小说简介:四行仓库之战前夜,八百血战到底......

《入伍十年,从八佰开始完整作品》精彩片段


不过,冷锋不是战场新丁。

在发现牛二貌似只是带节奏的连打五枪,唐刀这个排长兼教官却似乎一点儿也不在意后,哪怕是有点耍不要脸生生把五枪变成了十枪。

他就迅速检讨自己是不是哪儿认知有误。

幸好他有四倍望远镜,在仔细观察后,终于找到了牛二的目标,一个躲在矮墙后的日寇。

牛二那五枪,看似没什么准头,其实都是打在那个躲在矮墙后的日军周遭。

那是,要把他逼出来吗?

冷锋不由有些好笑。

新兵怕炮,老兵怕枪。换成是他,感觉自己被冷枪手盯上,那肯定是宁愿被炮弹炸死也是打死不露头的。

牛二如果还是延续这个策略,别说最后五发子弹,就是给他五十发,估计拿他盯上的目标也没什么办法。

果然,因为紧张呼吸略显粗重的新兵在停顿十秒钟过后,重新开枪。

不过这次,他放弃了先前的目标,改射向另外一个躲在一个粗石柱子后面的日军。

石柱很结实,足以抵挡弹片和子弹,就是还不够粗,完全遮挡住一名成人有些够呛。

四倍望远镜中清晰可见,日军的脚和极少一部分躯体露在外面。

只是,看了也白看,足足350米的距离,裸眼看过去连石柱都看不太清更何况是露出的那一点点人体躯干了。

能射中石柱,都已经是精准度极高了。

牛二的第一枪距离那根柱子最少也有三四米远,不过也算是难得了,比他预想的要强的多,至少没偏离的太离谱。

“李九斤,你可是冷枪高手,来,来,你看看那个家伙你能干得掉不?”冷锋把望远镜往趴在自己旁边凝神向那边看的老兵油子面前一递。

拿起望远镜又小心翼翼拿着带孔挡板挡在望远镜之前的老兵油子惹起众人一片哄笑,这货怕死是出了名的,学起这保命的活儿是比谁都快。

“笑啥笑,长官刚刚才说的你们都忘了?想干掉敌人,就必须先学会最大限度保护自己。”老兵油子却是极不屑地扫一眼哄笑的同僚们,嘴里振振有辞。

“好好想想,老子干掉的鬼子是不是比你们不怕死的还要多?”

那颇有一种,老子以前做的原来竟暗合兵家至理的自豪。

而哄笑的士兵们这才尴尬的发现,貌似,还真没有几个人比这个喜欢藏起来阴人打冷枪的老油条军功高。

难道,以前混日子只是老油条的一种低调?

这不能啊!这厮一发饷不是去大吃大喝就是去窑子找老相好,低调这词用谁身上也用不到他身上啊!

怼到众人面面相觑,老兵油子这才洋洋得意的看向远方,找到冷锋所说的那根柱子和后面的日军。

瞪了好一会儿,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如果再近个七八十米,我或许可以干掉他,但现在,不可能,除非是给我的步枪上也装个望远镜。”

“行!你只要有这个自信,等有空的时候,我把这个望远镜改造改造给你和牛二的枪上一人装一个。”悠悠然抽着烟的唐刀微微一笑。

这逼装的,老子差点儿都信了。一旁的冷锋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逗人玩呢?这种德国进口的高档四倍望远镜就算是在他们88师也不多,一营能有两个,那都是师部走之前特批的,听说还是从523团那边硬调的一个,你这红口白牙的一张嘴就把这望远镜给拆了,你信不信营长能把你给生吞活剥了?

冷锋不信,老兵油子却信了,笑嘻嘻地把望远镜还给冷锋的当口接唐刀的话,“长官,那我可等着了,有这玩意儿帮我瞄准,就现在这距离,我能干掉好几个鬼子。”

“出息劲儿!”唐刀摇摇头。“有了这,没五百米以上的狙杀记录,你还是老老实实窝着打你的冷枪去吧!”

“咦?”没理会唐刀和老兵油子的瞎扯淡,重新看向目标的冷锋却是微微一惊。

石柱上腾起一团烟雾,那显然是牛二击中了。

这,碰巧的吧!冷锋暗自嘀咕。如果是瞄准打中的,光凭这一枪,牛二就能跻身一营神枪手的行列。

而后,冷锋的目光凝固了,石柱再度腾起烟雾。

牛二的第三枪,再度击中石柱。

再射,再中。

石柱后的日军努力缩起身子,冷锋已经可以想象石柱后日军的绝望,能打中石柱,自然就能打中他不是?让牛二这么一枪又一枪的射下去,迟早,会打中他露在外面的躯体的。

日军是绝望的,但冷锋却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赢了赌注。

牛二只有最后一发子弹,他就是再如何精准,能在最后一枪命中日军,对这名日军也是只伤而不能杀。

正在这时,日军的步兵炮开始反击了。

直射型的92步兵炮完全是平射轰过来,连续数团火光在仓库大楼前三十多米处爆开。

仓库正面所有战位上的士兵都不由自主地将身体全部缩到工事之后,很多人甚至在各班排长的高声命令下离开窗口堆好的沙包工事,躲到墙壁后方。

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92步兵炮的试射,很快,日军就会校准坐标将炮弹倾泻到仓库楼体上。

厚达0.6米的混凝土墙壁或许可挡70口径直射炮的轰击,但能挡重机枪子弹的沙包工事可不成,两个月的大战中,他们的重机枪工事不知被这种弹道平直的小口径火炮轰塌了多少。

虽然墙体面积更大,但轰中窗口也是有一定概率不是?

现在又不是两军对战,自然没必要守在窗口。

随着步兵炮的炮火在楼体上开始绽放,撕心裂肺的手摇警报器也在战场上响起,日军借着己方火炮的掩护,开始逐一向后撤退。

“唐排长,不如这样,先撤离,咱们的赌约留到下次。”冷锋看一眼还趴在战位上的牛二,建议道。

“活着固然很重要,但身为战士,那有敌人炮火一来就躲的?两军对阵,勇者胜!”唐刀却出人意料的摇摇头,来了一句和先前看似互相矛盾的话。

冷锋的眼睛微微发亮。

矛盾吗?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似乎是很矛盾,但细想之下,却发现两者完全可以合二为一。保存自己和不怕牺牲,都是为了胜利,就看你是怎样根据战况来做选择了。

牛二的枪响了。

冷锋重新举起手中的望远镜。

呆若木鸡!

他输了。

望远镜的视野中,一名日军在血泊中痛苦的挣扎,正艰难的向距离他身边不足四米的石柱爬去。

似乎,那根石柱可以给他足够的庇护。

但显然,已经有一个日军躲着的石柱,不能再多藏一个了,更何况,已经被击中后心的日军显然已经活不长了,从他身后留下的那道长长血痕就可以看出。

那绝对是个热血青年,要不然,血那会流得那般汹涌澎湃?

小说《入伍十年,从八佰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真正让他们绝望的,是突然两颗照明弹突然打到了黑川织造麾下两个开始架起枪和掷弹筒、准备干掉疯狂中国人的步兵小队上空。

那一刻,当雪白的亮光突然像坠落的星辰之光一样洒在日军中尉脸上的时候,他再次陷入混乱。

怎么个情况?

老子貌似没有下命令往自己脑袋顶上也来一颗照明弹啊!

“是咱们的人!”

“是果军在打鬼子!”

“快来看啊!”

。。。。。。。

日军中尉脑瓜子里还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那一刻,一阵巨大的喧哗声从对面租界里传来。

许多人估计还没闹明白租界这边是怎么回事。

租界是西方世界趁着中国这个巨人虚弱之际找当时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强索租赁的地盘,基本是用于西方几打强国来中国经商硕取金钱的商人和一些外交人员以及家属居住。

相当于一个国中之国,是那个时代政府软弱无能的证据之一,亦是整个民族之耻。

但在这场突发的战争中,淞沪这片由西方数国建立的租界却成了中国难民唯一的庇护所。

因为中国北方的战争爆发,许多北方难民逃亡到了淞沪,江苏浙江也有不知道多少人逃亡至淞沪,没想到8月13日淞沪也开始爆发大战。

超过百万的难民只能继续逃亡。

而在日军的炮火之下,无数的难民无处可去,只能大规模的涌入租界。

有记录显示,在战争中,有超过40万难民涌入这个和战场仅一线之隔的租界。

失去所有生产资料的难民在未来的四年里缺衣少食,不知有多少人因为饥饿和寒冷死在租界繁华的街角,成为那个时代最不堪回首的一幕。

但至少这一刻,他们躲过了日军的炮火和枪弹。

苏州河北岸的动静早已惊动了露宿在街角的人们,他们竭力看向对岸,却只能看到一片漆黑和子弹划出的猩红弹道,偶尔响起的令人战栗的惨嚎声。

这对于一直从广播中收听战争进程却总是不断听到失利消息的普通民众们来说,已经麻木了。

裹着薄被缩在墙角的一位中年人痛苦的闭上了双眼,浊泪从眼角滑落。

挤在他身边的妇人,悄悄掩上睁开眼睛孩童的双耳,她怕孩子听到属于己方士兵临死前不甘的怒吼。

他们知道,这肯定又是日本人在追捕落单或者是失去建制的己方溃兵了,这种情况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已经上演过好几次了。

不知道有多少的己方溃兵被凶恶的日本人从废墟里找出来,然后当着无数百姓的面,一一枪杀。

那些年轻的士兵,他们是失败了,但他们也是孩子,是丈夫,是父亲啊!

如今,日本人又开始迫不及待地展示他们的残忍吗?连夜晚也变得如此的不平静。

听这动静,最少也是几十上百人在开枪的吧!不知道有多少中华好儿郎又要死在倭寇的枪下了。

其实,在照明弹亮起的前一刻,苏州河北岸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偷瞄着战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默默祈祷。

可是,当三颗照明弹缓缓落下,将不过三百多米外的战场照至雪亮的那一刻,所有人那一瞬间都呆住了。

在战场里被压制得抬不起头的屎黄色军装是.......

日本人?

正在废墟工事中提着冲锋枪肆意喷吐着火舌的深蓝色军服是......

自己人?

和想象中完全大相径庭的战场,让苏州河租界高楼大厦墙角裹衣而眠的难民们呆了最少两分钟,直到他们拼命揉着眼睛,终于确定自己并不是在做梦。

他们欢呼着雀跃着,丢掉身上可以抵御秋风的烂衣薄被,从墙角站了起来,甚至随着有人不顾流弹的危险涌往河岸边。

他们要看,打鬼子。

然后,又是两颗照明弹被打上更远的高空,左右两群黑压压的屎黄色已经摩拳擦掌的架起了机枪和掷弹筒的画面,让河岸边群情激奋的中国人心里猛然一凉。

“小伙子们,你们跑吧!不是你们不行,是倭寇人太多啊!”

那个从墙角站起穿着破旧长衫满脸菜色的中年人热泪滚滚,不顾一切的冲对面嘶吼起来。

“跑,我们不怪你们!”有穿着学生装的青年跟着一起大吼。

真的,他们不怪。

淞沪打了快三个月,将近七十万中华陆军精锐填入了这个巨大的血肉磨坊,死伤超过三十万;

海军为数不多的舰艇自沉于长江以阻挡日寇海军溯长江而上;

弱小的空军则在淞沪的上空近乎损失殆尽,不是他们不够勇敢,而是实力差距太大,他们是300架,而日军是2000余架。

这一切,就在民众的眼皮子底下,开战的前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战机在空中被打成一团火球,几乎每天都有战机冒着黑烟朝着日军的阵地狠狠撞下......

小伙子们,已经足够勇敢,但依旧打不赢。

那是真的打不赢啊!虽然日军出动的兵力不过30万,可他们还出动了拥有两条航空母舰、数艘巡洋舰的三个舰队和2000多架战机,他们拥有的各型火炮数量是中国军队的十倍以上。

往往一颗200口径的舰炮落下,一个步兵连生龙活虎的100多号青年,就此化为糜粉。

他们,真的已经尽力了啊!

彼时的中国虽然有着五万万的庞大人口基数,是日本本岛6000万人口的八倍有余,更有着数十倍以上日本本岛国土面积。

可是,彼时的中国,既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没有搭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国内基本没有像样的工业。

而日本却已经在数十年前就已经走上工业强国之路,那是工业对农业的战争,说的未来感一点,那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

但,他们错了,至少在这个晚上,在四行仓库这一战上,他们错了。

当两颗照明弹亮堂堂的出现在黑川织造的脑袋顶上的时候,醒悟过来自己并没有下令给自己头顶上来上一颗的日军中尉的定眼,在那一刻是猛然收紧的,就像有人要拿着三八式刺刀对准那里猛戳一样。

那纯粹是战士本能的反应,是战场直觉。

很遗憾,这次他的战场直觉很敏锐。

随着照明弹的光芒闪耀,四行仓库这头仿佛一直在沉睡着的猛兽苏醒了。

它苏醒的表达方式是,超过四挺重机枪和近十五挺轻机枪一同怒吼。

夜色下,火红色的曳光弹,就像二十根火红的长鞭,狠狠地向200多米外两个日军小队横扫而去。

架在三楼、四楼居高临下的机枪掩体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照明弹下的日军。而日军呢?除了枪口喷发而出可以刺瞎眼的烈焰,啥都看不到。

曾经引以为傲的单兵掷弹筒,对于200多米外坚固堡垒中的机枪,就像是传说中的痒痒挠。

绝对的火力面前,一切都是虚妄。

什么狗屁武士精神,什么战术娴熟,什么射击精准,都被子弹洪流碾压至粉碎。

仅仅坚持了不到一分钟,不用黑川织造下达撤退命令,两个步兵小队作鸟兽散。

照明弹再度升上天空,屎黄色身影在火红弹链的鞭打下狼奔豸突的模样,突然间,好可爱。

苏州河对岸所有的嘈杂声在那一瞬间,归于平静,再过数秒,就像一座火山,猛然喷发出来。

欢呼声,山呼海啸。

甚至将战场上依旧猛烈的枪响,都给压下去了。

小说《入伍十年,从八佰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