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集小说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集小说

汾清三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内容精彩,“汾清三杯”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芈华赢子婴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内容概括: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主角:芈华赢子婴   更新:2024-06-14 03: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集小说》,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内容精彩,“汾清三杯”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芈华赢子婴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内容概括: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集小说》精彩片段


在王翦的战略方法看来,第一步,一定是要守住要害地点,想办法与楚军对峙,等待机会后再度出击。

这也就是子婴说的,等待楚国国力不支,最后再谋求出击。

楚国耗不过秦国!

所以,压根不需要费这个力气去夺取陈郢。

王翦把舆图拿了起来,细细端详,这才找到自己原本计划的漏洞。

如果自己只仗着大梁城和陈地,那项燕自然可以用陈郢对函谷关发动突袭,会让王翦腹背受敌。

想到这里,王翦深吸一口气,“兵者,诡道也!”

原来自己的漏洞在这里,只要上下都有据点,那楚国就只能和自己耗着,如果不愿意耗着,那秦国就继续进军。

可,子婴是怎么想到这点的?

王翦摸着脑袋陷入沉思,半晌后,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

自己这个孙儿,恐怕真的是军事天才,可却未能表露出来,这十分不符合三岁孩童的心性。

“王宫深院,水深的很啊,我这孙儿,估摸是受苦了……”联想到大王幼年的经历,王翦似乎猜想到了什么。

就在这时,子婴欢快的声音响了起来,“外大父,我来取剑了。”

王翦笑着望去,只见子婴拿着个绳子,跑了进来,身后跟着蒙毅,而蒙毅则扛着一个木桩一样的东西。

仔细一打量,这才发现,蒙毅竟然把打水的滑轮都带了进来。

只见子婴指挥着蒙毅放下木桩,用绳子穿过后,绑在了宝剑上。

王翦立刻想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黑着脸道:“这……这可不算。”

“怎能不算?莫非外大父要食言?”子婴小脸认真地说着。

王翦一阵语塞,当初没有制定规则,可谁能想到子婴竟然有这样的办法。

用滑轮来提这宝剑,若是用这般的方法,搞不好还真的能让他拉起来。

可这剑乃是王翦荣誉的象征,王翦未来是要传给自己的孙子的,哪能那么容易送出?

“可你这方法,算不算作弊?”王翦小心翼翼道。

子婴歪头道:“又没定个规矩,我这也算作弊?外大父不想给就直说。”

说完,子婴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见自己的乖外孙生了气,王翦心中一咬牙,外孙也是孙,都一样,于是笑道:

“那你能拉起来,我就送给你。”

子婴听完这才笑了起来。

“老将军,你疼外孙,还真是下了血本呀。”一边绑着身子,蒙毅一边打趣道。

大王上赏赐的宝剑,谁不当个宝贝,怎会和一个三岁孩童来打赌?

蒙毅想不通王翦的想法。

王翦自己也是肉疼,望着子婴攥着绳子的小手,只能祈求他别拉动宝剑。

滑轮在这个时代已经广泛使用,子婴是见过雍城内的工程器具,不少的零件都是采用这样的滑轮来省力。

见蒙毅绑好后,子婴咬着牙,使劲一拉。

可预想中的宝剑,并未提起。

饶是有了滑轮的加持,想要拉得动这三十斤重的宝剑,也不是易事。

王翦心中一喜,可下一刻,子婴咬着牙提起了宝剑。

哀叹一声,王翦坐回了椅子上,看着蒙毅把宝剑递给子婴。

子婴没有接,伸手抚摸了一下,笑着对王翦道:“外大父,你好像不开心啊。”

王翦苦着脸,想要说些什么,勉强挤了个笑容,“哪有,外大父开心的很。”

这话也不假,子婴给自己想了克制楚国的法子,相比之下,他还是赚了。

只是他肉疼这太阿剑,大王赏赐给自己,自己都没舍得佩戴呢,就便宜了小子婴。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半晌后,实在想不出对策的王翦激动道:“好!果然厉害,没想到,我们王家,真出了个天纵奇才!”

子婴这时候有点尴尬,这两军对峙的战术,实际是他抄袭王翦的打法。

在历史上,王翦就是用这样的笨方法,与项燕对峙了一年之久,在楚国国力无法支持的情况下,一举击败了楚国。

于是子婴老实道:“外大父,这排兵布阵,是您昨晚自己放的呀,我早上来了看到,所以记在心里。”

“啊?”正在兴头上的王翦,听到这话如一盆冷水灌体。

感情这是自己的法子,被自己的外孙给看到了?

王翦仔细地望了下舆图,可怎么回忆起来,也想不起来昨晚自己是怎么放的?

可自己三岁的孙子,断然不会撒谎,恐怕真的是自己昨晚摆上的。

不然,这三岁孙儿也太恐怖了。

想到了这里,王翦有点失落,可子婴可以看懂自己的作战方针,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于是笑道:“不要紧,既然可以看懂,说明你不在外大父之下,以后必然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大王。”

王翦直接把自己内心的话说了出来,作为自己的外孙,大王的长孙,未来的大秦,大概率是要在子婴手里。

子婴也没多言,指着墙上的太阿剑,笑眯眯地盯着王翦。

王翦自然知晓子婴的想法,立刻摇头道:“既然不是你想的方法,所以打败外大父不算,这把剑你也拿不走。”

“啊?”子婴倍感失落,早知道就不说了,死皮赖脸也得要这把剑。

见外孙失落,王翦笑着道:“不过,我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可以拿得动这把剑,我照样可以送给你。”

三十斤重的宝剑,这本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大王赠送的宝剑,对于武将来说,那是一辈子的荣誉。

王翦哪能那么容易就送给别人?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外孙。

“当真?”谁知子婴听了后,却是一脸的兴奋。

王翦觉得,自己是不是高兴的太早,搞不好真的阴沟里翻了车。

可这太阿剑,足足有三十斤之重,怎么看也不是个三岁小儿可以拿得动的。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王翦虽然不舍,可还是点点头道:

“当真!”

子婴心中一喜,立刻起身朝着门外跑去。

望着自己外孙的身影,王翦觉得好笑,这小家伙竟然和自己这般亲热。

这难道就是所说的隔代亲?

王翦笑着摇摇头,目光旋即又落在了桌上的舆图里。

五十万秦军与四十万楚军对峙于陈地,这是王翦早就想好的对策。

当初的自己,可不认为这样就能牵制住项燕,可今天听子婴一说,还真的是这般。

大梁城在北,陈郢在南,而陈地则在中间,楚国想要从任何方向破了秦军的布阵也不是难事。

虽说项燕勇武,可王翦也不是吃素的。

忽地,他望着陈郢一愣,这十万秦军的旗帜就矗在这里。

王翦缓缓地摇头,“我可从来没有想要夺取陈郢啊,不可能这般摆放。”

可子婴第一步就要拿下陈郢,并且说是自己昨晚摆放的?

王翦再度摇头,他十分确信,自己压根就没想过夺取陈郢,所以不可能在那边放置秦军的旗帜。

因为,他没把握!

陈郢多年以前可是楚国的都城,其城墙厚度可不比大梁城弱。

王贲攻打大梁城,可是花了几个月才想到的计谋,自己若是花大力气去打陈郢,岂不是更加浪费时间?


这话一出,一旁的赵高顿时吓傻了,这等虎狼之词,竟然敢和国夫人说。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在理,眼前的子婴,只是一个三岁的孩童啊。

孩童说出这种话,不是很正常?

果然,国夫人在听到这句话后,并未生气,只是略微尴尬道:“喝奶不简单,你想喝多少都有!”

可子婴哪里愿意在这纠缠,小胳膊乱挥小腿一蹬,就从国夫人的腿上滑了下来。

手脚并用,几下就又来到了门口处。

子婴也没和国夫人请安,站在门口处,做了个鬼脸,就小跑了出去。

“这……这小崽子……”国夫人有点哭笑不得,可又不好强行让子婴留在这里。

一旁的赵高也想笑,可转念一想,心中大骇。

刚才这一番操作,在没有得罪国夫人的情况下,顺利化险为夷。

国夫人心中想的什么,赵高自然清楚,趁着长孙三岁不懂事,留住在这里,只要和自己亲,以后自己的地位自然稳固。

毕竟,国夫人可没有子嗣。

现在的一切地位,都是自己齐王哥哥在撑腰。

可谁都知道,大王志在天下,总有一天要拿齐国开刀。

那时候,国夫人还能像现在一样置身事外,保持今日的地位吗?

很难!

照理来说,三岁的孩童如何能逃过这等老谋深算人的手里?

可偏偏这子婴,就这般神奇地逃走了。

赵高心里惊疑不定,转而又安慰自己,兴许是巧合,哪有这般的神通?

在赵高面前,略微出了点洋相的国夫人,再度恢复之前的表情,冷声道:“好了,大王的意思我明白了,可青铜乃是楚国重要物资,如何让我王兄够得?。”

赵高心中一凉,这差事本就艰难,让国夫人写信,大王自己不来,非要让自己来。

嬴政想让齐王把楚国的青铜运到秦国。

楚国是主要的青铜产地,而目前的兵器主要是青铜制作。

而齐国和楚国并未开战,还可自由贸易。

可这种战略物资,在楚国也是严禁私自运输,好在,目前的楚王负刍,是篡位当的大王,国内很多人对他不满。

这也给齐国购买青铜留下了后门和便利。

眼下,秦楚开战,这青铜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还得齐国来进行提供。

可很明显,国夫人不想写这封信。

长期在宫内的赵高,自然知道国夫人这是耍小脾气。

于是安慰道:“夫人莫怪,大王日理万机,此刻前线战报,项燕的四十万大军刚刚围困完大梁城,正在朝着函谷关赶来,大王正在和廷尉李斯商量对策。”

国夫人一愣,转而问道:“大梁城破了?”

大梁城乃魏国国都,今年年初时,被王贲引用黄河水顺利攻破,此刻正是王贲坚守。

而王贲乃是子婴的舅舅,属于芈华夫人这一派,国夫人虽不懂战事,可这些个人的根基自然晓得。

赵高摇摇头,“没有,眼下秋冬乃枯水期,项燕想要复用这黄河水,也无法办到,只好来函谷关碰碰运气,可据说这大梁城内的粮草也不多了。”

听到没有攻破,国夫人没了兴趣,继续说道:“你回去告诉大王,此事艰难,我王兄恐怕无力相助。”

没有办成事情,赵高可没办法回去奉命。

联想起昨日子婴的话,‘我大秦不养闲人’,赵高只得干咳一声。

“夫人,齐国素来与各国交好,几十年未开战,这青铜物资,不过是改善国内农耕条件,岂有不成交易之说法?何况……”赵高四下望了望,低声道:

“眼下,芈华夫人失宠,整个楚国外戚瓦解,剩下的还不就只有齐国了?”

国夫人知晓其中的道理,七国国君本就各自联姻,当初大王的生母赵姬乃是赵国人士,整个赵国势力庞大,可惜嫪毐反叛……

而芈华以及昌平君,乃是楚国人,属于楚国的贵族,眼下这一方势力轰然倒塌,只剩下了她。

虽然她为齐国人,可她没有子嗣。

并未形成一派,不像芈华赵姬等人,拥有一帮可以左右朝内局势的势力,所以,她才想要帮子婴养在身边。

赵高继续说道:“夫人,我说这些不太合适,可眼下事实如此,若您学那华阳夫人,领养其中一两个子嗣……”

说到这里,赵高停了下来,国夫人是聪明人,知道其中的道理。

果然,国夫人在听到这些后,愣了片刻低声道:“子嗣?大王有长子,再多的子嗣又有何用?”

“扶苏都有子嗣了,可依旧未被封为太子……夫人,其中的道理你还不懂吗?”赵高继续说道,“何况……您昨日刚收养的胡亥,难道不是……”

话音还未说完,国夫人眼眸闪出一丝厉色,喝道:“放肆!”

赵高立马赔笑也不言语。

国夫人没有子嗣,可昨日她却收养了胡亥亲自来养。

作为齐王的妹妹,国夫人在宫内的地位,除了芈华外,无人可敌。

收养个胡亥,也没有人敢言语,反而欢喜的很,毕竟大王的父亲也是被华阳夫人收养的。

再加上大王这么久未定太子,谁的心里没有点心思?

良久,国夫人低声道:“我注定孤家寡人,收养一儿,也是想要养老送终。”

赵高见国夫人依旧不说实话,只得上前道:“夫人若信的过我,我可当胡亥的老师,亲自进行教导。”

赵高在宫内官职不低,而作为一个阉人可以爬到这般位置,可见其能力。

眼下,长子扶苏被发配到雍城,赵高觉得是时候,找一棵大树了。

国夫人听到赵高的话,斟酌了下,对于大王身边的红人,国夫人不敢过于信任,既然人家送来橄榄枝,自己也不好拒绝。

思索了下,国夫人站了起来,“若是先生愿意,那是甚好,我即刻修书给家兄,但望他念及兄妹之情,早日将大王所需青铜送来。”

“多谢夫人!”

……

子婴出了房门,让乳娘抱着自己就朝着院外走去。

虽然不知道这国夫人目的是啥,子婴想着也不会太好。

出了院门就听到了嬉笑声和啼哭声传来,子婴望了望,只见外院里,七八个半大的孩子正在玩耍。

领头的约莫五六岁,皮肤黝黑又扎了个冲天辫,样子有点滑稽。

他正骑在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身上,手上拿了个枝条,叫嚣着,“快跑!快跑,驾驾!”

那七八岁的小孩,虽然生的高壮,可是不敢言语,只得抹着眼泪在那哭泣。

“啪”地一声,那枝条抽在七八岁小孩的脸上,顿时现出一条红印,小孩顿时又哭了起来。

那五岁黑小子,听了哭声,笑的更开心了,“好好坐我的坐骑,别以为比我大就威风,我娘可是国夫人!”

正走在一旁的子婴闻言一愣,这国夫人不是没有子嗣吗?怎么来了个儿子?于是问乳娘,“国夫人有子嗣?”

乳娘点头低声道:“昨天刚认的,也是大王的子嗣,听说叫胡亥。”

好家伙,子婴一愣,转而盯着一旁的胡亥,这黑小子竟然是胡亥,没想到这么小就这等霸道。

大秦不就亡在了这小子身上吗?

胡亥这时候也看到了子婴,望着被抱着的子婴,胡亥哈哈大笑道:

“这不是那个哑巴么?怎么,也想来被爷骑吗?”


子婴当然知道,在这朝堂之上,可没有人会理会一个三岁小孩的话,可子婴还是想开口。

看着眼前芈华落寞的身影,子婴意识到,这不但是千古一帝,还是自己的大父!

不管众人怎么想,子婴还是开口,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三个字细若蚊声,可大殿内这般安静,还是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众人心中疑惑,这大殿内,怎么突然有小孩的声音?

当看到大王扭头望着自己的长孙子婴时,众人这才恍然过来,原来说话的是小公子子婴!

可咸阳城内,哪个人不知道,这小公子虽然生的可爱喜人,可三岁了压根口不能言啊!

三岁不能言语,这放在民间也是迟缓痴傻之人,大王为了这事没少请大夫前来治疗。

可看完之后,小公子身无异样,只是发育迟缓而已。

这要是在个普通人家,也就是个小事罢了,顶多孩童蠢笨痴傻,只要有一把子力气,照样可以生活下去。

可子婴,生在的是帝王之家,虽贵为长孙,若是真的蠢笨痴傻,以后与这王位可就无缘了。

但今日,这子婴不言则已,一开口就是这石破天惊之言,恰恰是在这大王最需要支持的时候。

可朝堂议事,毕竟不是儿戏,群臣的议论顿时响起。

“恭喜大王,小公子终于开口,可这决议还望大王三思啊!”

“是啊,三岁小儿,哪里知道其中复杂艰辛,大王明断秋毫,此时决不是进攻楚国的最佳时机。”

……

人群议论,大多数的意见都是劝大王三思,可这子婴一开口,让朝堂的气氛变得不一样。

而这其中最苦闷的,当然要属李斯了。

调集兵马,干系最大的,除了领军的将领外,就要属他了。

当大殿内的群臣和自己一条心时,李斯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的是这帮武将,为了军功再度抢邀着要去攻打楚国。

好在,李信和蒙恬给他们打了一个样,连这两个猛人都折戟楚国,哪位武将还敢出这个头?

而文官们,李斯倒是不担心,自己虽然掌控全国的后勤调度,可执行下去,免不得其他官员的配合。

动员五十万大军,可不是嘴上说一说而已,从各地汇集,其中的粮草辎重,衣物补给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大秦也称得上家大业大,可楚国也是横跨千里的大国,大秦高度施压反而会助长了楚国的内部团结。

负刍虽然不足挂齿,可在大秦半辈子的昌平君已经归了楚国,这就让战争的难度更上了一个档次。

原本,只要再沉默几秒,兴许大王就会从长计议,哪怕依旧要攻打楚国,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让他多些准备时间。

可当李斯听到“我赞同”,瞪大了眼睛望着子婴,哭笑不得。

虽然三岁孩童所言,当不得真,可他毕竟是大王的长孙,而此刻又站在高台之上,李斯摸不准大王的想法。

此刻的芈华也是错愕的,他没想到自己的孙子,竟然能听懂自己的想法,这和以前印象里的反应迟缓的孙子完全不一样。

他望着那幼小的声音,反倒来了兴致,问道:“来,你说说,你为什么赞同要打楚国?”

这话一出,李斯顿时松了口气,这三岁的孩童哪里懂得什么道理?

大王这样一问,等到子婴答不上来,这调集大军的事宜,还可以再缓上一缓。

子婴闻言,站在原地没有立即说话,他自然知道,楚国必灭。

可也不是在今年。

此刻的年月,应该是公元前225年,秦王政22年。

而楚国的灭亡是在公元前223年,时间还需要2年,对于历史系的他来说,这段历史他自然熟悉。

秦王政23年,芈华差王翦率领五十万大军攻伐楚国,次年楚国灭亡。

这也是子婴敢于接话的原因,楚国这一战必然要打,但,出兵的年月得是明年。

他正在想着,怎么用孩童的语气,来回答自己大父的问题,一旁的赵高倒是先开了口。

望着子婴愣在原地,赵高上前连忙谄笑道:“大王说笑了,小公子今日才开口吐言,哪里知晓这般多的言语,或许是刚才跟着大王念叨了几句,仿着说了句‘我赞同’的话语。”

众臣听到这话,各个都松了口气,赵高说的在理,原来今日小公子才开口说话,兴许是跟着大王念叨了一句赞同。

而此时,李斯终于放下了心来。

大王虽然为人霸道,可他是个明君,不会因一时的怒气而冲动。

当初,自己写的谏逐客令,被多少同僚劝阻,莫要忤逆了大王的意愿。

可大王看完后,还是遵循了正确的意见,取消了逐客令,并给自己加升到了廷尉。

李斯相信,大王不会这么糊涂!

芈华心中也默叹了一口气,赵高说得多,小孩子学大人说话也正常,何况自己的孙子今天刚开口,刚才的话当不得真。

他默然地转过头,正想和群臣再辩解一番,可子婴这时候开口了。

“孩儿不懂得天大的道理,只知道,猎物最脆弱的时候,就是在它受伤的时候,这时候不给它致命一击,等到它缓过气来,想要猎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股脑儿将话说完,子婴显得有点喘,可这声音实实在在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大殿内的百官,顿时愣住了,没想到子婴不但开口说话,还说的这么流利。

而且举得例子恰到好处,其中道理浅显也真实。

“这……这小公子,竟能答的上来?”

“岂止答的上来,眼下的楚国不就是这副情形么?”

李斯见群臣开始为子婴说话,立刻道:“可……可我大秦,也需要休养时间啊……”

说完,就望向了台上的大王,当看到大王一脸所思,李斯心里暗道坏了。

“猎物最脆弱的时候……”芈华嘴里念叨着这句话,心里充满了激动和一丝诧异。

这句话说得在理,此时的楚国虽然胜了秦国,可负刍夺得王位不争,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当初他认为,二十万大军就可歼灭楚国,也是看在楚国内乱之际。

虽然项燕最后逆天改命,可楚国的本质问题没有解决。

曲、景、昭三家的争权夺势,还在楚国上演。

而最让芈华诧异的,是子婴竟然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来。

想到这里,芈华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对着众臣道:“你们看看,你们饱读诗书,都比不得我孙儿的见识。”

众大臣尴尬地杵在原地,低头汗颜,可转念一想,这没准是大王上朝前嘱咐小公子所言,想到这里,大家的心里好受了许多。

否则,这般三岁就懂得这等道理,岂不是过于妖孽?

何况道理浅薄,这里谁都知道此刻楚国虚弱,可大秦刚刚才败了一仗啊。

此消彼长,还真不能说大秦稳操胜券。

未等李斯说话,一旁的王绾走出人群,再度谏言道:“大王当以国家为重,岂可因一孩童戏言,赔上这国运?”


子婴长得矮,只得找了一个凳子,趴了上去,这才看清。

只见几个简易的旗帜模型,放在了王翦的桌子上,看了半晌子婴才看清,原来王翦的桌子上也是一张舆图。

那简易的旗帜上,写的是“楚”和“秦”字。

“好家伙,原来外大父晚上是在演练沙盘呢。”想到这里,子婴心中大定。

看来王翦对于这六十万大军统领之位,是十分渴望,不然,这大半夜的,为何还在这演练沙盘?

听侍卫们说,老将军可是经常如此。

一想到这里,子婴内心震动,看来想要百战百胜,不但要靠天赋,还得靠勤劳。

饶是如王翦这般经验丰富的猛将,对于攻伐楚国,也没有绝对的信心。

可王翦的内心,还是站在大秦这边,想到这里,子婴觉得,自己这一次的任务,大概率可以顺利完成。

见王翦酣睡正香,子婴也不好打扰,对着屋子内的竹简感了兴趣。

下了椅子,走近书架,抽了一摞出来,打开细看,这才发现,这些大多都是行军的经验。

三言两语,说的都是带兵打仗的事。

可竹简翻到头,一共也没多少个字。

“怪不得写的这么简便,这一摞竹简,一共也写不得多少字。”王翦的书房内,竹简虽然多,可若是换成书本,实际上也没那么夸张。

想到这里,子婴忍不住叹口气,看来这造纸术也得提上日程。

可眼下,提升大秦实力为主,还是得找个合理的机会,先发明了马鞍和马蹄铁。

昨日在马背上,子婴感受到了什么叫原始的骑马体验。

没有马鞍,只有缰绳,子婴虽然是被人抱着的,可还是没给自己颠死。

想来,这骑兵打仗,骑乘的速度不但不快,反而不太稳。

想到这里,子婴的目光望向了墙上。

那里挂着不少的武器,除了有弓弩外,还有一把华丽异常的宝剑。

刚进屋时,子婴就看到了这把剑。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武器都是用青铜打造,冶铁术并不发达,这宝剑上竟然雕刻着一些宝石,一看就非同一般。

好奇心顿时驱使着子婴,忘了下外大父,此刻的王翦还在酣睡。

子婴想要看看这把剑,于是爬上了旁边的椅子,伸手想要拿下这把剑。

可一搭在手上,子婴就放弃了。

这果然是青铜打造的,这重量起码有三十斤,自己一个三岁的小儿如何拿得起?

可子婴还是想要看看这把剑,于是伸手想要抽出宝剑。

借助着剑鞘的衬托,子婴没有花费多大力气就把剑身一点点抽了出来。

锋利的剑刃闪着寒光,到射出子婴的面容。

子婴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这战国时代,竟然也有这般的锻造工艺,能打造出这般锋利的兵刃。

想到这里,子婴已经将整个剑身抽了出来,可刚抽出来的剑身,没有了剑鞘的支撑,子婴只觉得手腕一沉,竟然没有握住剑柄,整个剑掉落了下去。

“哐当~”一声,剑身直直地落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锋利的剑刃,直接将一旁的桌子削掉了一部分。

这响声,顿时让王翦惊醒,当他看到站在椅子上的子婴以及地上的宝剑时,吓了一跳。

顿时明白了过来,这三岁的外孙,竟然跑到自己的书房来偷拿宝剑,竟然还拿了出来。

王翦立刻冲了上来,倒不是去捡起宝剑,反而是来查看子婴有没有受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