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完整作品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

完整作品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

八字过硬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内容精彩,“八字过硬”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颜荀盛子戎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内容概括:他表面上是一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王爷。实际上这位王爷却是个风流多情的断袖。连皇上都知道他独好男风。他这一生爱过许多人。塞外的跑马郎君,楼子的乐师小馆儿。朝堂的拜相之人,幽谷的世外之仙……都曾得到王爷的青睐。但后来,他顿悟:爱恨不过一息,生死不过百年。...

主角:颜荀盛子戎   更新:2024-08-11 19: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颜荀盛子戎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由网络作家“八字过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内容精彩,“八字过硬”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颜荀盛子戎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内容概括:他表面上是一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王爷。实际上这位王爷却是个风流多情的断袖。连皇上都知道他独好男风。他这一生爱过许多人。塞外的跑马郎君,楼子的乐师小馆儿。朝堂的拜相之人,幽谷的世外之仙……都曾得到王爷的青睐。但后来,他顿悟:爱恨不过一息,生死不过百年。...

《完整作品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精彩片段


我现下,的确是该饮些酒的。

“本王这趟回来也是为这桩事,你放心,本王断不会迎合燕进门,夺了你中馈之权的”

华馨闻言瞪大了眼睛,满脸写着不可思议。

“戎哥哥觉得我这样着急,是怕合燕入府同我夺权?”

我默了一瞬,难道不是?

华馨忽的笑了。

“戎哥哥竟这样瞧我不起吗?华馨是将门之后,若是男儿身,早就沙场去了,即便是女儿身,华馨也不屑那些后宅勾当!华馨着急,是因为觉得戎哥哥娶了我这样一个不如意的人,若再要娶,一定要娶一个真正的心上人!可戎哥哥却觉得,华馨是为了中馈之权?”

华馨一字一句说的且急且快,我被这一番话说的心里震烫。

这两年在边关,所闻所知皆是阴谋诡计,我怎么就忘了,华馨是怎样一个烂漫单纯的性子。

方才那话说的实在欠考虑,脱口之时便伤了华馨的心。

原来老话说的是真的,脏心烂肺的东西,看谁都是脏心烂肺。

华馨起身要走,我连忙起了身将人拉住:“是本王失言,这几日快马赶路,一路上多有颠簸,想是将脑子颠腾出去了,王妃海量,饶过一回吧”

华馨闻言一笑,笑完又觉得自己正生着气,又连忙收敛了神色,继续鼓着腮生气。

她这样剔透的性情,脾气来的去的也快。

侍书在一旁捂着嘴偷笑,上前两步帮着我拉住了华馨。

“王爷不在,王妃在府中执掌中馈,待人办事都是最公道谦让的,若说王妃有同人争斗的心,侍书便要头一个给王妃喊冤了”

华馨这才顺了气,背对着我坐下,我连忙从怀里掏出在玉门集市上买的一个猫眼儿宝石,塞进了华馨手里。

“这宝石原是想请匠人镶到簪子上,再给你献宝的,不想今天惹你动了气,只好先拿出来给王妃赔礼了”

华馨嘟着嘴,摊开手看了看油绿泛光的宝石,半响才嘟囔道:“我也......没有很生气”

我笑,知道这是哄好了。

华馨转回了身子,面对着我:“戎哥哥怎么知道华馨喜欢绿色?”

我看着她艳绿的衣裳,又想起离京那日她身绿衫子,默默在心里感叹了一句。

华将军啊华将军,你到底是怎么养出这样一个毫无心机的闺女的啊。

同华馨这一场话叙完,茉莉便抱着我的朝服走了进来。

我进了翡翠厅后头的小退步间换衣裳,茉莉手巧,将玉砭腰带扎的极板正,又重新替我打点了发冠。

冠子没有选亲王戴的正冠,而是簪了个和腰带一色的玉冠。

一切打点好,我望着镜中人模人样的自己,想起了玉公公的那句话。

“殿下如今,见老成了”

我捏了捏自己的面皮,随口问了茉莉一句:“本王老了吗?”

茉莉一愣,随即笑道:“王爷千岁,如今不过及冠五年,还有九百多岁没活完,怎会老去?”

“你也叫你姊姊教的嘴乖”

时辰已至正午,此刻往宫中去还需有一个时辰的轿子,半个时辰的步行。

我望了望天色,觉得到了宫中也不过未时,刚及陛下用过午膳,在养心殿批折子的空档。

如此盘算好了时机,在我欲出府门之际,璞王府却又来了一道旨意。

这是道口谕,只说让我即刻进宫,便再没旁的话了。

或许兄弟之间,真有灵犀一说。

我这厢刚要出门,那厢便来了旨意。

小说《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向熹默了一瞬,喃喃道:“我以为你喜欢”

我回头看向他:“我喜欢你便由着我?”

“我怕我不让,你会不高兴”

少年眉眼澄净,浓密的睫毛此刻被水气一扑,更显出一股没城府的清澈。

我靠近了些将人拉进怀里,也没旁的话,只说:“我没什么不高兴的,你在,我便都是高兴的,你大可以管管我,已经许久......没人管过我了”

向熹一瞬不瞬看着我,幽绿的眸子十足惑人,他眼中坦荡不已,一如他这个人。

翌日天明。

本王又是扶着腰从汤泉坊出来的,一如那天在小土堡。

昨夜折腾到一半,向熹见我背上出了一层密汗,很耿直的讲了一句:“你不行我来”

但凡是个男人,他都听不了这个话,本王也不例外。

于是拿出了吃奶的劲头,胡天胡地的缠了一夜。

此刻上了马,小腿肚子还是且酸且软,我伸手砸了砸自己后腰,觉得往后在这个事情上,还是要节制些。

入川一行很顺当,关口盘查皆是用军营里的假文牒,直至从蜀中穿行而过,近了肃王府我才喊住向熹,双双勒了马。

眼前府邸威严肃静,巴蜀一带向来热的早,沿路花草早早便开了,肃王府院墙上长出来的一枝榆钱儿,证明府中还未人去楼空。

我找了个离肃王府近的客栈,又换好一身布衣,上街寻了个茶馆饮茶。

向熹坐在我对面,变戏法儿似得从怀里掏出一包角子糖,他将糖推到跟前,说是给我佐茶。

我乐得有人记挂着我嘴上这点儿嚼头,咬了两颗进嘴里后,便从茶楼的窗口望出去,窗口正对着肃王府西侧。

府中人员往来,此刻尽收眼底。

我盯着那赤红朱漆的府门,一时有些郁结,此行若是顺利,这气派的高门大户,不日便要血流成河,查封抄净了。

思及那番血腥的光景,我便随口问了向熹一句:“你从前在草原上杀过人么?”

“杀过”

本是无心的一问,却不想得了这么斩钉截铁的两个字。

我收回目光看着向熹:“怎么杀的?”

向熹垂了眼眸:“拿绳子勒死的”

“杀的谁?”

“兄长”

我皱了皱眉,听在心里有些寒凉:“何故阋墙?”

向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唇线被茶水没过一些,继而又开口道:“他要杀我”

哦,原是为了自保。

唉,向熹自来到我身边,从未说过要回家的话,我心里一直有些臆测,如今见他这样直白的说出原因,倒有些惊心。

我叹了口气,伸手牵过了向熹的手,常言道无毒不丈夫,他弑兄是为活命,也不算是什么倒反天罡的事,确也没有什么可苛责的。

我这样想着,自己便先笑了自己一回,无非是喜欢这个少年,就这样急吼吼的替人家寻个正当杀人的借口。

颜问慈那句色令智昏,倒不算冤枉我。

“早前我也猜着了一些,既杀了人回不去草原,那便不回去了,早先你说你爹娘走的早没什么牵挂,如今也别灰心,横竖有我,你也不至成个孤鬼”

这番话我自问说的很是体贴,向熹看着我浅浅一笑,缓缓嗯了一声。

而后便道:“你这次来西南,也是为了杀自己的兄长吧?”

话音将落,我嘴里的茶尽数喷到了桌子上,隔壁桌的茶客频频侧目,我拱了拱手告罪,连声道对不住。

向熹看着我似笑非笑,我压低了声音道:“你怎么知道的?”

“你是王爷,你们中原的王爷都是皇上的兄弟,我们走了这么远的路,到了王府却并不进去,说明你不是来做客的,还用了假文牒,不论是汉人还是匈奴,敢用假文牒都是要被处死的,你却堂而皇之的用了,说明你不怕那些官兵查你,你之所以不怕官兵,是因为那些兵的主人,就是指使你来这里的人,所以,你是受了皇帝的指使,来杀你兄长的”

向熹少有这么话多的时候,如今他淡然说出这一席话,倒叫我有些接不上了,只得苦笑道:“你断的不错,比白蒙书强”

向熹歪了歪头:“白蒙书是谁?”

“一个糊涂人罢了,你既晓得了我要做什么,为何还敢跟着来?我这兄长屯兵十七万,咱们俩个加一起也数不到三,你不怕?”

“我死过一回了,不怕”

我看着少年脸上的潇洒和决绝,一时有些说不出话。

我深知向熹聪明,我平日饮茶比平常人讲究些,雨前龙井,白毫银针,蒙顶黄芽。

个个茶叶的泡法都不大一样,我从来都是泡前提上两句,向熹便都记在了心里。

每回泡出的茶汤,都同宫里出来的风味大差不差,可见他是个处处留心,事无巨细的性子。

这一路上我三缄其口,一句不提此行的目的,只告诉他是出来游山玩水的,如今他自行洞悉了一切,其实不算怪事。

就这么在茶馆里头蹲了三天,在本王快要被茶叶渣子腌入味的时候,终于等来了云南王的大驾。

即便他老人家花了一番心思乔装打扮,可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封疆大吏。

曾经的云南王,是父皇的歃血为盟的异母兄弟,父皇少年征战时,曾在岭南有过极艰难的一战,那一战父皇被贼寇包夹于一面深谷之中。

鏖战半月余,粮草军备皆至绝境,走投无路之时,是云南王千里夜奔带着一千精兵,拼死杀敌破开合围之势相救。

激战中途,他老人家生生被贼寇砍去一条膀子,却浑然不觉,飞马带着父皇逃出生天。

父皇感念着救驾之恩,在先朝诸王中,便以云南王为最尊,即便是如今坐在龙椅上那位,也要客客气气喊一声王叔。

然,嘴上的客气不算客气。

合燕身为云南王嫡女,还是被扣在紫禁城中,说是太皇太后晚年寂寞,要这个幺孙女作伴,实则不过是扣在宫里当人质罢了。

小说《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我身上自然也不大好看,脸上挂了些彩,除却背上那一刀,腰上也挨了一鞭。

左臂方才被这护卫头头狠命踢了一脚,钝痛难消,想来是断了。

我体力已经耗去八九成,眼前的护卫头头也在剧烈的喘着气,云南王站在他身后,冷笑了一声。

“好我的贤侄儿,从前没发觉,你竟有这身功夫”

我抹去嘴角的血水,亦看着他:“那叔叔今日便看好了,侄儿是怎么手刃叛贼的”

我飞身而起,剑指云南王,那护卫也发了狠,手中双刀打出刀旋儿,直逼我咽喉而来。

我不得已停了攻势,抽剑挡刀,云南王见自己的侍卫已经死了个七七八八,剩下这一个大抵也熬不住我的纠缠。

急急往后退了两步贴近窗边,趁我不察便从窗口飞身而去,我看着他衣袍擦过的窗橼,心里莫名咯噔了一声。

可那侍卫杀招频出,我来不及细想,只能全力迎战,又是数个回合,那侍卫竟摆出了死斗的架势。

我皱着眉不由问出:“你家主人都跑了,你何苦同我不死不休?”

那侍卫不说话,眸中尽是凶光,显见是杀红了眼。

我无话,深知再耗下去也不过是同归于尽的下场。

只得用了个阴毒的招子,从袖间摸出一支角镖,在避他刀锋时,弹指飞出,一镖正中眉心。

侍卫应声倒地,我看着屋中满地横陈的尸体,终是支持不住,以剑撑地跪了下去。

额际有滴水落下,不知是血还是汗,身后脚步声响起,我没有动,因为我知道,那是向熹的脚步声。

他此刻的脚步声,比之往日沉重许多,我没有回头,心里荒芜丛生,因为我也知道,向熹的脚步之所以沉重。

是因为他肩上扛着一具尸体,那具尸体,是王叔的尸体。

向熹丢了尸体走到我身边:“楼上楼下,都没有活人了”

我平复了喘息,抬手抹去脸上的血汗:“好”

向熹将剑器从我手中抽离,见我已经力竭,便拦腰将我抱起,一边向着客栈外走一边问道:“伤到哪儿了?”

我摇摇头:“断了个膀子,余下都是些皮外伤,不打紧”

行出客栈那一刻,恰逢一场夜雨来。

天色迟迟不亮,雨势却越来越大。

我被雨点子砸的睁不开眼睛,向熹将我拥在怀里,与我同乘一骑,马蹄声破开雨幕,我回头望了一眼那间客栈。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向熹不语,只甩响马鞭带着我在夜雨中奔袭,我收回了目光,背靠着向熹的胸膛,这个胸膛似乎格外让人心安。

我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其实伤的不轻,尤其是左臂的断骨之痛,此刻更是铺天盖地的疼起来。

眼前一阵阵发黑,差事已了,我也没有强撑着清醒的理由,索性将脑袋一歪,在向熹颈窝里昏死过去。

再醒来时,已是七日之后,向熹守在我床边,似是枯坐着的一尊石碑。

我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袖,想开口说话,喉头却干涩的好似被人灌了砂浆。

向熹见我醒了,立即起了身从桌上拿来茶盏,一手托住我脖颈喂我喝下。

有水润喉便能开口,我看着自己身上包的纱布药巾,问道:“我睡了多久?”

“七日了”

我将脑袋落回棉枕上:“这是哪儿?”

向熹将茶盏搁下,如实说道:“那夜刺杀过后,城中官兵盘查便严了,我怕他们要抓你,就连夜带着你出了城,这里是一家农户的院子,我给了钱叫农户租给我一间房,又寻了郎中给你治伤”


少年洗罢了脸,一双眼睛澄澄澈澈看向本王,瞳仁儿里洁净的一丝杂念也寻不到。

大约......是本王多心了吧。

大漠之中,净水极少,一个盆就一个盆吧,省些水也是好事情。

日头浅浅升起来一些。

往年人在京中,只能从诗文中臆想大漠日出的风光,如今人就在大漠里,晨起便有这一番苍茫绝景可见。

我从小土堡行出两步,避过土堡再行两步,眼前便是一片空旷黄沙。

半颗通红的太阳躲在沙丘后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缓缓升起。

不知为何,我又想起少年那双灰绿的眼睛,这双眼睛虽漂亮,可到底看着有些忧郁晦暗的气质。

不若就借这一缕晨光,祛祛少年身上那些幽暗。

“你就叫向熹吧”

少年跟在我身后,也看着眼前旭日东升,听了我起的名字后沉默了一瞬。

“什么喜?”

我拉着少年蹲在沙地里,伸手在软沙子上写了个熹字。

“向熹,熹取光明灿烂的意思,向熹便是向阳而去,求问光明之意”

少年点了点头,我默然叹了口气,这小匈奴大抵也没读过书,会两句汉话已算好学,日后还需教教他读书写字。

管炊事的小将端着早饭行了过来,见我身旁有人愣了一瞬,却不敢开口相问,只说是否还要再备一份饭食。

我点了点头,领着向熹进了小土堡:“以后每日晨起你去炊事营里端早膳过来,也给自己端上一份”

向熹点了点头,我吃罢了早饭便去练兵台子上操练。

盛凯提着画戟耍的虎虎生风,辛乔同本王一样,平日好耍个枪棍,一番操练过后已是晌午。

辛乔路过小土堡时,大抵瞧见了向熹在洒扫,又发觉少年姿色不俗,是以看向本王的目光颇有些深意。

我收了蛟枪后,两步走到了辛乔盛凯旁边。

“那少年叫向熹,本王买来的一个家仆,你俩大字不识几个,莫要胡思乱想,若有什么不好听的话头从边关传到京城去,本王只问你俩的不是”

辛乔立刻点了点头,盛凯紧随其后,他俩年纪不大,心思还算单纯,敲打到这里就可以了。

只要他俩不像御史台那些磨磨唧唧的文官,时不时就爱上个折子告状,本王还是容得下他们俩的。

日子过的不咸不淡,玉门关一如既往的宁静。

向熹是个老实脾性,做人做事基本都是本王指哪儿他打哪儿,乖觉的不似个匈奴儿。

每日晨起同本王一个盆里洗漱,一张桌上用饭,每当本王操练罢了兵将回到小土堡时,他便备好了便衣长衫,替我卸甲理冠。

日子长了,我竟也习惯了身边有这么个沉默少年,整日眨巴着一双灰绿的眸子,将琐碎事情都打点妥帖,事事都挺合我心意。

一日闲暇,三月上旬,春风一向不大爱往玉门关吹。

我练完了兵,搬了个桃木墩子坐在小土堡门口看杂书,向熹就直挺挺立在我身后,一直无话。

这杂书一直从日头初升看到夕阳西下,大漠里的晚风往脖子上一卷,我冻的缩了缩身子。

向熹不知何时拿了件披风在手里,顺手就给我披上了。

我叹气,看着眼前朱红色夕阳:“三月天气还这样寒凉,可见春风不度玉门关这诗不假”

向熹给我系上披风后,难得回了句话:“你从前住的地方,很暖和吗?”

我点头:“很暖和,地处中原,四季分明,本王府中还有一处花园,被王妃打理的宛如仙境,如今三月时节,想来也是花树渐醒,春色盎然”

我这番话说的很是感慨,在边境里呆了这大半年,风沙磋磨的面皮都发涩,说不思乡都是假话。

华馨乍然没了父母,我又离了她来守关,陪着她的也只有府中一干侍婢管家,但愿她找到了自己的一点乐子,好叫日子过的不那么寂寞。

向熹听了我的话,微微一愣:“你是有王妃的?”

我啧了一声:“没规矩,教你多少回了,回话要说回王爷,万一辛乔盛凯听见你这么说话,一顿军棍你就挨着了”

这孩子旁的都还好,就是嘴上没个惧怕。

有时开口就是你呀你呀的,我看他孤苦,小时候没人教他规矩,是以不曾真的责罚他,只是偶而提醒他两句。

谁知他浑然不听,又问:“你是有王妃的?”

我回眸看他:“本王早过了及冠之年,自然有妻室”

向熹皱了眉头:“你不是喜欢男人吗?”

我大惊失色:“你从哪里晓得的?”

“原来是真的”

“你......”

向熹不再说话,只是用那他那双绿眼睛悠悠的盯着我,我这厢才反应过来,大抵是军营里的兵士扯闲,他听了一耳朵。

本王向来是不介怀旁人晓得本王断袖的,有人喜欢女子,便有人喜欢男子,各有各的胃口,饮食男女罢了,拘死了才叫无趣。

可如今被他这双眼睛直勾勾盯着,却莫名给我盯害臊了,只得摆出长辈的样子训他两句。

“咳,你小孩子家家懂什么,不要同旁人扯老婆舌,做汉子还是要顶天立地些,日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扒墙角,听是非,是最要不得的,你年纪尚轻,还需警醒,万不可叫这些闲话坏了自己的德行”

向熹闻言不置可否,仍旧看着我。

我索性起身进了小土堡,不再同他论这些,只说:“你将这个桃木墩子搬进来搁好,这是王妃特意给本王带的”

许是我训的这两句话重了,向熹格外的不爱听,于是便拿这个桃木墩子闹了一回脾气,或是扔了,或是劈了。

总之本王后来,再也没有见过这个桃木墩子。

进了小土堡,月亮便升起来了,我上了二层,脱了长衫留着中衣睡下,心里觉得向熹早先落魄看不出。

如今看下来,这少年其实有些强势。

方才他问话时的气势,实在有些咄咄逼人。

抑或是我想多了?我觉得咄咄逼人,大抵是因为他身量格外高些?

罢了,不想了。

孩子么,再长个几年就乖了,嘴上强些也没什么。

现下做事这样体贴,日后本王多提点着,待他长成,势必是个稳当刚毅的好汉子。


却不想只在府中闷了十来天,就接到一封令本王闻之色变的长信。

华将军年至花甲,壮年时在沙场上落下的旧疾今秋又复发,且发的很是凶猛,现下人已经下不来榻了。

弥留之际托人送来这一封长信给本王,信中先表他与母妃托孤救子的情义,后讲自己戎马一生却敌不过岁月如刀的憾恨。

最末最末,才讲出一件极要紧的事情。

华将军的独女小千金华馨尚未婚配,华夫人又走的早,华将军同华夫人伉俪一生,至死不肯续弦。

如今偌大一个将军府,眼看着就剩华馨一个孤女了。

别说是自己的亲女儿了,便是旁人家的丫头,落这么个孤苦伶仃的下场也叫人唏嘘。

华将军所托本王的,便是叫本王娶了华馨。

将军府无子,后嗣断绝。

华馨没了老将军便彻底没了依靠,唯有寻个高门贵户嫁入,方可免外人闲话,名声洁净。

这个道理本王是想得通的,可本王一个断袖,华将军还让自己的独女来嫁。

他老人家是怎么想得通的,本王就有些想不通了。

我看罢了长信,纵马便进了将军府。

华将军于我恩同再造,从前为避结党营私之嫌,我从不敢轻易登门。

如今人之将死,我再不来便是忘恩负义。

将军府中一如当年,前院儿兵器架子已经有了些霉斑铁锈,府中花草不茂,却有大开大合的疏阔之感。

府中来人迎我进了华将军房中,房中药香扑鼻。

我深吸了几鼻子,便知药里掺了参片鹿茸,这两味都是吊命的药。

心里顿时哀恸起来,曾经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如今也到了药石吊命的境地。

我伏在床边,下人皆退,华将军靠在厚褥上,眼皮抬阖都十分沉重。

曾经握弓弄枪的一双铁手,此刻竟颤的抓不住东西。

我抬手牢牢握住华将军的手,眼里雾气积蓄,却不敢在榻前落泪。

只见华将军嘴里嗫嚅:“子......子戎......帮帮.......帮帮馨儿......别叫人......欺负她......”

我仍记得那天,自己痛哭着跪倒在华将军旁边,世上最后一个疼爱我的长辈辞世了。

他生前本该有加官进爵的机会的,却因救下了我这没出息的皇子,生生断送了自己晚年的官运。

他原该有一份配享太庙的尊荣,此刻却只得一副宫中送来的薄棺。

我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原以为离了宫闱便不会再有伤心欲绝之事。

如今想来,俱是孩子想头,世上伤心事又怎会因为身处何地而断绝?

华将军的身后事是我操持的,操持的极风光,喇嘛和尚请了足三百,经幡经帛烧了上千卷。

后来那场葬仪上最不体面的,是宫里赐下的薄棺。

华馨已有十六,身姿袅袅,只因是独女,幼时被华夫人和华将军宠爱太过。

身上非但没有将门虎女的气势,反而是个柔弱娇贵的小姐性子。

华将军丧事办罢,华馨穿着一身孝服不肯脱,红着两只兔子眼睛泪汪汪的望着我,抽泣一声,身子便抖一下。

此情此景挺合“女要俏一身孝”这话。

如果她手里没拿那把剪刀的话......

“我......我不嫁你!我只嫁唐骄!”

我坐在将军府的花厅内,看着眼前以死相逼的华馨,忽然有些头疼。

“本王知你俩青梅竹马,可唐骄代父赎罪远在南疆,期限不满便不能行婚配之事,你已有十六,还能等他到何时?”

华馨银牙一咬,手中剪刀直直抵上自己那一截儿白颈子。

“我便学那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总归要等到他回来的!”

“......你这话能把你爹气活过来”

那王宝钏什么下场?

吃了十八年野菜,当了十八天皇后。

世上最傻的女人也傻不过她,这笨丫头还拿她当个表率,真是糊涂。

最终,华馨是被本王一掌劈晕带回王府的。

醒来之后一番哭闹自然是少不了的,好在侍书嘴上利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日日相劝。

终是劝的华馨丢了剪刀,接受现实。

一日本王在书房中临摹字帖,墨刚研罢,华馨便进来了,侍书见华馨似是有话说,行了个礼便退下。

华馨立在书案前,见本王没有先开口的意思,便自顾自寻了个凳子坐下。

“我们约法三章!”

我闻言没抬头,只专心描着字帖,这帖子寻来不易,描不好就糟蹋了:“哪三章啊?”

华馨脸一红:“我虽嫁你,可......你我不能有夫妻之实!”

我乐了:“这你放心,本王视女色如粪土”

“你!”华馨娥眉一竖,似乎想破口大骂,开口的瞬间却又觉得自己不占理,一时骂也骂不出口。

字帖拓过一半,我觉得腕子有些酸楚,便抬了头,见华馨坐在凳子上,脸上又是泪盈于睫。

唉,你倒委屈上了。

罢了,谁叫本王是那个七尺长的汉子,哄两句就哄两句吧。

“华馨,你可是觉得华将军明知你与唐骄青梅竹马,却还将你许了我,这事儿伤了你们的父女情分,还伤了你此生姻缘?”

华馨脸上清泪两行,倔强道:“不然呢?”

我搁了笔,扯了个凳子坐在华馨旁边,苦口婆心道。

“华馨,你可知华将军为你打算到了哪一步?唐骄是罪臣之子,你嫁过去必要留在南疆,南疆苦寒,冬日手脚生疮,夏日蚊虫成群,你如何挨的长久?若你不嫁唐骄,嫁了京中官宦人家,如今华将军过世,将军府已然失势,你可知寻常人家的后宅里,女子娘家失势无人撑腰,会是怎样的下场?”

华馨不语,只呆呆看着我。


颜荀对这个小孙子,爱的如珍如宝,觉得天可怜见,老颜家祖坟喷了火了,能得此贤孙。

颜问慈日后定有封侯拜相,光耀家族的大运数。

颜家所有人都这么想,唯独颜问慈不是这么想的。

他醉的有些厉害,两颊绯红的,嘴里也有些含糊:“殿下,我......我没有封侯拜相的心”

我亦是醉的,趴在桌上看着他的醉眼,觉得他这张脸长得实在是很可口。

一个男孩儿家,怎么会长成这个样子?

“那你有什么心呢?”

颜问慈一愣,垂着头想了想:“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我有心往远处去瞧一瞧,在江湖里滚一滚,幼时苦练武艺,也是为了这个......”

“哦,如此,也好办,我去求父皇,让他免你入仕就好了,只是......若这事成了,颜太傅只怕要一头碰死在金銮殿了”

颜问慈闻言笑出了声,许是平日里没人同他讲这些大逆不道的话。

是以这个笑,他笑的十分真心。

我看着他,一时痴了,他平日是不爱笑的,面上总是沉着一汪水似得,少有这样开怀大笑的时刻。

我不知自己怎么了,只望着他出神。

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手上已然握住了颜问慈的手。

这一握,醒了梅子果酒,也断了同窗情义。

京中盛夏时节,本王头回爱上了一个人,本王头回被人甩开了手,本王头回晓得了懊悔。

打那日后,颜问慈便不搭理我了,合燕在课堂上扯了扯我袖子,压低声音问我。

“表哥,颜家哥哥怎么总绷着脸呀?燕儿都不敢和他说话了”

我抬头看了颜问慈一眼,心里的滋味,有酸有涩,有苦有悔,浑然不知该怎么跟燕儿解释。

横不能说表哥我喝醉了酒,捏了一把你颜家哥哥的手吧?

这话要闹出来,颜太傅就是拼死了一身老骨头,也要将我这个登徒浪子给挫骨扬灰了。

......

帐外天色微明,向熹揉了揉眼睛,接着便是起身的动静。

他行至我身边时,见我睁着眼,也愣了一瞬:“你醒了?”

我点点头,掀了被子坐直了身子,将头上的冠拆了:“昨儿醉狠了,你且烧水,我梳洗一番”

向熹点了点头,我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忽然发觉自己同颜问慈每回见面,都是借着酒气做些孟浪的事,说些抬杠的话,不似同向熹在一起时这样宁静。

这一趟嘉峪关,我干嘛来了呢?

是为报复他爷爷那份折子吗?

不是罢。

我大抵,只是很想颜问慈。

边关那样冷,他是京中长大的,吃不吃得下这份辛苦呢?他还恋着合燕么?他还记着我么?

若记着我,是为的什么记着我呢?

是始终瞧不上我摸他手的下流行径,还是把他爷爷的话听进了心里,觉得我是个坏了德行的孽胎王爷?

我其实很想告诉他,合燕早已不喜欢我这个表哥了。

那年我们几个都太年幼,解不开痴男怨女的文章,只晓得喜欢便是喜欢,不喜便是不喜。

合燕在我出宫前,拉着我坐在御花园中一番陈情,说幼时错爱了表哥,如今同我只有兄妹情义如何如何。

我晓得她是见我大势已去,出了紫禁城,手里也没什么权柄,是以不肯再将我备在她婚嫁的人选里。

我没有觉得这个小表妹势利薄情,我甚至很佩服她,佩服她的爱恨来的这样直白,好似棋盘上黑白分明的一局手谈。

有利则图,无利则舍。

这是何等收放自如的本事,我却没有这样的本事,我喜欢了颜问慈,喜欢了好多年。

没有因为他出了紫禁城,就舍了这段情。

这一点上,我不如合燕。

我捏了捏眉心,决定不再去想这些旧事,我也该学着合燕,做些利落事出来,优柔寡断是做人做事的大忌讳,我不能再糊涂下去了。

沐浴,束冠,换上了戎装。

天色大明,日阳高照。

我上了练兵的演武台阅兵,颜问慈也醒了酒,穿戴整齐站在我身后,我看着眼前兵卒呼喝,长矛齐发,心中便起了一股豪情。

我屏退了左右,只留下颜问慈。

那些在肺腑里转了几年的话,这时才脱了口。

“颜将军,本王此次来......是为了去一桩心愿”

颜问慈不说话,他同我其实算个知己,我喜欢的侠客传记,他大都也喜欢,我喜欢的圣人诗词,他也品的出深意。

他此刻不言语,是晓得我还有后话,无需他回应。

“颜将军,本王对你不一样,自幼时便不一样,时至今日也不一样,只是事到如今,一不一样都不打紧了,合燕同那文瑞生只是点头之交,昨儿是本王说了糊涂话,原是为逗你动肝火,颜将军宽恕则个吧”

颜问慈动了动嘴唇,我一笑,接着道。

“问慈,这是我最后一回这样叫你了,我知道你如今心里已经瞧不太上我,可我没有变过,当年国子监同窗时,我是这样的人,到了现在,我也还是这样的人,唯一变了的,只有对你的这份心思,日后我便不再有这份心思了,此番来也是为给你宽心,你安心吧,我不至害你的,颜太傅同你交代些什么,我心里猜的到一二分,他要你避我远我也属寻常事,我的名声一直不大好,却并没有拖累你的心,你同合燕是般配,只是云南王握着兵权,若再将女儿嫁进太傅府,如此文武相成,只怕皇上会多心,你若铁了心要娶合燕,还需挣些军功才好上殿求妻,另,边关苦寒,多添衣吧,咱们就此别过了”

颜问慈到最后,也一直沉默着。

我在回玉门关的路上,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好似有什么根深蒂固的东西,从心口里被直直剜了出来。

被剜开的那一处伤口汩汩冒血,空了一大块。

我骑在马背上,任由边关的风往那处空洞里钻。

一时间身子凉透,心也凉透。

向熹似是察觉出了我的不对,纵马上前,只问:“你怎么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