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秋长孙无忌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精品文》,由网络作家“摇扇子的司马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李秋长孙无忌,小说中具体讲述了:为陛下做些可口的饭菜。”“总之呢,这些钱你一定得收下的。”“你想想看,以后时间还有那么长,这就当作一次的定金吧。”在一旁长孙无忌的劝说下,李秋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把钱收下。然后就转身离开,去筹备那些辣椒、麻椒各种调料去了。而在李秋离开后,长孙无忌把老管家王忠叫到了长孙皇后的近前。“王忠,你是一直从小看着李秋......
《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精品文》精彩片段
眼看着长孙皇后情绪要失控,一旁的长孙无忌急忙轻声说道:
“娘娘啊,此处油烟还是太过呛人。”
“你看李秋他们这边菜也快准备好了,要不我们还是先进去吧?”
长孙皇后拿出丝帕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点了点头,这才离开了厨房。
等到李秋忙碌完了一切,恭敬的将所有饭菜呈上来时,长孙皇后也已经平复下情绪,恢复了如常。
“皇后娘娘,小子店中的所有菜式都已经齐全了。”
“因担心娘娘不能吃辣,故这几道菜的口味偏清淡。”
“另外,这火山飞雪,秋月红尘和鱼香肉丝,都是酸甜口味,可能更合娘娘的口味。”
看着李秋无比用心,仔细的给自己介绍,长孙皇后微微笑,“李秋,你有心了。”
“别说,闻到这菜香,本宫还真有些饿了。”
“我先来尝尝看。”
说着,长孙皇后拿起筷子,每道菜,尤其是李秋介绍的那几道菜都品尝了一下。
随即,让她大感意外的是,李秋的这几道菜竟然比她来之前所预想的竟还要好吃!
她现在才终于懂了,为什么之前李世民和自己哥哥会把李秋这里的菜夸赞成这样。
原来不只是因为李秋的缘故,而是名副其实的真的好吃。
“李秋啊,这其中有几个菜是你自己做的?”
“真的很好吃。”
说完,她又看向了一旁的长孙无忌。
“兄长,你也坐下来一起吃吧。”
“李秋,还有你,辛苦了这么长时间,也一起坐下来一起吃吧。”
要说长孙无忌,那是朝中重臣,皇后的亲哥哥。
被邀请坐下来一起吃饭还情有可原。
但要是李秋,他除非疯了才认为自己有资格同皇后娘娘坐到一个桌上吃饭!
于是,他急忙躬身回答:“娘娘母仪天下,这份爱民如子之心,小子不胜感激。”
“不过小子实在是惶恐,万万不敢。”
这时候,长孙无忌摇摇头,大笑着直接把他给拉着坐了下来。
“哈哈,李秋啊,既然娘娘都说了,你就不要过于拘谨了。”
“陪我和娘娘一起吃顿饭,也顺便能为娘娘介绍一下这些菜不是?”
此时此刻,在被长孙无忌硬拉着坐下来后,李秋的内心都是炸裂的。
自己一介草民,身份最为卑贱的商贾,按照礼仪,怕是连抬头看皇后娘娘一眼都不行。
而现在居然还要跟皇后娘娘一个餐桌吃饭?
这件事若是传出去,自己不会被杀头吧?
接下来的这一顿饭,可谓是李秋这辈子吃过的最胆战心惊和拘谨难受的一顿饭了。
他基本上是全程没怎么动筷,专心致志的小心回答着皇后和长孙无忌的问题。
而长孙皇后呢,可能是因为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孩子,那十多年的苦苦思念恨不得全部抒发出来一般。
对李秋也是关心的问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同时,见李秋果真如丈夫和哥哥夸赞的那样,机灵聪敏,气度翩翩,眼界高远,她也是打心底感到高兴和骄傲。
这嘴里的菜,也是觉得越发的香甜、美味。
不知不觉间,她竟然破天荒的吃了一碗饭,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也直到这时,她才突然间发现,李秋的饭碗竟然一口都没动。
在那一刻,在焦急、心疼和自责之下,长孙皇后急忙给李秋夹了几口菜。
“瞧你这个孩子,你怎么一口饭菜都没吃?!”
“你这个年龄,正是长身体,饭量最大的时候,不吃饭怎么能行?”
一旁的长孙无忌也是笑着相劝,“是啊,李秋,娘娘亲自给你夹的菜,你还不快吃些?”
这时候,看着自己碗里这长孙皇后给自己夹的菜,不由得额头的汗都下来了。
苍天啊……你这是想捉弄死我是不是?
自己这一个小小商贾,何德何能让皇后娘娘给自己夹菜啊?
这菜自己是吃,还是不吃?
要是吃,自己吃多少?
吃多了吧,无礼。
吃少了吧,怎么,你对皇后娘娘夹的菜反感,没胃口?
这莫名其妙的恩宠来的太多,自己这小身板实在是承受不起啊!
终于,这样一顿饭终于在李秋的惶恐不安下结束了。
这时候,长孙皇后难掩失落的轻叹了一口气。
真的是不想这顿饭这么快就结束,真的是舍不得这么快就离开李秋啊。
“李秋啊,这是这顿饭的银钱,你一定要收下。”
这时,也已经有宫里太监把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精致木盒拿到了李秋面前。
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装了一百两黄金!
见状如此,李秋心里面都快要哭了。
不是见到金子喜悦的要哭,而是吓得……
于是他急忙躬身施礼,“皇后娘娘,这金子小子是万万不敢收的。”
“这……这区区几道菜,无论如何也值不得百两黄金啊?!”
“娘娘的恩泽,小子心领了,但是这金子,小子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收的。”
他的这种反应,自然也早在长孙皇后的意料之中。
“李秋啊,你可能误会了。”
“这些银钱,可不止是这顿饭的饭钱。”
“而是本宫想买一些你的独家的那些食材,香料。”
“也好日后在宫中时,能为陛下做些可口的饭菜。”
“总之呢,这些钱你一定得收下的。”
“你想想看,以后时间还有那么长,这就当作一次的定金吧。”
在一旁长孙无忌的劝说下,李秋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把钱收下。
然后就转身离开,去筹备那些辣椒、麻椒各种调料去了。
而在李秋离开后,长孙无忌把老管家王忠叫到了长孙皇后的近前。
“王忠,你是一直从小看着李秋长大的吧?”
“本宫想听听李秋的身世,以及这些年来关于李秋的事。”
一听皇后询问李秋的身世,老管家王忠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看着李秋真的不会再走了,长孙无忌这才放下心来。
当然,暗中该做的保护还是要做的,而且守护盯梢李秋的人数少了都不行。
事关重大,他可不放心!
在临走时,李秋执意送长孙无忌几坛射天狼带回去。
起初,长孙无忌还想着推脱,但转过头来一想,只有自己欠李秋的人情越多,这小子的心中才能越安定。
于是乎,他一口气干脆拉走了十坛射天狼。
并且告诉李秋,其中有两坛要去送给张蕴古,有五坛要送给陛下,剩下的三坛他自己喝。
听到长孙无忌的这种安排,李秋果真是露出点笑容,连连点头,嘱咐长孙无忌酒喝完了自己再去送。
管够。
在安抚好李秋这边的事情,长孙无忌自然是进宫交差,告诉李世民一声。
不过他进宫时李世民正在承庆殿中商讨重要军情,长孙无忌也就只好先去了皇后那边。
“什么?秋儿他要逃走?”
一听到自己哥哥的话,长孙皇后吓得脸色都变了。
长孙无忌此时也是摇摇头,轻叹了口气。
“唉,皇后啊,其实李秋有这种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你想想,他一个小小的商贾,如今却深深得罪了一位皇子。”
“怕是蜀王稍微动一动手指,张一张口,就能让李秋受到无法承受的伤害。”
“趋利避害之下,以这孩子的机敏,不跑才是不正常!”
“这些年来,想必类似的磨难他也遭受到了不少。”
“今天呐,幸好我留心了一下,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然后及时的折返,把李秋给拦住。”
“不然的话,这孩子怕是真的就这样跑掉了。”
“到那时,若再想要找到他,可就难喽!”
此时此刻,一向以慈爱、贤德著称的长孙皇后,眼神中也是充满了无尽的愤怒和焦急。
“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许伤害到我的秋儿!”
“本宫不许!”
“尤其是李恪这个混账东西,他若是不知悔改,胆敢继续为难秋儿,我绝对饶不了他!”
“还有兄长,你可一定要替我照看好秋儿啊。”
“千万可不能让他再一次的从我的眼皮底下消失掉。”
“你也知道的,若是这一次再弄丢了他,我就真的是不想活了……”
说到这里,长孙皇后眼中的伤心泪珠噼啪的掉落下来。
“就像哥哥你所说的,这些年来,秋儿他不知道受了多少的磨难,经受了多少人的欺压。”
“他就这么一个孤苦伶仃的可怜的孩子。”
“这都是我这个做娘的不好,是我的失职,没能看护好他啊。”
“甚至是他能长这么大,都跟我这个做娘的没有丁点的关系。”
“我都从未给他做过一顿饭,给他缝制过一件衣服,我这还算是什么娘亲啊,呜呜……”
说到最后,长孙皇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呜呜的哭了起来。
这时,李世民也处理完了前面的军政,恰好走进来,瞧见了这一幕。
随后,在听长孙无忌说明了原委后,李世民也是又惊又怒。
“什么?李秋要逃走?!”
“唉!李恪这个混账东西,真的是可恨!”
而长孙皇后,则是伤心欲绝的哭着看向了自己的丈夫,“二郎,算我求你了好不好。”
“把秋儿接进宫来,不要再让他受到别人的欺凌、威胁,每天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了。”
“这十七年来,他都已经吃过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磨难了。”
“他这么一个可怜的孩子,有什么错啊?”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对待他?”
看见长孙皇后如此伤心,李世民的眼中也是不禁有些发红。
“唉,观音婢,李秋他又能有什么错呢?”
“有错,也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不尽职啊!”
“我李世民英勇一世,又成为了天下的九五之尊。”
“可是呢,却连自己的妻儿都照看不好。”
“不过观音婢,朕向你保证,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人能伤害到秋儿半分!”
……
同一时间,在蜀王府,李恪发疯了一般咒骂着,摔打着东西。
此时此刻,他心中的屈辱,愤怒,早已经超过了能够承受的极限。
这一切,都是由那该死的卑贱的商贾李秋,以及可恨至极的王珪、张蕴古几个人造成的。
他发誓,绝不会让他们好过!
在李恪的周围,一些他的心腹,朝中的重臣也在苦心相劝。
其中自然是以两朝元老,当今宰相封德彝为核心。
今天在听到这件事后,他们就立即入宫面圣,可是却被李世民统统拒绝了回来。
在路上时,他们也曾讨论分析过,都觉得这件事中透着蹊跷,可是一时间却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堂堂的三皇子,蜀王殿下,无非就是砸了一个小小商贾的无名小店。
连人都不曾伤到一个。
这还叫做事吗?
不要说是蜀王李恪,哪怕就是一般的寻常贵族家的孩子,这么做了也不能怎样。
大不了赔些银钱就好了。
可是呢?
陛下却因为这么一个小事,对蜀王进行了如此重的惩罚。
这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
不过轻重缓急之下,他们也只好先安抚、劝服住蜀王,免得再生事端。
另一边,这个消息,今天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传到了东宫和魏王府那边。
在东宫,太子李承乾哈哈大笑,“这个李恪,近些年来明目张胆的积聚势力,拉拢群臣。”
“还总觉得自己能力超群,目中无人。”
“甚至是在同我讲话时,神态都颇为的桀骜。”
“如今没想到却闹出来这么大一个笑话。”
一旁他的老师,太傅李纲,却是笑着摇摇头。
“太子啊,你看到的这些,也仅仅是表面,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你没能留意到。”
“你仔细想一想,单单是因为砸坏了一个商贾家的桌椅板凳,陛下就对蜀王予以如此重责。”
“这合理吗?”
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受着长孙皇后的训斥,听着长孙皇后的质问,程咬金擦了一把冷汗,再一次躬身认错。
“启禀娘娘,今日臣已经自长安城中走了一圈,也问过了许多百姓。”
“真的是都如娘娘所言,那李秋是个难得的仁商,好孩子,在百姓心中威望颇高。”
“这一切都是臣的糊涂,鲁莽,臣知错……”
此时此刻,程咬金的心中真的是无比自责和难过的。
尤其是方才长孙皇后质问他,如果当时他真的害了李秋的命,那么自己到了那一边后,又有何颜面对面对自己的那罗成兄弟?
你看如今的陛下,皇后娘娘,如此的照拂李秋,不就是因为顾忌旧情,为了能够让当年惨死,九泉之下的罗成兄弟能安心吗?
可反观自己这个做大伯的,简直就是混账啊!
原本,长孙皇后那里还是有着一肚子气的。
不过此时看着程咬金如此的悲伤、难过,又不似作伪,长孙皇后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叹息了一声后,回宫去了。
等到长孙皇后的队伍一走,只见程咬金怒目圆睁,在深呼吸了几口气之后,大吼了一声。
“来人,把程处默那个畜生给我捆起来!”
他的盛怒之下,府中自然是无人敢来替程处默求情。
而被绑到了树上的程处默,至今为止,还没能像他老子一样,把这个迷局看透。
只是心中觉得诧异,凭什么一个小小的商贾,竟然有这么多的大人物来给他撑台?
那长孙大人、张蕴古和武士彟也就算了,如今就连皇后娘娘都为了他来斥责自己家。
“程处默,你这个混帐东西!”
“我问你,你可知错?”
程处默:“父亲,孩儿知错了。”
“孩儿本就不该多管那奸商的闲事,如今害的父亲兀自受人指责。”
一听到他的话,程咬金差点被气吐血。
“我!呸!”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没有脑子的蠢货啊?!”
“奸商?”
“老子把你打成个奸商样子!”
“今天老子随便在大街上问了几十个百姓,哪一个不说那李秋的好?”
“估计整个长安城,也就你这种蠢货才会相信李秋是黑心奸商,为富不仁的话来。”
“程处默,你这个蠢得跟猪一样的混账东西,这就是你口口声声跟我保证的,调查清楚,证据确凿?!”
一边说着,愤怒到了极点的程咬金抡圆了皮鞭就狠狠的朝着程处默身上狠抽了下去。
仅仅是几下的功夫,在他的大力之下,程处默就皮开肉绽了,惨叫连连。
听着父亲的话,程处默心中也是委屈。
“父亲,孩儿确实是认真去调查过了呀。”
“我也问了几个百姓,他们当时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还有那郭龙,也确实是把房子卖了,去买那射天狼的酒……”
没等他辩解完,程咬金恨的手都在颤抖,几乎是咬着牙根,又是狠抽了十几鞭子下去。
“好你这个混账东西,事情都到如今了,难道你还没有想明白这件事背后是怎么回事吗?”
“今天我他娘的亲自去郭龙家附近仔细询问的。”
“那郭龙,他确实是把房子卖了,拿着银子去李秋那买酒,只为了能满足他那病重的父亲一个心愿。”
“可是人家李秋没要钱!没要钱!直接送了郭龙两坛酒过去。”
“这件事在长安城中也成了一件美谈。”
“你这个混帐东西,简直是比猪还要蠢!!!”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儿子呢,啊?!”
“你这个蠢货到现在还想不明白吗,李秋的这些事,是谁告诉你的?”
“你去打听这些事,验证真伪之时,身旁又陪了什么人?”
听见程咬金的这些话,程处默可是彻底的傻了眼。
他就是再蠢,也该明白,如今自己和父亲所作所为的这一切,都是出自蜀王李恪的手笔啊。
亏了自己还一直把蜀王李恪当成最好的朋友,知己,还一心的为李恪鸣不平,想着尽可能的去帮助李恪。
可是到头来,自己却这样被李恪算计,成为了他手中的一杆枪,如今把自己父亲都给连累了进去!
难道这就是父亲一直教导自己的,人心险恶,皇室无情吗?
眼看着程处默被打的皮开肉绽,惨不忍睹,家里人终于过来相劝。
说老爷你要是这样打,会把少爷给打死的啊!
程咬金此时怒哼一声,“他就是现在被我打死,也总比以后被人家给玩死,算计死强!”
“等我死了以后,这个家早晚是要交到这个蠢货的手上。”
“他这么蠢,我怎么能放心?”
不过嘴上说归说,他的心中还是有些心疼儿子。
于是也就让人给他放了下来,带去疗伤。
这个程处默呢,温顺忠厚,性格坚毅,带兵打仗方面还是很能让程咬金满意的。
不过在这朝野中,对于搞政治,简直是差到了极致。
也就在今天,程咬金在家里定下了一条秘密的家规:但凡程家儿女,谁人都不许再与那蜀王李恪往来,违者,家法严惩!
第二天,毫无意外,程咬金先是进了宫。
向李世民请罪。
同时,也对着长孙无忌和魏征两个,抱拳告罪。
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随后呢,他又带着厚礼,去了应国公府,找武士彟请罪。
这件事也就算就此揭过了。
在离开了应国公府后,程咬金的最后一站,就是又来到了李秋的小店。
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随着李秋的《逍遥游》在长安城中大火,很多大户人家的贵族小姐,也都开始弹唱、喜欢起这首曲子来。
这一天,武珝的从小陪到大的丫鬟小玉喜色匆匆,无比激动的跑了进来。
“小姐,小姐,你看我淘到什么好东西了?”
自打上一次程咬金事件后,武珝就再没有出过府门一步,就更别提去李秋那了。
因此心情不美丽的她,对别的事情也没什么兴致。
“什么事情,如此大惊小怪的?”
“你若是一直这样的毛躁性子,看我以后出阁了以后,谁还能护着你。”
小玉调皮的一笑,“那我就跟着小姐你呀一起嫁出去。”
“这样不就成了?”
又提及了烦心事,武珝深叹了一口气。
“嫁到了人家,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一旦离开了爹爹,怕是到时候,连我自己都是自身难保了。”
小玉这时候拉着武珝撒娇,然后神秘兮兮的拿出来了一张绢纸来。
“好啦小姐,你就不要为亲事的事情烦心了。”
“你看我淘来了什么?”
“这可是最近长安城中最火的,最受人喜欢的曲子,逍遥游呢!”
“小姐你精通琴艺,一定会弹奏的很好听的。”
“逍遥游?”
见玉儿说的夸张,武珝将信将疑的将曲子接过。
闲来无事的她,也就缓缓试着弹奏了起来。
可是当曲子一响,再配上这从未见过的类式歌词,武珝的眼神瞬间睁大,一股难以置信的神情跃然于脸上。
随后,她就更加认真的研究起这支曲子来。
直等到她完整的将这逍遥游弹唱成功,她才停了下来,不可思议的惊叹起来。
“玉儿,这逍遥游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究竟是何人所做,你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小玉故作神秘的说道:“这逍遥游,如今可是火遍了整个长安城呢。”
“得到这支曲子,并不难。”
“至于做这词曲之人,乃是逍遥公,小姐您还认识呢。”
“逍遥公?我认识?”
“我并没听过这个名字。”
“不知是长安城哪位大家?”
见胃口吊的差不多了,小玉就笑着说道:“这逍遥公呢,不是别人,正是那李秋公子了。”
“听说这首逍遥游啊,乃是王珪等几位大人到李秋公子那里小聚,喝酒时弹唱的。”
“然后就引来了墙外无数人的坐地倾听。”
“最终,这么好听的一首词曲,就火遍了整个长安城了。”
“哪怕是街上的小孩子,都在吟唱呢!”
李秋?
再一次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那副清秀、俊美、随和的面容,不自禁的浮现在武珝的脑海里。
尤其是那日,李秋护在自己身前的那份镇定、安全感,以及他对自己说的那番话,他拉起自己手时传递来的温热。
这一切,她都无法忘怀。
是啊,可能也就只有发明出射天狼,圣女果,与子同袍、火山飞雪、秋月红尘、麻婆豆腐、四海升平等一系列好菜的他。
才能有资格创作出这么奇特、优美的曲子吧。
再然后,这一天的武珝,心情变得更差了,只是兴致恹恹的不停的在弹着这首曲子。
当夜幕临近之时,武士彟兴冲冲的推门走了进来。
“武珝啊,爹爹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你的亲事啊,快要有眉目了!”
“长安城中,河东士族的郑家,愿意让他们的嫡亲儿子娶你做正室。”
“这可是爹能给寻到的,条件最好的人家了。”
“这个郑家,有钱,有势,还有名望。”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家不嫌弃女儿你庶出的身份。”
“这……”
还没等武士彟的话说完,另一边武珝就眼中含泪,连连摇起头来。
“爹爹,不要。”
“女儿不要嫁给郑家的那个儿子……”
这个郑家,也确实是如武士彟所说,有名的士族之一。
只不过他家的那个儿子,武珝曾经见过一次,也是略有耳闻。
长相很丑,粗鄙不堪,性格暴躁,在长安城中,也是风评很差。
一想到自己要跟这种人完婚,生儿育女,晚上同眠,有洁癖的武珝心里面想死的心都有。
接下来,任由武士彟如何相劝,武珝都是哭着不肯答应。
这时候,武士彟意外就瞧见了桌上的那首逍遥游的曲词。
然后深深叹了口气,“这逍遥游,是李秋那个孩子做的吧?”
“最近很火热,爹爹在其他地方,也曾听到过。”
“你的心思,爹爹看得出来。”
“这个李秋,也确实是个奇才,长得俊美,性格也好,爹爹也很喜欢他。”
“可是他只是一个商贾,爹爹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你嫁给他啊。”
“你们俩,没有可能的。”
“这个郑家,才是你真正的合适的归宿。”
“女儿啊,不是爹爹不疼你,但是在亲事这件事上,怕是真的不能再由着你来了。”
这时候,武珝哭着抬起头来。
“爹爹,商贾又有什么不好的?”
“您之前不也是商贾出身,不也如此的疼爱我和娘亲的吗?”
“我和娘亲过的也一样很幸福啊。”
武士彟深叹一声,摇了摇头。
“女儿啊,正是因为爹自己就是商贾出身,所以才深知这商贾的难处。”
“所以当年爹才会那样去倾尽所有,支持太上皇起事。”
“在这世间,身为商贾实在是太过艰难了。”
“就说李秋那边,这两次的事件,哪一次李秋不是命悬一线?”
“一旦你要是嫁给他,无论他多有才华,多有钱,他都是没有那份能力去保护你周全的。”
“再者说,武珝啊,你是个懂事孩子,除了你自己,你还得为爹爹,为我们武家考虑不是?”
“堂堂国公的宝贝女儿,就这么嫁给了一个商贾,这可是要被整个长安城,要被天下人所耻笑的啊!”
听着父亲的话,武珝也是深知,这一次自己怕是真的再没有能力去抗争了。
于是,在最后,她哭着说出了自己最后的一个请求。
想要最后,再去李秋的小店坐一坐,想再去看一眼那些自己最爱的圣女果。
这个情节今天是交代不完了,等明天吧。关于武珝,这里提前剧透一下,不会虐的,跟主角会很完美的,明天的情节就会峰回路转,读者老爷放心就好。还有即将开启的幽州之行,那里还有一段非常美丽和有趣的故事在等着大家
睡意全无之下,李秋跑到了院子里,练武!
拳法、棍法,简直是虎虎生风,威势了得。
直到天色蒙蒙亮之际,老仆人王中起来了。
“少爷?”
“您这是在?练武???”
李秋这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笑笑,“昨天白天睡多了,也就起来活动一下筋骨。”
“经历了这场牢狱之灾,我发现一副好身体才是真正的本钱啊。”
说着,李秋也同王中走回屋中,王中给他倒了杯温水。
“少爷,昨日魏大人送来的那袋银钱,里面有铜钱1300文,银子八两,黄金五两。”
“可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听到这个数目,李秋也是略微吃惊的点了点头。
在此时的大唐,物价很低,钱是非常值钱的。
一斗米(大概现代12.5斤)才卖5文钱。
而1两黄金=10两白银=100贯铜钱=10000文
魏征他们四个凑来的这些银钱,折合起来就是60两白银,能买一万多斗(10万斤)大米呢。
都够李秋一家吃一辈子的了。
这时候,李秋好好组织了一下语言,略微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把他此时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那个……王中啊……”
“你看,如今我都十七了,咱们现在又有了钱。”
“是不是可以娶妻,哪怕是先找个贴身丫鬟什么的?”
看着面前李秋有些窘迫的模样,老仆人王中也是笑了起来。
“哈哈,我的少爷啊,此事勿急,勿急。”
“按朝廷律法,男十五,女十三,就到了婚娶之龄了。”
“只不过前些年少爷您体弱多病,有些事我也就没同少爷您说。”
“少爷您,可是有着婚约在身的。”
听到此,李秋一愣,“嗯,婚约?”
王中点点头,“少爷您的未婚妻,乃是幽州罗家,越国公罗成的千金。”
“早些年,老爷曾在山东时鼎力资助过越国公一行人。”
“当时呢也就定下了这桩亲事。”
“后来世事变迁,老爷病逝,我们家道中落。”
“而越国公也是战死在了沙场,少爷您又体弱多病,这件事也就拖了下来。”
“现如今,少爷您否极泰来,身体明显的越来越好了,我看呐,也是时候带着婚书前往幽州去提亲喽。”
说到这里,王中又神秘兮兮的压低声音对李秋笑着说:“少爷啊,我也曾多方打听过。”
“这越国公的千金,虽然足不出户,很少露面,但绝对的是一位美女,而且听说武艺还非常了得。”
“少爷您想想,那越国公可是有着冷面寒枪俏罗成的绰号的,他的女儿相貌能差的了吗?”
听着王中的描述,李秋不由得两眼都在放光:
有媳妇儿就好,总比单着当光棍强不是?
而且自己未来媳妇儿是大美女,这就更是好了!
好容易来到了古代,自己怎么也得享受一下古人三妻四妾的待遇不是?
唉,这么优良的光荣文化传统,到了后世竟然被舍弃了,真的是太令人感到惋惜了!
就在他脑海中想这些乱七八糟之时,王中接着说道:“至于为何不给少爷您找丫鬟,原因也在于这门亲事上。”
“想当年老爷与越国公定下这桩婚事时,越国公还未发迹。”
“可是到了如今,罗家已经是士族大户,国公的后人。”
“而我们呢,区区一介商贾,尤其还是家道中落。”
“这两者间的地位,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呀,凡事我们都要小心、谨慎,免得被人挑出毛病来。”
“等咱们好好准备些时日,就北上幽州去向罗家提亲。”
“到时事成最好,若是不成,也不耽误少爷您回来找别人家的女儿娶妻生子。”
……
在得到了这个好消息之后,李秋心中也多了一份期待。
随后的这一整天,他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整理酒坊,以及培育自己种植的那些植物上。
酒坊里酿的酒,估计近期就能出炉。
因为是第一次做,工具不是很齐全,流程也有些生疏,酒精度不会太高,大概33°左右。
但这也比当时大唐市面上有的酒强太多了。
此时的时代还没有蒸馏造酒技术,所谓的红曲酒、女儿红,基本上是达不到20°的。
相信一旦自己酿的酒面世,绝对会掀起一波大风浪,狠狠的赚上一笔的。
至于这些调料植物,距离果实成熟,也已经不远了。
它们可都是自己花费系统积分艰难得来的,所以这第一批种子,可绝对要比黄金金贵。
万万不能有失。
就在李秋忙碌了一天,夜色将黑之际,他的小酒馆中意外来了两位客人。
李秋家的这个小馆,位置在背街,较为偏僻,店小,客人也更为稀少。
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也已经打烊了。
今天是李秋为了图省事,连带着王中一同在小馆内吃晚饭,老宅那边也就不用起火了。
反正满打满算,他、王中,还有俩伙计,一共就四个人。
今天来的这两位客人,其中一人李秋认得,正是当日放自己出狱的长孙无忌。
而另一位,同样是身着锦袍,壮冠虬髯,神采英毅,气质不凡。
长孙无忌的同行好友,想必身份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长孙无忌和乔装出行的李世民。
随后,李秋自然是热情的上前见礼。
“见过长孙大人!”
“如今天色已晚,不知大人来此所为何事?”
长孙无忌大笑,“你这里不是酒馆吗?”
“我们来到这里还能有何事,当然是借你这店小酌一杯。”
“怎么,难道你不欢迎?”
李秋此时也被逗笑,“长孙大人说笑了。”
“两位大人能来我小店,真的是蓬荜生辉,又岂敢有不欢迎之礼?”
随后,李秋也就急忙招呼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坐下。
同时吩咐王中和伙计准备最好的酒菜、吃食。
就在长孙无忌和李秋说笑,交谈之际,一旁的李世民也有些迫切的,在暗中不断的偷偷打量、观瞧着这个孩子。
结果竟然要远比他之前心中预想的好太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