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轩徐达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阅读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由网络作家“两广总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杨轩徐达,也是实力派作者“两广总督”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着小弟们皆是一脸凝重的回去查漏补缺去了,对此,胡惟庸很是满意。正当他拿起老朱赏赐的木如意准备放松一下的时候,一个绿袍小官便闯了进来。“禀相国,太子有令。”“明日正午时分,皇驾进入京城奉天门。”“着列位臣工在城门接驾,无需出城迎候。”听到此话,胡惟庸愣了一下,旋即便察觉到一丝不对。陛下回京为什么不告知自己......
《全章阅读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精彩片段
只听他开始对着众人开始叮嘱,这才是他召集小弟们的真正目的。
“听令吧!”
“第一,既然陛下不想让我们知道,那我们就得装作一无所知,谁也不准自作聪明,四处张扬,特别是对兵马调动等事,更不准妄加议论。”
“第二,尔等回归岗位之后,赶紧将这半年来所经手的奏章稿件全部清理一遍,不得留下任何违背朝廷律令的东西,就算有处理不掉的,自个儿也要想办法给它圆回去。”
“这第三嘛,你们自个儿查查自个儿,谁屁股有(屎),赶紧揩干净,别臭着别人。”
“遵命!”
看着小弟们皆是一脸凝重的回去查漏补缺去了,对此,胡惟庸很是满意。
正当他拿起老朱赏赐的木如意准备放松一下的时候,一个绿袍小官便闯了进来。
“禀相国,太子有令。”
“明日正午时分,皇驾进入京城奉天门。”
“着列位臣工在城门接驾,无需出城迎候。”
听到此话,胡惟庸愣了一下,旋即便察觉到一丝不对。
陛下回京为什么不告知自己,反而告诉了这么一个小官。
难道陛下此番秘密调兵回京,针对的并非是那些骄兵悍将,而是自己?
想到这里,胡惟庸瞳孔一缩,也顾不得自己的相国威仪,赶忙问起了眼前的小官。
“李进,陛下回京,为何不通知本相,却通知了你?”
“禀相国,在下不知道。”李进回答。
这番明显带有敷衍的话,被胡惟庸一眼看穿。
他意识到,老朱肯定给李进下达了封口令。
于是便开始旁敲侧击:“半年来,你是不是经常向黄山行宫递奏密折?”
“禀相国,在下不是经常,而是奉旨每日一折。”李进实诚的回答。
听到此话,胡惟庸的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但他并没有在李进面前表现出什么,找了个借口将其打发了出去。
待屋子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胡惟庸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惶恐之意。
他瘫坐在太师椅上,久久失神。
也就是说,半年来,他的所作所为,老朱全都知道了。
意识到老朱此番回京,很可能是对付自己,胡惟庸不由有些庆幸自己刚刚已经给小弟们交代了下去。
只要没有证据,老朱就动不了自己。
……
次日,胡惟庸就像没事儿人一样带着文武百官在城门口接驾。
由此可见胡惟庸的心理素质有多强大。
一看到朱元璋的车驾,文武百官便连忙跪地叩首。
老朱带着朱标从车驾上下来,一眼就看见了位于百官之首的胡惟庸。
后者看到老朱,立马起身迎了上去。
“臣胡惟庸拜见陛下!”
尽管老朱心里恨不得立马将胡惟庸除之后快,但此刻,显然不是时候。
他隐藏住眼底深处的杀意,装出一副恩宠有加的架势,准备以此来迷惑胡惟庸,使其放下警惕。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只见老朱亲切的将手搭在胡惟庸的肩膀上,夸奖道:
“惟庸啊,这半年来,真是辛苦你了。”
“臣奉旨秉政,唯有鞠躬尽瘁,万死不辞!”胡惟庸连忙表忠心。
“好啊,只不过你在朝廷上一直支撑着,而咱呢,却在黄山上纳凉。”
“这心里头,有点过意不去呀!”
老朱这话说得就像真的似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老朱真的过意不去。
而胡惟庸也不知是真蠢还是假蠢,听到老朱的话后,竟然松了口气,原本僵硬着的脸也放松了下来。
不多时,朱标跟着杨轩来到了会同馆,亲自接见了占城国使臣。
得知来人是大明太子,使臣也是激动不已。
随后又给朱标看了自己的身份证明。
确认他们是真的使臣之后,朱标代表大明,表达了歉意。
随后安排会同馆的官员好好招待使臣。
而杨轩,也在此时拿回了朱标给自己的令牌。
安排好使臣的事,朱标直接带着杨轩入宫找老朱。
武英殿。
“父皇!”
“陛下!”
朱标和杨轩行礼。
“何事?”看到朱标的脸色有些严肃,老朱开口问道。
“父皇,城卫在巡查夫子庙时,发现几个南洋异国人,准备带到卫所审问,万没想到,这几人竟是占城国使臣。”
“当时,杨轩就在那里。”朱标说道。
“禀陛下,臣当时听到他们要朝拜大明皇帝陛下,就感到不对,便让城卫直接在夫子庙找了个房间问话。”
“没想到他们竟是受占城君主所派,朝拜大明皇帝陛下的使臣。”
杨轩见老朱看向自己,便解释道。
“占城国使来朝,咱咋不知道呢?”老朱眉头微蹙,疑惑道。
“只怕是礼部疏忽了。”朱标说道。
“占城国正副使臣三人,已经来了一个月了,竟没人料理,他们只好下榻在玉衣巷客栈里。”
“还有,他们把夫子庙光明殿,当成了大明皇宫。”
“要进去拜见父皇您。”
听到朱标这话,老朱脸色有些难看。
“咱又不是泥菩萨,坐在光明殿干啥呢!”
“他们觉得光明殿气象庄严,比占城皇宫还漂亮,就以为里面是大明天子住的地方。”朱标解释道。
“这怎么搞的?”老朱很生气。
“占城国使万里来朝,那就是咱大明的国宾。”
“朝廷上早有规矩,凡是异国使臣一踏上大明的国土,就要享受王公的礼遇。”
“他们怎么能没人管,没人问呢?”
“竟然没人向咱禀报,礼部纯属混账。”
“父皇放心,儿臣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去慰问了使臣,并表达了歉意。”
“现如今,占城国使臣已经被安排在了会同馆。”朱标说道。
“标儿,这事儿办的不错。”老朱对朱标的处理方式很满意。
“回父皇,此事并非儿臣的功劳。”
“是杨轩在发现使臣之后,就命城卫将使臣送往会同馆,然后才来找的儿臣。”
朱标说道,他现在是一有机会就帮着杨轩捞功劳。
“哦?”老朱闻言看向杨轩。
“陛下,臣当时没想别的,只想着怎么才能妥善处理此事。”
“异国使臣来朝,我大明理应礼遇。”
“可现在却无人理睬,这让使臣怎么想?”
“若是使臣回国,将此事说出去,那我大明岂不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所以,为维护我大明的颜面威仪,臣只好擅作主张,将使臣安排在会同馆。”
“毕竟,自古以来,外交无小事。”
杨轩缓缓说道。
可以看到,老朱此刻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心中对礼部也更加不满。
“这话不错。”
“杨轩,你做的也不错。”老朱顺势夸奖了一番,也没有提奖赏什么的。
当然,这些他都会在心里记下,以后再补偿。
“臣只是做了身为大明臣子应该做的事。”杨轩一脸谦虚道。
“哈哈,若是咱大明的臣子都像你一样,那咱也不用那么费心了。”老朱对杨轩的态度很满意。
不骄不躁,如此将来才好委以重任。
“好了,使臣的事标儿你全权负责,杨轩从旁协助。”
“儿臣遵旨!”
“臣遵旨!”
待两人离开之后,老朱的脸色阴沉下来。
他坐在龙椅上一动不动,思考着怎么借这件事发难,从而扳倒胡惟庸。
“敢情朝廷发行宝钞,就只管发不管收啊!”
“咳咳!”朱标轻咳两声,黑着脸沉声道:
“杨轩,注意你的言辞!”
“殿下,臣哪里说错了,这本来就是个坑啊!”
“想出这个主意的,绝对生儿子没皮炎。”杨轩就像是没有听到朱标的提醒,还在义愤填膺的说着。
“杨轩你住嘴。”朱标忽然大吼一声,吓了杨轩一大跳。
再看朱标黑的像锅底一样的脸色,杨轩心中一突,不敢说话了。
“这是父皇定下来的。”朱标看了一眼周围,小声说道。
⊙▃⊙
卧槽!
杨轩的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
敢情自己刚才骂了半天,骂的是朱元璋啊!
完了完了!
脑袋要保不住了!
此刻的杨轩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嘴里念叨着完了完了,脑袋保不住了。
并且时不时的看向门外。
朱标看的好笑:“现在知道急了?”
听到朱标的声音,杨轩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殿,殿下,臣承认,臣刚刚说话声音有点大!”
……
“殿下,现在可就只有您能救臣了啊!”
“臣还年轻,还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呢!”
杨轩抱着朱标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
“现在才知道后悔,晚了!”
朱标轻哼一声,想甩开杨轩。
“殿下啊!!!”杨轩鬼哭狼嚎,死死抱着,就是不撒手。
虽说有些丢人,但和脑袋比起来,哪个更重要?
此刻的杨轩真的是后悔无比,自己怎么就忘了祸从口出了呢?
以前他还在心里警醒过着自己呢!
看来这两年日子太安逸了,加之朱标信任,他的警惕心下降的太过厉害。
“行了行了,你先起来!”朱标看着杨轩,满脸无奈。
“我不。”杨轩头摇的像拨浪鼓。
“你怎么像个孩子似的?”朱标真是哭笑不得。
“殿下,臣就是个孩子啊!”杨轩道。
朱标愣了一下,这话好像没错。
因为杨轩身体长得快,所以看起来像是十八九岁的少年,加之他平日里表现得都很成熟,所以朱标一直都没把他当成孩子来看。
现在这么一说,他才反应过来,杨轩现在才十四岁,和自己相差有八九岁。
“好了,你先起来,给我好好说说,这个宝钞怎么就坑人了。”
“说清楚了,我才好帮你。”朱标开口道。
“好的殿下!”杨轩立马松开朱标大腿,噌的一下从地上起来。
见此,朱标一阵无语。
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无赖嘛!
也不知道自己收回刚刚的话,还来得及吗?
二人相对而坐,杨轩也收起了刚刚的不正经。
严肃的看着朱标。
“殿下,在解释之前,臣想问殿下几个问题。”
“你说。”朱标点点头。
“朝廷在发行宝钞之前,可有提前准备准备金?”
“何为准备金?”
“就是百姓拿宝钞和兑换金银的那部分钱。”
“朝廷都不收宝钞,怎么可能允许和朝廷兑换金银。”
“这就是了,宝钞就是一个坑啊!”
“杨轩,你好好说。”朱标皱着眉说。
“殿下,这宝钞,说白了,就是一张纸,没有任何的价值,只是因为朝廷说它值钱。”
“随着朝廷的发行,民间流通的宝钞会越来越多。”
“而民间的一切,增长速度远远比不过宝钞。”
“不管是粮食,布匹,还是其他什么,增长速度都无法和宝钞相比。”
“当民间流通的宝钞价值远远超过民间的物资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现象。 ”
“宝钞的价值,大幅度降低。”
“臣将其称之为,通货膨胀。”
杨轩缓缓说道。
和古人讲经济学,是一种什么体验,问问现在的杨轩就知道了。
皇宫,武英殿。
一个身穿赤色龙袍的中年男人伏在御案之前,批阅着奏折。
这时,他抬起头,看着等候多时的贴身心腹。
“二虎啊!”
“陛下!”
是的,这个中年男人正是大明帝国的实际掌控人,洪武大帝,朱元璋。
“魏国公的那个弟子,查清楚了没?”
“陛下,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一切都是正常的。”
“若想知道更详细的,还需要时间调查。”二虎回答道。
“那就去查,咱有的是时间。”
“遵旨!”
按理说,一个孩子,根本用不着他这个皇帝,如此用心关注。
可这是徐达带回来的,还收为了关门弟子。
再加上几天前,徐达在自己的面前,大夸特夸,说什么只要将这个孩子培养起来,那就是下一个常遇春。
老朱相信徐达的眼光,所以才会如此关注。
若是背景清清白白,他不介意顺势培养一下,就当是自己百年之后,给自己的好大儿太子朱标留下一个可用之人。
……
魏国公府。
“爹,你就让我去教小师弟读书嘛!”
徐妙云缠着徐达,不断请求。
他听到了徐达让管家去给杨轩找先生的话。
“你一个女孩子,没事儿教什么书?”
徐达没好气道。
“爹,你这就是瞧不起人了。”
“皇后娘娘都说我书读得好呢!”
徐妙云反驳道。
这话让徐达怎么反驳,他语气一滞,随即摆了摆手。
“行吧行吧,那你就去试试吧!”
还好他也没太高的要求,只要杨轩能读得懂兵书,能写战报,就可以了。
带兵打仗而已,又不是考科举。
“嘻嘻,谢谢爹爹。”徐妙云开心了。
…
“小师弟,小师弟!”
杨轩站在院子里,思考着自己以后的路,忽然听到身后有声音传来。
回过头,就见师姐徐妙云在向自己招手。
“师姐!”
“不知师姐找我何事?”
“爹不是说了要给你找个先生吗,已经找到了。”
徐妙云笑着说道。
“在哪里?我们现在就过去!”
可当杨轩都走出好一段距离之后,发现徐妙云还在原地。
“师姐,还有事吗?”杨轩有些疑惑。
“你就不问问给你找的先生是何人吗?”徐妙云见这个小师弟这么不上道,便主动提起。
“以老师的眼光来看,找到的先生,必然是品德高尚,学识深厚之辈。”杨轩理所当然的回答。
听到这话,徐妙云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开心极了。
“那是,要知道,你可是魏国公的弟子,一般的读书人,可是没有资格当你的先生的。”
杨轩盯着徐妙云,眨眨眼,感觉怪怪的。
明明是在讨论别人,怎么感觉她倒是挺开心的?
“师姐,若无其他事,我们还是快点去见见先生吧,作为学生,总不好让先生等着。”
看着杨轩认真的样子,徐妙云憋笑憋得很难受。
抱歉,她不是专业的。
“小师弟,不用那么麻烦,教你的先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徐妙云笑道。
“什么?”杨轩愣住。
“师姐,你是说?”他不确定的说,心中有了猜测。
“没错,爹已经答应,让我来教你读书。”
徐妙云歪着脑袋,含笑看着杨轩。
“师姐,你…”杨轩哭笑不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果然,不管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有一颗好为人师的心。
“好了,跟我走吧!”徐妙云招招手。
杨轩摇摇头,跟了上去。
书房中。
笔墨纸砚已经摆好。
徐妙云先告诉杨轩该怎么研墨,写出来的字才不会褪色。
然后又教杨轩如何握笔。
看得出来,对于此事,徐妙云还是很上心的。
这可是自己第一次教学生。
杨轩很配合的听着,他好歹也是正经本科毕业的,又不是文盲。
根本就不用从头开始学。
可是没有办法,他必须学,为了适应这个时代,也为了在这个时代活的更好。
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徐妙云教的字,杨轩都能记住,这让她非常震惊。
虽然写出来的字,狗看了都摇头,好歹是能写出来。
这份天赋,就连她都比不了。
实际上她并不知道,繁体字和简体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杨轩只需要多写写,和脑海中的简体字相对应,就能记住。
“小师弟,虽然你认字认的很快,但是这字,还得多练啊!”徐妙云看着杨轩狗爬一样的字,啧啧两声,摇头道。
对于这一点,杨轩表示自己是真的尽力了。
毛笔字和硬笔字不同,毛笔字需要很强的技巧性。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哪个不是从小就开始练毛笔字。
正所谓字如其人,看写的字就能对一个人有基本上的了解。
“师姐,我会的。”杨轩道。
“好的,今天就这样吧,咱们明天继续。”
随后的几天里,杨轩一直跟着徐妙云认字,进度非常快。
对此,徐妙云已经被打击的不想说什么了,自家这个小师弟识字的速度,怕是没人能比得了。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是小师弟的先生,学生优秀,高兴的不应该是自己这个先生嘛,于是对教杨轩读书识字更加上心了。
这天下午,杨轩正一个人练字,徐允恭忽然怒气冲冲的闯了进来。
“杨轩,我问你,你最近是不是和我大姐在一块?”
“师姐教我读书认字,有什么问题吗?”杨轩放下笔,看着徐允恭,道。
他知道徐允恭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因为自从他来了之后,徐达,谢氏,还有徐妙云等人对自己的关心,远远多于徐允恭。
前后的落差,让徐允恭很不舒服,于是连带着看杨轩也不顺眼。
对此,杨轩很能理解。
如今的徐允恭不过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在杨轩的眼里,这就是一个熊孩子,自己也没必要和他计较什么。
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姓徐。
所以平日里,多是让着他。
只不过让他有些不明白的是,今天的徐允恭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
自己也没和他起过冲突啊!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