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桢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多子多福!大明皇室子孙昌盛》,由网络作家“真心罐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多子多福!大明皇室子孙昌盛》,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朱桢朱标,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真心罐头”,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这都过去这么久了,出来的女子有四五十个,一共就看见两个带着笑脸的。”“这说明,老六用的人数,不多啊!”“织布机是一个人用一台,有多少织布机,就招多少人,老六这么挑剔,应该是没多少机器。”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冲马皇后会心一笑:“不愧是咱的女人,洞若观火,颇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风采啊!”马皇后一听朱元璋夸她,忍不住锤了朱......
《完整文集多子多福!大明皇室子孙昌盛》精彩片段
于是夫妇二人就排在了队伍最后面。
两个人边排队,边往门口张望,很快发现一件事情。
虽然排队的女子很多,但从门口出来的女子脸色却都不怎么好看,十个里面只有一个喜气洋洋的。
其他女子脸上的神色,都透着沮丧和懊恼。
“看来,这老六的织造坊,规模不大呀……”
马皇后看着这景象,轻声说道。
“夫人何以见得?”
马皇后理所当然地说:“我看出来的女子里头,十有八九都神色不快,想必是没有被织造坊留下。”
“这都过去这么久了,出来的女子有四五十个,一共就看见两个带着笑脸的。”
“这说明,老六用的人数,不多啊!”
“织布机是一个人用一台,有多少织布机,就招多少人,老六这么挑剔,应该是没多少机器。”
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冲马皇后会心一笑:“不愧是咱的女人,洞若观火,颇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风采啊!”
马皇后一听朱元璋夸她,忍不住锤了朱元璋一拳头:“想不到你也会如此油嘴滑舌!”
“哈哈哈哈……”
两个人谈笑风生,丝毫不觉得排队等待有多么煎熬。
小半个时辰过后,终于轮到了他们。
“大叔大娘,二位便从这边进去吧。”
门口的府兵很是客气地对冲马皇后和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不由得愣了一下。
他们二人如今穿的是便服,自古以来,官兵遇到平民,哪个不是吆五喝六的?
这楚王府的府兵,怎么对待百姓如此客气?
“大叔,你一直看着我干什么?”
士兵相问,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没什么,没什么。呵呵……”
“嘶……难不成,你也是来应征的?”
士兵眼前一亮,问道。
这回,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愣住了,异口同声地问:“什么?织造坊还要男的?”
自古以来,男耕女织,已经习以为常了。
男子,要么下地干活,要么出力,或者行商。
哪有男子会进织造坊过活的?
这老六,究竟在搞什么?
“自然是要的,而且需要的人数,比女子还多。”
士兵笑了笑,指着里头说道:“原本男子应征入织造坊,是要在西门排队的。”
“若是大叔有进织造坊的想法,就到了前面,从最左边那扇门里过去,重新排队吧。”
朱元璋连连摆手,笑道:“不必了,咱是过来陪着夫人看看的,不做工,不做工。”
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已经有了好奇心,很想知道这织造坊里头,要男人做什么!
两个人带着疑惑,走进了织造坊。
一进门,就被里面宏大的景象,和震耳欲聋的噪声给惊呆了。
只见这织造坊里头的空间,十分宽敞,小小的门户里头,面积竟然堪比一个王府大小!
马皇后没看见织布机,也没见她印象中的,手工纺纱机。
取而代之的,却是许多比人还高两三倍,横着也比普通纺织机大好几倍的机器。
每一台大型机器前面,都有一个女人站着,但这些女人却并不忙碌,机器自己会动,女人只是时不时上手在机器上摸摸、按按什么的……
机器上头,有的是一根根线,有的则是正在纺织的布料!
“这……这是什么东西?”
马皇后惊呆了。
她还以为自己进来会是个内行,没想到连织造坊的机器都不认得。
朱元璋也看傻了,心说老六这是怎么回事?
会妖术么?
怎么没人控制,机器都在自己动?
两个人就那么直愣愣地站在门口呆立住了。
茶楼下的百姓们听到“赋税减半”,都以为自己耳朵坏了!
“王爷刚才说什么?粮税减半?”
“我、我该不会是在做梦吧?”
“那咱们一定在一个梦里,因为我也听见了!”
“这玉米,这番薯,还有这土豆!产量如此之高,就算是赋税加倍,咱们这些当农民的也不会吃不上饭,结果王爷还给减税?”
“王爷简直是咱们的再生父母啊!”
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声呼喊起来:“楚昭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楚昭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楚昭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茶楼上,朱桢和江夏侯,还有朱桢带着的几名亲随,都被这热烈的景象给感染了。
这种场面,朱桢不是没有见过。
刚到武昌就封的那天,全城百姓也是夹道欢迎,高呼千岁!
可那天的呼声,远远比不上今天的热烈!
这次的“千岁”是百姓们发自内心高喊出来的!
楚王不但有本事,能教他们种出这么高产的粮食来,还如此仁慈,给他们减税!
谁不愿意被这样的楚王统治,谁不想朱桢能在这楚地,千秋万代,长长久久?!
百姓们跪在茶楼底下,欢呼了小半个时辰,才在朱桢的催促下,各自散去,回家生火做饭填肚子去了。
而江夏侯,还跪在朱桢面前,等待朱桢“降罪”。
“你也起来吧。”
朱桢对江夏侯笑了笑,吩咐下人说:“去,备好车马,过午启程,本王要带着江夏侯,到大庸走一走,看一看。”
“是!”
江夏侯愣了一下,抬头疑惑地问道:“大庸?王爷,此时大庸被三面围城,我军兵力不足,有些危险呐。”
朱桢嘿嘿一笑,挑了下眉毛,反问道:“现在知道担心本王了?刚才不还觉得本王荒淫无道,对蛮夷造反不闻不问么?”
“这……下官……”
江夏侯惭愧的无言以对。
“行了,本王原来就计划去一趟的。这武昌地界既然是本王的领地,本王怎会坐视蛮夷乱来?”
“叫你过去,只不过是想让你输的心服口服。”
“你也回去准备准备吧,咱们快马轻装出行,没准还能赶上粮车,一起入城。”
朱桢袖子一挥,迈步下楼。
要去大庸,总得跟几位夫人知会一声,不能叫怀着孩子的女人们担心。
江夏侯连忙起身跟上,还高声喊道:“王爷,下官,已经心服口服了!”
……
大庸。
梁峰师早有安排,大庸百姓已经撤得干干净净,只剩他们三千人了。
傍晚,半个太阳已经沉入地平线了。
大庸城内的光线,暗淡了下来。
“咣!”
“咣!”
三千士兵刚刚吃完了他们的“最后一餐”,将手中的碗就地砸碎!
说是最后一顿,其实分到每个人手边,也就不过半碗白粥而已。
对于连续好几天都只吃一顿饭的他们来说,这顿饭不过等于润了润口。
他们已然全副武装,杀意凛然,破釜沉舟,打算跟蛮夷在城外决一死战了。
士兵们饿了这么久,身体早已虚弱不堪。
可他们的精神,依旧振奋。
双眼之中,带着决绝和愤怒!
这愤怒,不光因为城外的蛮夷叛乱,将他们逼到了绝路,还因为楚地的王爷朱桢不作为,对前线不管不顾,不知道向京师求援!
守将梁峰师站在高台上,看着手下跟了自己好几年的三千守军,面色沉重。
他深吸一口气,高呼道:“将士们!”
“本将知道!你们此刻心中有愤怒,更有不甘,不满!”
“楚王荒淫无道,刚愎自用,将咱们这三千人扔在大庸不管不顾,本将知道,你们肯定恨透了他!是也不是!”
台下士兵们一个个紧咬牙关,沉默不语。
只有一个士兵忍不住高声喊道:“是!我恨透了楚王!”
“将军!楚王已经将咱们当成了弃子,咱们为何还要替他卖命?为什么不能弃城?”
“他一个王爷都不在乎,咱们何必拼命?!”
这名士兵喊出来的,是所有人想说但又不敢说的心里话,有他牵头,其他人顿时也想明白了。
反正出城跟蛮夷决战,三千打一万多,也是注定一死,还怕个毛线?
“是啊,将军,咱们何必为一个昏庸的王爷卖命?”
“将军,弃城吧,我等现在浑身无力,如何跟蛮夷拼杀?这么死,太不值了!”
“将军,咱们现在还要拼死一搏,简直就是愚忠!”
一个个士兵们喊出了他们的不满。
梁峰师冷眼看着,听着台下呼声越来越多,猛然大喝一声:“都给我住口!”
“谁再敢说弃城二字,一律军法处置!”
他深吸一口气,咬牙说道:“我也不想给楚王卖命,我也不想为了这么一个昏庸的王爷去送死!”
“但你们都给我听清楚了!我们,是大明的兵!大明的将!守的,是大明的江山!”
“他楚王朱桢昏庸无道,皇上明察秋毫,将来必然会惩治他,但我等,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守好大明的江山!”
“这城墙之后,是大明的土地,土地之上,生活着咱们的爹娘!咱们当然不能为一个昏庸的王爷而死,但咱们,得为自家的爹娘考虑!”
“都给我听好了!今日,我们是为皇上而战,为大明的百姓而战!”
一番话,听得台下士兵热血沸腾,眼中的迷惘,立刻变成了坚定。
“为大明而战!”
“为大明而战!”
“守大明江山!”
“守大明江山!”
梁峰师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高举手中长枪,大喊道:“大庸守军,随我杀进蛮夷营寨,叫他们知道大明将士的厉害!”
“修整半个时辰,开城门,夜袭蛮夷大营!”
他这儿才说完,所有士兵们都摩拳擦掌的时候,突然一个士兵急匆匆地从后方赶来:“将军!楚王驾到!”
“楚王?”
梁峰师愣了一下:“都这个时候了,他还来做什么?难不成……楚王带了救兵?”
“快说,来了多少车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