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燕修竹孟青罗的现代都市小说《王爷,王妃又双叒揍错人了!精品文》,由网络作家“锦火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王爷,王妃又双叒揍错人了!》是作者“锦火火”的倾心著作,燕修竹孟青罗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孟青罗先是一愣,然后对着大家粲然一笑,真诚的对四郎谢道:“阿姐谢谢你,谢谢你时时为阿姐着想。”......
《王爷,王妃又双叒揍错人了!精品文》精彩片段
做完这些,孟青罗才坐回杨氏和傻爹身边,也眯眼歇息。
歇了约么半个时辰的样子,大家又都挣扎着起来出发了。
再往前走,路上的死人少了,流民多了起来。
个个枯瘦如柴,眼睛无神。
像孟家村一样人多一些的,眼神不善的盯着他们。
孟家村人齐心,所以家家还有点东西,好几辆板车,甚至还有两辆驴车。
除了孟青罗家,孟里正家也留有一辆驴车。
“大家打起精神,握好手中的家伙什和火把。”
孟里正立即高吼着提醒大家。
瞬间,孩子,老人,车子……被村中的汉子和体能好的年轻妇人们围在了中间。
孟青罗和杨氏一人背着一个小娃娃,也被孟家人围在中间。
孟家人之所以殿后,是因为孟家人会武功,几个成年男子又个个长得人高马大的,当然,也是孟老爷子要求的。
如今手上又添了利器,那些蠢蠢欲动的流民看着几个人手上明晃晃的尖刀在火光的映衬下闪出寒光,一看就不是好惹的模样,个个往后退。
傻爹拿着他的小电棍,胸膛挺得高高的,嫌弃的小眼神直往那些人身上瞅。
想抢他家的阿萝和小宝宝,也要看看他手上的棍子答不答应。
恶人都能被他打晕过去,他不怕。
在这种警醒中,大家倒是忘记了累。
摸黑再走了一个时辰的样子,他们终于找到了个适合晚上歇脚的地方。
晚上做饭的时候。
孟大伯娘潘氏掀开瓦罐子。
她怎么感觉家中罐子的水多了些?
可是又不确定,早晨不是她做的饭,是老三媳妇做的。
老三媳妇是个精打细算的能手,估摸水是抠着用的。
这样一想,孟大伯娘潘氏就忽略了过去。
“老大家的,今晚做饭水可够?”
倒是孟老爷子一直担心无水,问了句。
“阿爹,不用担心,晚上烧饭的水够,省着点,今晚和明天喝的水也还有的。”
孟老爷子一听,松了口气。
希望明天如大孙女所说,能在山上找到水。
就算找不到,至少明天一家人还不用挨渴。
听着二人的对话,孟青罗也松了口气,没有发现异常就好。
没了啥心事的孟青罗又开始玩塞糖给家人吃的游戏。
小孩子水果硬糖,大人人参糖,给大家补充补充体力。
还是简单粗暴,许吃不许看,塞进嘴里就不许吐出来,闭嘴吃掉才许讲话。
孟家人都以为孟青罗是担心被村子里其他人家发现,所以都配合得很,悄悄吃完才是正确选择。
瞅啥瞅?
管它长啥样?有得吃就不错了,还瞅。
小孩子平日在家时都甚少吃糖,更何况在逃荒的路上,个个甜得眯上了小眼,觉得坠入了幸福的云端。
大人们甚少吃人参,人参糖那更没吃过,吃完后感觉一身的疲惫都没有了。
“阿姐,以后咱们要是经常有得吃就好了!”四郎对着孟青罗感叹了句。
孟青罗抬目。
只见累晕了的四郎,五郎二人互相依靠着,兄弟二人一模一样的面孔,一眼看上去就像一个人似的。
外人难分清哪个是哥哪个是弟,家人却是很能分清,那是因为二人的性子天上地下,一个懒,一个勤劳。
在家时,出去疯玩的那个一定是四郎,而躲在屋子里念书的那个准是五郎。
二人就算比九郎,十郎大几岁,但也不过是十三岁的小子,正是做梦的年纪。
半晌后,孟青罗轻笑,“咱家四弟的志向何时这么小了?”
“阿姐,你当他的志向能有多大?一直这么小的!”五郎从哥哥的身上直起了腰身,一脸不虞,“咱哥打小就说,他不想学武功,也不想考功名,只想娶个有钱的媳妇,他吃媳妇的,喝媳妇的。”
用现在的话翻译,那就是“吃软饭”,只要有得吃,有得喝,有钱花,躺平任嘲。
孟青罗愕然,她咋不知道她家四弟竟然有如此“远大”的志向。
再看向四郎,四郎竟然一脸平静的看着她,似乎他弟弟说的话并没有伤害到他的一点点自尊心。
还真是想吃“软饭”的主啊!
看着四郎长得俊生生的面孔,挺拔的身姿……嘿,说不定他还能真能达成他的“毕生所愿”!
孟青罗决定打击小屁孩一把,“想娶有钱的媳妇也不是不行,但是你自个没点儿本事,谁家有钱人能把闺女嫁你吃苦?她能图你点啥?”
“呐,四哥,你听听,听听……这话不止阿爹和阿娘说过吧,现在阿姐也是这么说,阿姐的见识,可是除了阿爷就是我们家人中见识最多的一个,连大伯都比不了。
我看你啊,等逃荒结束了还是加紧认认字要紧,哪个富贵人家能把自家闺嫁给一个屁本事没有,还睁眼瞎的穷小子。”人间清醒小五郎板着一张俊脸对着他哥双手一摊。
孟青罗差点儿笑翻在地,其他几个郎跟着笑,十郎更是奶声奶气道:“四哥羞羞,二哥都没娶媳妇儿呢,你就想着娶媳妇回来养你啦!”
四郎这才胀红了脸道:“你们都等着看,别说我娶不了富家女,到时候说不定俺给你们娶个公主,郡主嫂子(弟媳)回来呢!”
呦呵!
志向还真不小!
“好,好……阿姐就等着,等着你给阿姐娶个公主弟媳回来,阿姐也跟着你享享福!”孟青罗见他恼羞成怒了,也不逗他了。
“恩,阿姐你等着,我不但让阿姐你享福,我还要为阿姐撑腰,把京城那些欺负过你的人都欺负回去!”
四郎认真点头,一不小心把自己藏在心里说了千万遍的话给秃噜了出来。
孟青罗:“……”
她突然,突然好羡慕原主怎么办。
不对,现在她就是原主了。
“四哥……”
“四哥……”
突然几声惊呼,五郎伸手在四郎的手背上死死拧了一把,疼得四郎龇牙咧嘴,眼神余光扫向沉默着的孟青罗,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什么。
脸色一白,急急道:“阿姐,对不起……”他不是有意要提那些人的。
等孟青罗从羡慕中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几个小不点都小心翼翼的看着她,四郎眼中都是愧疚。
孟青罗先是一愣,然后对着大家粲然一笑,真诚的对四郎谢道:“阿姐谢谢你,谢谢你时时为阿姐着想。”
九郎现在最听话的人,除了阿爷,就是他的阿姐了。
这一路阿姐省着水喂他们喝,还给他们吃糖。
所以孟青罗一出声,他就像小兔子一样飞奔回阿爹身边,抓起孟青罗的破包袱就跑,边跑边将孟青罗的话转给家人。
“大郎,要不,你也去看看?”
杨氏有些着急。
孟青罗几人他们能远远瞧见,但是看几人一直在说话,在与对方交涉,二郎站在那也没动静,没求救,他们就坐在原地等,免得扰了阿萝救人的计划。
“四婶不用急,阿萝不是传了话回来?还有九郎能跑来跑去的,说明他们没事。”大郎安慰杨氏。
不是他心大,而是他早发现他这妹妹自打被人掳走自己能找回来后,与以前很不同,有主见,细心关照家中的每一个人,哄着他们开心一路,他相信她。
孟青萝早就想好了,超市一楼的大药房里卖药妆,那药妆在前世很有名气,也有用,她曾经用过一段时间,护肤很不错。
高雅的清香里透着一股子淡淡的药香,她很喜欢。
为了体现品味,那药妆是用瓷瓶装的,瓶身上下并无标志,标志和生产日期什么的全在瓶盖上,瓶子的设计也是古色古香,。
她只要将瓶盖子换成木头塞子就可以了。
“阿姐,给。”
小九郎跑得气喘吁吁,小脸蛋红红的。
“恩,九郎乖。”
孟青罗接过包袱,将双手伸进包袱里,一个意念,三瓶药妆便到了手中。
开盖子,换木塞子,不过几秒的事。
换好后孟青罗故意把破包袱摊开在所有人面前,除了三瓶美容膏,就是她的两身破衣裳。
杜绝了周围那些贪婪的目光。
“美女姐姐,给!”
将三瓶药妆拿了出来,一双手捧着送给那妖媚女子。
动作没有拖泥带水,脸上的神色却是不舍。
她看得出来,这一群人当中,是以此女子为首。
只要这女子高兴了,龚凌俊的事就解决了。
果然那女子还没看见其他,一瞅瓶子眼神就亮了。
且不说里面的东西咋样,这三只品质外观上好的瓷瓶,就差不多要一二两银子一个。
再看小姑娘小眼神万般不舍的模样,心中就更高兴了。
妖媚女子当然识货,她以前见到的好东西可不少。
女子当着众人的面就把木塞拔开,顿时一股高雅的清香从瓷瓶里冲了出来。
“好香……”
“是什么花香?”
“梅花?兰花?还是牡丹香……?”
附近的众人大声的议论着,朝着香味看过来。
那妖媚女子已经在其他两位女子的帮助下,将三只瓶塞子都打开了。
三瓶美容膏,三瓶不同的香味。
那女子把膏体用手指挖了一点出来,然后抹在手背上,轻轻抹平,按摩吸收。
孟青罗看她手势很专业,用不着她多嘴教。
大致能猜到这几位女子是干什么的了。
只听一位女子对妖媚女子撒娇道:“姐姐,这瓶兰花香的,我喜欢,你送我吧。”
另一位女子也撒娇:“姐姐,这瓶牡丹香味的最适合你,这瓶梅香的就送我吧。”
妖媚女子白了二人一眼,“拿走拿走吧,算你俩有点良心,还知道留一瓶给我。”
孟青罗:“……”
就这样当着我的面分脏,真的好吗?
“三位姐姐,这位好汉,我这就带着我弟弟回去了。”孟青罗立马道。
“走吧,走吧……小丫头,有缘再会!”
孟青罗一手抓一个弟弟,快步往回走去。
谁要与你再会?
前世母胎单身二十六年的她说不上这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很幸福,很满足,心软得化成了一滩春水。
“好了,哥哥吃饱了去觉觉,弟弟还饿着,要喂弟弟啦。”
孟青罗将哥哥放进背筐里。
很快弟弟也吃饱了,吃得一脸的满足,同他哥哥一样,喝完后有力气了,也睁开眼睛一眨不眨好奇的瞅着孟青罗,就像不认识她这个娘亲似的。
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可爱得不行。
孟青罗的心顿时被两个小宝宝俘虏了。
“小宝也吃饱饱了,去觉觉了。”
将两个孩子放进背筐,也许是吃饱了的原因,两个孩子不哭不闹,一会儿就睡着了。
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前面吃的那一个馒头,对于饿了几天的人来说根本不管饱,又走了小半天的路,孟青罗又饿了。
咬咬牙,她决定再试试阿爹的反应。
她不能守着宝山不用,而且,孩子小,爹傻,容不得她用其他办法找吃的。
暂时只能依靠空间。
“阿爹,宝宝喂好了。”
“哦。”
一直背对着孟青罗的傻爹孟五斤这才转过身。
“阿爹,给。”
孟青罗当着阿爹的面,再从破包袱里拿出四个大白馒头,递给他三个,自己一个。
“吃……吃的?”
孟五斤眼神惊喜,扫了一眼,看见闺女手中有一个,便伸手接了下来。
孟青罗认真观察着傻爹的反应,他眼神清澈,除了惊喜,再无其他,一丝疑惑也没有。
没有问馒头是从哪里来的,这让孟青罗松了口气。
她不想每拿一次吃的出来,都需要向傻爹解释一回。
看样子,傻爹有吃的就行。
傻点没问题,听话就好。
想了想,孟青罗还是指着馒头叮嘱了他一句:“阿爹,坏人的,不说哦。”
孟青罗说完,傻爹瞳孔一缩,想起了要吃他们的两恶人,吓得头摆得像拨浪鼓:“不说,爹不说,怕怕……”
孟青罗吃了一个大馒头,又将装在竹筒里的牛奶喝了一部分,肚子总算喝了个大半饱。
傻爹吃了两个馒头,将竹筒里剩下的牛奶全喝了。
喝完,还舔了舔嘴唇,“阿萝,好喝!”
孟青罗轻笑,“阿爹饱了吗?”
“饱了!”傻爹高兴的点点头,大手拍了拍肚皮。
吃饱了,孟青罗决定先睡一会儿,让傻爹守上半夜,她守下半夜。
看着阿爹一手菜刀,一手电棍,门神似的守着洞门前,孟青罗将孩子移进了洞的最里面,她睡在外面,然后将小包袱往头下一枕,阖上了眼。
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这要得益于前世她自己的职业。
她是军人,野外露营和训练是时常的事。
孟青罗并没有一下子睡着,心情复杂。
她在救人的时候身死,便一头穿了过来。
穿过来正是性命攸关之时不说,还带了空间过来。
她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主是傻爹孟五斤和阿娘杨氏的长女。
但,并不是亲生的。
两年前原主的家人寻来,并认了她回去。
原主的爹是一位将军,常年戍边,母亲是将军府的主母。
她本该是将军府正正经经的嫡出大小姐,却流落在孟家村十几年。
只不知为何,过了一年多后原主又被家人送了回来。
送是送了回来,原主却有了身孕,七个月后便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尚未取名,只“大宝小宝”的叫着。
原主归来后一直郁郁寡欢,但是对两个孩子却是实实在在打心眼里疼爱。
原主回到将军府那段时间的记忆,脑中很模糊,仅存一些碎片而已,由此看得出来原主很排斥。
原主排斥,孟青罗也就没有费精力去拼凑,去回忆。
不论如何,打小就将孩子丢了,找回孩子后又不能好好保护的父母,她不屑去多想。
养父这边有一大家子人。
仍然健在的阿爷阿奶。
大伯,大伯娘,二伯,二伯娘,三伯,三伯娘,以及他们生的孩子们,还有已出嫁的大姑,小姑。
她爹是最小的,幺儿。
虽傻,却尤得父母宠爱。
所以,傻爹成年的时候爷奶斥巨资,花了十两银子给他买了一个媳妇--杨氏,也是她的养母。
养父养母生了三个儿子,她的三个便宜弟弟。
这一家子人本是在一起。
却不想在一个叫苦橘包的地方被其他流民和流匪冲散了。
她不知道其他人现在怎么样了,但是想着那温暖的一大家人,孟青罗的眼睛有些湿。
摸了摸眼角的泪。
孟青罗微怔了一下,这是原主的感情。
她舍不得离开他们。
也许,此时那一大家子也着急在找他们几个。
明天,明天一大早,她就带着阿爹出发,去找他们。
夜很静,孟青罗眯了一段时间后醒了。
她睁眼一看。
见傻爹还是坚持的坐在门口中,一手拿刀,一手拿电棍,瞪着一双大眼睛死死盯着洞外,耳朵还一动一动的,似在听洞外的动静。
他这憨憨的模样让她有些失笑,又感动得不行。
孟青罗复闭上眼,将意识沉入空间。
对于大卖场,她是熟悉的。
当时计划要在这儿由她来交换人质时,她就乔装打扮过来仔细观察过地形环境。
大卖场总共分三层。
一层,有卖车的4S店,卖药的药房,卖服装和鞋子的专卖店,还有卖金银珠宝的金店……
二层,是大型超市,里面卖吃喝,水产,水果,蔬菜,肉类,熟食,电瓶车,自行车……
三层,是超市的管理区。
卖场后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四周全是仓库和冻库,是为前面卖场储存物资的。
孟青罗不知道是否这些东西全跟着来了,所以,她得仔细看看。
查看完后,孟青罗不禁咂舌。
除通往卖场三层管理区的门是打不开的,其他的都跟过来了。
她还发现后面小院子里的中间竟然出现了一口井,是一口古井,井中有清澈的泉水。
那里本没有井。
她记得。
“阿萝……有人……有人……”
傻爹的声音将沉入空间查看的孟青罗猛的拉回了现实。
有人来?
孟青罗惊得坐了起来。
细耳凝听,真有脚步声,但未停步,很快远去。
虚惊一场,孟青罗轻“吁”了一口气。
但经此一惊,让她惊讶的发现傻爹的听力似乎不一般。
“阿爹,你睡,我来守。”
“哦。”
傻爹瞪眼睛也瞪累了,听话的把手中的电棍和菜刀递给她,然后倒在地上就睡着了。
看他一秒入睡,孟青罗抽抽嘴角,有些心疼,更有羡慕。
这要是常人那里一下子能睡着,再累也担着心的。
傻人有傻福。
孟青罗将电棍和菜刀放在手边,看了眼熟睡的孩子,想了想,又逐一把大小宝抱了过来。
弄半梦半醒后以同样的方法再各喂了两团子一盒儿童牛奶,让他们“嘘嘘”完再放到筐子里睡下。
大小宝是眯着眼睛喝奶,再眯着眼睛嘘嘘的。
任由娘亲在手中盘的模样逗得孟青罗嘴角高高勾起,可惜两个孩子太瘦了,要是再胖一些就更可爱了。
孩子睡了,傻爹也睡了。
四周很安静。
孟青罗在原主的脑中搜索了一番,并未搜索到太多有用的资料出来。
只知道这个国家叫“大燕”,京城在北方,距离老家西州很远很远。
原主的家乡是此次干旱的中心地区。
孟家人,以及孟家村人的目标是逃往京城或京城附近找个不旱的地方重新落脚居住。
孟家一大家人很团结,在爷奶的带领下,一个人不少的走出了西州府,来到了云州境内。
看此地的模样,干旱并不比西州好到哪儿去。
孟青罗反复吸收自己穿越前后的现实和消息时时间过得很快。
当天际开始泛青,孟青罗尝试着去卖场用电水壶烧了壶热水。
她很兴奋,卖场里的电可以用,不断电,水龙头也有水,且水能源源不断的流出。
她还发现,卖场空间竟然有自动补给功能,只要是她拿出来用了的东西会自动补给上。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孟青罗先烧了壶水灌进自备的竹筒里,竹筒容量够大,是她和阿爹共用的。
2L的壶,灌了整整一壶才给灌满,灌满后又加入了少量的盐和糖。
大人喝的水准备好,还有两个小家伙的。
便又在超市里拿了一个水袋,洗了洗,还在外面紧紧缠上自己的破衣裳,让人一眼看不出是什么材质,小家伙们用的奶瓶清洗过后也用破布给伪装上了。
烧的热水等凉成温水后冲进去,再加入奶粉,晃了晃放进空间里,两个宝宝今天的口粮就有了。
等孟青罗准备好这些,喂好两个孩子,傻爹都没醒。
“阿爹,醒醒,吃早饭了。”
“哦。”
一听说有吃的,阿爹秒醒。
顶着一头翘起的直发,眼神懵懵的盯着孟青罗的包袱。
因为闺女的好吃的,都是从那包袱里拿出来的。
这一次,孟青罗没有试探,直接拿出了三个大肉包子递给他。
傻爹看闺女手中也有,便开心的接过三个香香的大包子,且自行脑补,一脸讨好的对孟青罗说:“闺女,坏人的,我不说。”
孟青罗面皮都抽了:“……”
她不是坏人,真的!
天黑,又是一根黑棍子,众人也没在意,见他喜欢,更没人会抢过来仔细看。
两斤糖,两斤盐,一袋米约二十斤,一袋面粉约十斤,这是走的时候,燕修竹送给她的。
其他的,包括三十个杂粮馒头,三十个杂粮窝窝头,五斤腊肉,都是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没敢一次拿太多,也没拿水,因为她说那马车上的好心人是因为缺水小公子才晕倒了,她把从恶人那摸来的水喂了他喝,救了小公子一命,所以人家才送她回来。
看着眼前一堆吃的,孟家一家人全傻眼了。
阿萝他们这是因祸得福?
被人掳走了,人不但回来了,然后还带回来一堆的东西。
要知道,今天出去没找到吃的回来,一家人是忧心人,又忧心粮食。
这一转眼,人回来了,粮食也有了。
孟青萝每拿一样出来,阿爹会跟着说一句,“坏人的”,再拿一样,他会说“好人的”!
孟青罗心中暗笑,傻爹这模样,根本不需要她多做解释,孟家人都会认为,这些东西不是坏人身上摸来的,就是好心人送的。
“哦,对了,阿爷,这三块碎银是从那坏人身上摸出来的。”
孟青罗一古恼的掏完,想了想,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又把身上的三块碎银塞给了阿爷。
“其他还有一些小东小西的,现在用不上,就全部还放在我这儿,有人需要了我再拿出来。”
这句话,孟青罗是为后面从空间里拿东西出来做铺垫。
“快,把东西收起来藏好。”
孟老爷子还没发表感想,听见有人脚步声朝他们家这边走过来。
顿时将碎银子往怀里一塞,急急吩咐着家人。
所有人动了起来,在黑夜的掩护下,把孟青罗带回来的粮食收进原来装粮食的袋子里放好,包好,藏在车上。
回到家人身边,孟青罗的心情也好了起来,那么多东西,包括两个小家伙的水袋和奶瓶都过了明路,说是燕修竹他们送的,两个宝宝喝水专用的,以后她每天喂水喂奶就不用藏着掖着。
“三叔,听说你们家五斤和阿萝回来了?”
原来来人是孟家村的里正,阿萝四个回来时碰到了孟里正小儿子孟尝礼。
孟里正听小儿子说的时候是不相信的,他觉得儿子天黑认错了人。
逃荒路上家人走散,如果第一天没能找到,或是没有自己回来,后面就很找到了。
想想,他决定还是亲自过来关心关心。
“是啊,是啊,大头,是你啊?他们回来了,真的是老天保佑啊!”
孟老爷立即热情道。
孟里正是孟老爷子的晚辈,小时候因为头特别大,大家都叫他绰号“大头”,叫习惯了后就一直叫着。
看着坐在那的孟五斤和孟青罗,还有抱在怀中的俩孩子,孟里正是相信了。
替孟家人高兴的同时,嘴中啧啧称奇不已,“三叔,阿萝他们这几天去哪了?”
孟老爷子便把孟青罗怎么样被人掳去,又怎么样逃了回来,简单的讲了讲。
当然,什么摸银子,送吃食的事,那是绝对不讲的。
“五斤小子,阿萝,你们都是有福气的孩子,好哇好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孟里正夸奖了几句。
孟青罗对着他腼腆的笑了笑,恢复了原主的性格,孟五斤也对着他傻笑了两声。
“三叔啊,没想到云州的旱情不比西州轻,好多人家都没多少水和粮了,外面又找不到什么吃的,去京城的路还有几千里之遥……该怎么办才好?”
孟家村,全是孟姓人,没有杂姓人家。
包括孟青罗家在内,一共二十户人家,人口一百三十余人,经过一路上的损失和前一次暴乱走失,被杀,现在还有一百人。
孟青罗一听惊呆了,五百里的路不到就已经损失三十余人!
孟家村人是同族,虽在家过日子的时候免不了摩擦和口角,但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对外是非常团结的。
一个团结的家族都损失这么大,那些独自上路的,或是不齐心的人家呢?
团灭?
“大头,明天一大早,我们再派一些壮劳力出去找,我家多出几个人,多少找些水和吃的回来,定好一个时辰,不论找没找到,人都回到这里来,回来后我们立即出发离开,这里不能再呆了。”
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又找不到补给,那是大忌。
可是为了等家人归来,为了找家人,他们没有办法。
孟老爷子是庆幸的,幸好他们制定了这个规矩,说等三天就等三天,这才等来了阿萝他们四个回来。
是因为家人回来了,也是因为阿萝带回了粮食,孟老爷心情好了,平常灵活的头脑也回来了,也愿意与里正一起分担一些事务。
也以此感谢村中那些一家人都在还跟着一起等人的人家。
孟里正离开,组织人去了。
“阿爷,明早我一起去。”
孟青罗突然道。
“不行!”
几个人异口同声。
杨氏,阿爷,阿奶,大伯,二郎……
“阿爷,我就跟在你们身后,不乱走。”孟青罗继续道,“还有,阿爷,我觉得我们下一次歇脚时再找吃的和水比这里找好。”
“首先,这里以前聚集过大量的灾民;其次,大家已经找了三天了,既然都没找到,再找下去怕也是枉然;再次,这地方过于平坦,没有深山,要说现在有吃的,有水源的地方,只有在深山里面了。”
孟青罗一连说出几个理由,先前没说,是因为在孟里正面前,她得暂保持原主的性子,不能过度引起注意,但在阿爷面前,有了先前的衬托,她就不用那么小心了。
孟老爷子想了想,“小阿萝说得对,我去找你里正伯,是我先前想岔了。”
见阿爷答应了,孟青罗高兴了。
原地范围找,怎么行?
她空间里的东西怎么拿出来?
就算找个地方扔,都是人家走过几遍找过的地方,太明显了,容易出问题。
孟老爷子和孟里正接受了建议,次日一大早就立即出发了。
孟家因为孟青罗带回来的粮食,早食大家都弄了一顿饱,就是水不多了。
孟家一家子精神十足的走在阿伍的后面。
里正家领头,他家殿后。
昨晚天太黑,孟青罗没有过多注意。
现仔细观察,孟青罗在心中叹了口气。
队伍中壮实的成年男子占比太少,只三十余人。
这里所有的人,没有哪一个比她更知道这些尸体的危险性!
大灾后易大疫啊!
接下来路上,不出几百步,他们就会碰到尸体,很多的尸体,人的,以及大型家畜的,碰到的活人,活物,没有。
此时,孟青罗再也不顾得要维护原主少女腼腆的形象去遮遮掩掩,她走到阿爷和阿奶身边,神色严肃,“阿爷,得告诉里正叔,我们必须快速穿过这段地儿,不能缓,不仅不能缓还要加速通过,还有,让队伍里所有人拿东西捂住口鼻,哪怕是拿自家的衣裳,布巾子,能蒙上口鼻都行。”
“小阿萝,你是担心……?”孟老爷子看看孙女儿,又看看自家媳妇儿。
孟老婆子和孟青罗对视一眼,又和孟老爷子对上了眼神,点头,“当家的,咱家阿萝担心得没错,让大家全都捂着,对大家好。”
孟老爷去了队伍前头,孟家人也在孟青罗的带领下,脚步不停,边走边将包袱里的破褂子什么的翻出来,在上头用剪子剪了两个小洞,盖在脑袋上,成了个简单实用的头套。
孟里正听孟老爷子说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疫情,立即就信了。
因为不但孟三婶懂医术,孟三叔年轻时更是在外面走南闯北见得多,立即就大着嗓门对着村民们吩咐起来,“大家拿东西把脸上,身上蒙起来,脚下也别停,我们快点儿走,等没有了死人的地方再歇脚”。
村里别人家见孟青罗一家这么一弄,简单又方便,都如法炮制的戴上了古代版的简单头套。
看大家都捂上了,孟青罗和孟老婆子双双松了口气。
“还是咱家小阿萝有见识……有眼力劲儿。”
去了一趟京城,终究还是不一样了。
孟老婆子伸手捏了捏孟青罗纤细的手臂,心中叹了口气。
孟青罗也当然明白阿奶嘴中的“有见识”是哪儿来的,原主归家后,很是避讳谈论“京城”二字,以及听京城的事,孟家人心里都清楚,所以也尽力不在她面前谈论。
现在,阿奶和家人能把她所有的见识都当她是京城时学来的,是最好不过了,省得她费力去找借口。
孟青萝想了想,又从空间药房里拿出三小盒清凉油,外面是铁皮盒子,里面是膏体的那种。
她将盖子打开,认认真真为背篓里的两个孩子抹在手上,脚上,脑门上……防止叮咬过死人死畜的蚊子和虫子来叮咬两个小不点。
抹好后,又用薄棉布将两个小不点全身都盖上,只露了一双眼睛在外面东瞅瞅西瞧瞧。
她抹的时候,并没有防着家人。
“大嫂,你替大丫也抹上,抹完后剩余自己抹些,家里人个个都得抹上……动作麻利些,别让前面的人家看到了,就三盒子,给别人家是不够了。”孟青罗一盒给了小潘氏,低声叮嘱她。
小潘氏一听,明白了,接过清凉油就往大丫额头身上抹。
另一盒给了杨氏,“阿娘,你先抹着,抹完再给六郎,阿爹他们抹上。”
孟青罗和小潘氏的嘀咕,杨氏听清楚了,不说话接过就给自己和家人抹了起来,脸上,脖子上,手上。
还有一盒给了阿奶,让她和阿爷两个人抹去。
孟老婆子接过清凉油,看着那剔透的膏体,点点头轻声说了句,“富贵人家公子用的东西就是不同,是好东西!”
“嘶……”十郎吸了口凉气,笑得露了一嘴小米牙,蹿到孟青罗身边低声道:“阿姐,这个抹上感觉身上好凉快呀!”
孟青罗没说话,笑着伸手挼了挼他的头发,就是,恩,头发好脏!
所有的人,半个月都没洗过澡了,也不知道他们啥时候能洗上澡?
算了,还洗澡,现在连喝的水都没有了,还考虑洗什么澡?
眼见家里人都抹完了,孟老爷子看了眼手中小盒子里还剩下的一多半的清凉油,挣扎了半晌,还是往手心里一捏,去了队伍的前头。
将手中的东西塞进孟里正的手里,轻声道:“先给几个孩子抹点,剩下的大人再抹,阿萝得了两盒子,那贵公子说是能防蚊虫的,……”
都是聪明人,话不须多说,老爷子交待完转身就走。
孟里正望着孟老爷子离开的背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
“阿爹,咋的了?”孟尝孝凑上前来。
“你三叔公满心眼里都记挂着咱家呢!拿去,说是防蚊虫的,给柱子几个小的额上,手上,脖子上抹些,不用抹多了,一个地方一点就行,剩下的,咱们再抹上,动作麻利点,别给其他人瞅着了,就这点了,给人瞧见会说咱这做里正的私心重。”孟里正扯起衣角试了一下眼角,将东西塞进儿子的手里。
“阿爹,我知道了,这就去。”
孟尝孝明白了,先头阿萝从贵公子那得了一点防中暑的药,不藏私的拿出来给了他家柱子喝,现在又是阿萝得的防蚊虫的药,因为太少了,三叔公只能偷偷塞给他们家用。
孟青罗看见孟老爷子往队伍前走,知道他是干什么去。
她理解阿爷为啥这样做?
因为这一村子的人,得靠里正张罗,得依赖他去管理,阿爷是有威信,也能管人,但毕竟年事已高,他没那精力操那份心。
倘若里正出了事,孟家村的领头羊就没了,里正的家人若有啥事,里正肯定也得蔫吧了,那还有个屁心情管事?
大家心情沉重的继续往前走着,本就已经走了一大上午,是该歇歇的时候了。
可因路上的死人一闹,谁也不敢歇,不敢停下脚步。
日头快西落,还在走。
“阿娘……我走不动了,实在走不动了!”
最先走不动的是才六岁的十郎,他被杨氏拉着往前走,小短腿哪里走得过大人。
大人是走,他得跑。
“走不动也得走!”杨氏眼神瞄了眼路边不远处倒在地上已经快化成了白骨的尸体,狠狠心道。
“呜……哇……让我死了得了,让我死了得了,我不想走了,再也不想走了……走不动了,走不动了,哇……”
半个月来,天天走路不说,还吃喝不饱,睡不好,天气热死个人,现在时不时还要看见死人,连累带吓的十郎率先崩溃了。
哭得鼻涕眼泪一把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