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北大荒近些年,逐渐报废的老机器不少,你们仨能有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咱们穷啊!”
周场长作为领导,当然要安抚一下小同志。
可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也不免带了些愁容。
是真的穷,不光是北大荒,是全国各地都穷。
“我们就是看着那些机器白放着可惜。”
李易年纪稍微大点,也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他早在来之前就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样的生活。
能做出点事是最好的,只做本分工作他也接受。
“这都是咱们农场的大功臣,我看老李你给仨孩子安排安排,在秋收前轮流休息一下。”
等到了秋收,他们就得守在地边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事情了。
秦琳三个对视一眼,这可是意外之喜,来之前他们就商量着请假来着。
“人来之前我还担心来着。”
李站长喝了两杯白酒,人也高兴,一张脸黑里透着红。
“没想到他们上手这么快,比之前培训过的那些还强一点。”
“你们不知道,最开始哪有什么农机站啊,都是拖拉机队。”
“咱们是一点点从荒地上发展到如今这么多这么大的农场的,以前分工没这么明确。”
最开始是他们办了拖拉机手的培训班,后来有了四九城那边农业机械化学院的学生分配下来。
周场长脸上也透露出几分怀念,抬手拍了拍李站长的肩膀。
“这么多年了……”
李站长不知道想到什么,拿起杯子把剩下半杯酒都灌了下去。
秦琳心头一跳,拽了拽还愣着的郑文文,埋头吃饭。
她刚才看到,李站长那么大年纪的一个大男人,忽然间眼眶就红了。
饭桌上忽然就沉闷起来,周婶子张了张嘴,瞪了一眼周场长,又拿了干净的筷子给几个人夹菜。
“这是我晒得豆角干炖的,你们都尝尝。”
“待会回去的时候,我给你们拿点回去,会做么?”
秦琳把碗里的豆角吃了,点点头。
“谢谢婶子,您能教我们怎么晒么?”
秦琳有点不好意思,她多少有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意思。
让她做饭她是会的,这种有技术含量的就不行了。
但是东北这边冬天冷,现在又不流行什么大棚,还是要想办法存一点蔬菜之类的东西,总不能一个冬天只吃土豆萝卜吧。
“不光是豆角,茄子啊野菜啊蘑菇啊都是能晒的。”
周婶子说到这些的时候,脸上焕发出光彩,感觉人都精神了不少。
“你们这些孩子以前没来过这边不知道,这边冬天冷得嘞,冬天想吃口青菜多难。”
“你要是想学,待会吃过饭我教你,不难的事儿,你们聪明听一听就能记住。”
李易在旁边,把最后几口饭吃完,就开始竖起耳朵听着。
他心里总是想在这里立住之后就把妻儿接过来,这些事他先学起来以后也不操心。
“谢谢婶子,我们初来乍到的,要学的东西好多。”
秦琳和郑文文对视一眼,回去他们得安排上。
“你们婶子可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家里家外都操持的好着呢,有什么不懂的,你们就来问她。”
周场长看着媳妇和小辈说话,抿了一小口酒,心里美的很。
“按说该给你们时间安家适应,但是农机站那边也不能就老李一个人,等秋收之后再给你们时间休息。”
“之前没有机会,叔跟你们说句实在话,咱们这边你们的活是最轻松的,比养殖场还要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