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师弟为国捐躯,也算死得其所,只是可惜了那一百齐国兵。”
季子维和夏宽一样,不在乎周凡死掉。
只是齐王赠与的三百齐国兵是他们出使的底气,一下子被周凡葬送了三分之一。
着实可恶。
“查清了吗?那些齐国兵是死在戎人手中?”
夏宽有些不信,怀疑是边军下的手。
“查清楚了。戎人用的青铜武器,造成伤口的形状特征与大汉铁器不同。这一百齐国兵,的确死于戎人之手。”
季子维已经派人查勘过了,确认无误才向夏宽报告。
夏宽叹了口气,这趟招抚,起步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手,弟子们的士气都开始低落了。
这可不行。
“好在,也不全是坏消息。”夏宽捋了捋胡须,嘴角也开始露出了微笑。
“好在你安国师弟,在为同门报仇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战报已经被我快马加鞭,上奏给天子了。天子提议,东宫首肯,封安国少季为军司马。”
“万一事不可为,还可以依靠你们安国师弟。”
给夏宽看的战报是韩安国和安国少季沟通后操刀的,直接将安国少季从出使中摘了出来。
所有军功都是在给安国少季听闻同门被杀,赶去报仇的过程中立下的。
为安国少季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设。
“安国师弟的确是天纵之才,这一身武艺却是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
季子维也点头应和。
安国少季出任军司马,本就有统兵之权。
再加上夏宽手中的符节,倒是可以直接控制一部分边军,以弥补齐国兵的损失。
“但,武力毕竟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和其他学生们说一下,不要羡慕安国少季的武力,或者试图用战功出人头地。安国少季只是特例而已。真的要安邦定国,还是要靠我们修习多年的圣人之道。”
当下情境下,夏宽不在乎安国少季靠军功拿到职爵。毕竟安国少季原本就是勋贵子弟,只是他的记名弟子,在座下听课而已,注定继承不了他的学问和道统。
但门下其他弟子的心态,都需要及时矫正。
不能让武力带来的一时富贵迷了眼。
“那我们后续招抚怎么办?”
如今招抚一无所成,季子维也有些担心。
“无妨,留下一百齐国兵,保护我们的安全,另外一百齐国兵。每名弟子分配五人,出使千人以下的小部落。千人以上的戎人部落,则麻烦少季派人护送。”
夏宽是掌握招抚全局的人,比季子维淡定多了,立刻做出了安排。
“一队招抚令使,只派五个人?会不会太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