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从安国少季在允吾部一人冲击数千人的决然来看,这货是个狠人。
杀上兴头,根本不把自己的命当命。
一旦周凡带领的齐国兵与戎人交手,安国少季八成不会如自己所说,直接跑路。
念及于此,李当户立刻就下定了决心。
必须要让安国少季安全的完成这次出使。
班長也意识到了安国少季的惊世之才,不过作为纯粹的武将,班長的表现就比较直接了。
当场跪在了安国少季面前。
这突如其来的一下把安国少季整不会了。
而站在一旁的李当户和史寅却是瞬间肃然,后退了三步,将场地留给安国少季和班長。随后摆出观礼的姿势。
自高祖时,叔孙通制定汉家礼仪,叩伏跪拜便有了以示君臣之分的含义。
班長当场叩伏跪拜安国少季,意思很明显。
他要任安国少季为主,定下君臣之分。
“班司马,我只是一名三百石的微末小吏,你可是秩千石的军司马,你拜我是乱了官序的。”
“敢问郎君,唐晨是否死于郎君之手?允吾部死去的两名儒生是否也和郎君你有关。”
事关重大,班長直接明牌。张口就问安国少季出使的细节。
“是的。”
李当户和史寅就在身旁,安国少季隐瞒也没意义。
听到肯定的答案,班長再次低下了头。
“班長,年三十七,曾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被先帝征召,在北军效力。后跟随太尉周亚夫平定国七国之乱,积功至军司马。今日君以师门之秘相授,救在下于旦夕,又欲孤身犯险,雪我将士无辜被斩之恨。”
“班長无以为报,愿以三尺之躯,今生任君驱驰。”
说完,班長便长跪不起。
尽管出了许多波澜,安国少季依然想要快速就义。背上新乡亭和史寅这些军士的恩义是情势所迫,而一但接受班長的效忠,自己就义之路又要增添变数。
万一班長脑子一热,违反军令,滥用职权去救自己怎么办。
思虑片刻,安国少季心中便有了计较。
躬身将班長扶起。
班長没得到安国少季的答复,本来不想起来,奈何安国少季的力气太大。
见班長又要下拜,安国少季连忙开口道:“你的忠义,我接受了。不过,我想效仿高皇帝事,与班長司马约法三章。”
“对班長而言,公子的话就是军令,班長自当奉从。有什么嘱托,公子尽管吩咐。”
先秦之时,只有诸侯之子可称公子,大汉以来,公卿之子亦可被尊称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