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扭曲成一张人脸。
是她七岁时杀的第一个汉人,那个教她写“慕容”二字的私塾先生。
帐外传来马蹄声。
慕容兰披衣冲出,见雪原上数千部民正跪拜一颗流星——那流星坠向西南,正是洛阳的方向。
“黑鹰渡辽——”巫祝敲响人皮鼓,“新王当食!”
她望向中原,突然明白慕容皝的真正意图。
鲜卑人不需要翡翠镯子般的精致文明,他们要像黑鹰啄食腐肉般,将汉人的山河撕成碎片吞咽。
双线交汇:最后的铜雀洛阳,寅时 崔琰与石勒被困在铜雀台顶楼。
张方的士兵正在楼下架设人油火炬,女子的惨叫声中,石勒突然扯下颈间狼牙项链:“怕吗?”
“我读过比这更可怕的书。”
崔琰从怀中掏出火折子,《左传》残页在风中哗响。
“哪一卷?”
“宣公十五年,宋人易子而食。”
崔琰点燃书页,火光照亮台下汹涌的食人军队,“但书上没写,那些孩子被烹煮时,会不会恨生下自己的人。”
狼牙与玉佩同时坠入火海。
在玉石俱焚的前一瞬,慕容兰的鸣镝撕裂夜空。
箭矢带着辽东的冰雪,射断张方马槊的刹那,石勒抓住崔琰跃下高台——他们跌入九鼎沸腾的尸浆,却在热浪中看见同一幅幻象: 二十年后的长安郊外,鲜卑铁骑与汉人遗民在麦田里收割,羯族匠人将铜驼残片铸成犁头。
更远的地方,僧侣们用《论语》交换《吠陀经》,被嚼碎的文明在血污中重新生根。
3 邺城骨柴(上)邺城线:肉铺诏书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石勒军营石虎将人皮地图摊在案上时,油脂正从帐顶滴落。
那是三十具“肉柴”悬在梁上风干的成果——汉人俘虏被剔净后,肥膘炼油点灯,瘦肉切成条熏制。
最妙的是文人,他们的肌理细腻如羔羊,肋排穿在竹简上烤,焦脆时能尝出墨香。
“中山郡的粮道。”
石虎的弯刀戳向地图,刀刃沾着的脑浆在羊皮上晕开,“三日内必须打通。”
跪着的汉人谋士浑身发抖,手中毛笔迟迟落不下去。
昨夜他亲眼看见石虎把一名信使的腿骨抽出来,蘸墨写了封战书。
帐帘突然被掀开。
石勒拖着崔琰闯入,血腥气惊得火把骤暗。
羯族少年将一颗头颅掷在案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