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形成的月光;甚至在跨海大桥的观景台上,情侣们把手机放在护栏上,让海风将震动传到彼此胸口。
高潮段落,顾沉舟忽然听见左耳传来极细的蜂鸣——不是幻听,是林晚在后台通过骨传导耳机对他说:“你知道吗?
七年前塞进你琴盒的纸条,我写了三遍‘你的琴声让星星有了形状’,最后一遍才敢署上‘LW’。”
这句话的震动顺着他握琴弓的手,直达神经深处,让他想起车祸后在琴盒里发现纸条的瞬间,那时的他还不知道,命运早已将两颗星星的轨迹编织在一起。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舞台中央的震动地板突然亮起无数小灯,拼出“2026”的字样,每个数字都是由听众上传的震动波形组成。
林晚重新走到他身边,两人的影子在光海上重叠,像琴弓与麦克风的永恒二重奏。
她举起便签本,上面是奶奶的字迹:“每个声音都是天上的星星,而爱,是让星星永恒震颤的引力。”
“接下来,我们将连线一位特殊的听众。”
林晚对着镜头比出“听”的手势,掌心贴耳,指尖朝上,这个曾经属于顾沉舟兄妹的手势,现在成了触觉广播的标志。
屏幕切换到康复中心,那位总贴着收音机流泪的老人正握着儿子的手,掌心贴着特制的震动音箱。
“妈说,刚才的震动让她想起爸爸吹口琴的声音。”
老人的儿子红着眼眶,“自从用了触觉广播,她每天都会把掌心贴在音箱上,说这样就能和爸爸的声音共振。”
镜头拉近,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掌上,赫然贴着张紫藤花形状的震动贴纸——正是林晚团队新推出的“声音可视化”产品。
顾沉舟的视线模糊了。
他看见七年前的创可贴、两年前的雨夜、无数个在录音室度过的午后,都在老人的掌纹里化作温柔的震动。
林晚忽然握住他的手,将他的指尖按在自己咽喉上,声带震动着说出无声的“谢谢”——这是他们最原始的交流方式,比任何语言都更真实。
散场后,两人登上电台顶楼的天台。
午夜的钟声在远处敲响,紫藤花架在夜风里轻颤,花瓣落在顾沉舟的琴弓上,形成天然的休止符。
林晚掏出手机,展示最新的听众来信:“有位妈妈说,她的聋儿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