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差点撞进个人怀里。
“起这么早?”
顾砚之手里提着保温袋,白衬衫下摆沾着点面粉,“我敲了半天门没应,以为你还睡。”
“昨晚没睡好。”
林昭宁揉眼睛,“你怎么来了?”
“张阿姨说你家厨房没动静。”
顾砚之把保温袋往她手里塞,转身进了厨房,“冰箱里有鸡蛋和青菜,我煮个面。”
林昭宁跟着进去,见他正踮脚够吊柜里的瓷碗——他家住六楼,比她高半头,此刻却为个碗微微弯腰。
阳光从纱窗漏进来,在他后颈投下绒毛的影子。
“你怎么知道我家厨房在哪?”
她抱着保温袋问。
“上次送你回家,你三哥在厨房修闹钟。”
顾砚之把锅搁在灶上,“他说你爱喝番茄蛋汤,让我多放糖。”
水开了,咕嘟咕嘟冒泡泡。
林昭宁趴在灶台上看他搅鸡蛋,金黄的蛋液在碗里转成小漩涡:“你不是说要去北京吗?
怎么总往我家跑?”
“对答案。”
顾砚之头也不抬,“数学最后一题你用换元法,我用了参数方程,得算清楚哪个步骤容易扣分。”
面盛进碗里,番茄红得发亮,蛋花像朵小太阳。
林昭宁吸溜一口,突然说:“我想留在本地读师范。”
顾砚之夹面的筷子顿了顿:“为什么?”
“我哥说,我要是去北京,他们三个得轮流坐绿皮火车去看我。”
她戳着碗里的青菜,“二哥摩托车油箱小,骑不到北京;三哥说他攒钱买自行车,可那得骑三个月——我可以帮你劝他们。”
顾砚之突然说,“北京有师范大学,分数线和本地差不多。”
林昭宁抬头,见他耳尖又红了,像昨晚被谢承煜起哄时那样。
下午和宋清欢约在图书馆。
宋清欢穿件月白连衣裙,手里捏着个牛皮纸信封,边角都被摸得起了毛。
“我收到A大中文系的预录取通知了。”
她声音轻,眼睛却亮,“他们说看了我投稿的作文,说有《城南旧事》的味道。”
林昭宁扑过去抱她:“清欢你太棒了!”
她瞥见信封里露出半张信纸,字迹娟秀,“这是……我写的小说大纲。”
宋清欢慌忙把信封塞进书包,“写我们班的黑板报,写走廊的梧桐树,写——”她突然住了嘴,耳尖泛红,“写好多好多事。”
林昭宁没追问。
她知道宋清欢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