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着激动的心,姜家的人天天盼着,终于到了初九这天,
一早上起来,姜老头就难耐的让姜老太把要给姜生花带的粮食装好,姜生花来的那天,原本准备让其带三十斤回去的,
后来没带成,现在姜老五他们要去姜生花家,三十斤肯定不够,再加十斤。
往放粮的墙角一看,姜老头紧紧皱着眉头,一脸不解,
“老婆子,家里年前不是还有几百斤粮食吗?现在怎么就只剩一两百斤了。”
看着四十斤粮食,再看了看剩下的,姜老头不舍得了,四十斤会不会太多了,
姜老太头也不抬,给袋子打结,“先前老三受伤,老五要准备考试,都不能缺营养,分到的野猪肉吃了,粮食吃了不少。”
“后来,老大家的强子伤了腿,也要补身体,总不能区别对待,每顿饭也管够。”
“顿顿干饭吃下来,粮食就只剩这么多了。”
姜老头手一抖,烟杆都差点没拿稳,姜老太眼皮都没动,继续说,“剩的半只兔子和这四十斤粮食,下午老四老五要带去给生花,总不能请人办事,一点东西都不给。”
“生花的婆婆公公有本事,以后家里的孙子长大了,工作的事还要麻烦他们打听,四十斤粮食可不能省。”
姜老太一番话下来,姜老头彻底打消了要少给十斤粮的想法,
是啊,请人办事都不给好处,谁愿意帮你啊!
“老婆子,以后每天吃两顿稀的,粮食估量好。”
两百斤粮食,姜老头看着有点心塞,
这点粮,比队上人家户的还少,没下雪,好兆头看不见,日子可怎么过啊!
“行。”
姜老头说啥,姜老太就听啥,主打万事不操心,
“粮食装好了,我喊老四。”
一直准备着,姜老太一喊,姜老四就来了,
和姜老头一样,看着仅剩的一两百斤粮食,姜老四很吃惊,要不是知道老两口的性子,姜老四都要怀疑老两口是不是藏粮了。
早饭的时候,姜老头也将家里剩的粮食说了声,并将为什么只剩下这点粮食的原因说了出来,姜家的人瞬间没声了。
暗中较劲的孙梅芳和李桃花,默默的低着头,粮食去的那么快,和她们有关系,
“老三媳妇,你爹那么回信没有?”
周杏面色一僵,能说实话吗?她忘记信这回事了,
“爹,这段时间忙,还没去过邮局。”姜老三回,
“那老三,你今天去邮局看看,要是南方有粮,就让你媳妇的爹帮忙弄点,家里那么多孩子,总不能饿着了。”
“爹,我明天去。”
今天去,可不行,
想也没想,姜老三就回绝了,
左右也不差这一两天,姜老头没说话,算是默认了,周杏用筷子戳着碗,眼里冒着狠光,
看了眼快清可见底的粥,姜鱼当喝开水,几口给喝了。
姜老三和周杏也没在意,一点水粥他们看不上,早在前几天,姜老三就从黑市弄来一口小锅,放在屋里的地窖里,只等着搭的灶台干,就开始做饭,两顿稀的,他们自己吃去。
小灶台就搭在姜鱼床下,床板一拿开,藏起来方便,用起来也方便,
至于姜老三他们的床底,早就挖了地窖,粮食和煮饭的东西都放里头,一个房间,各处都有用,姜鱼没什么不满的,不满,她也没有发言权。
喝完稀粥,姜老四和姜老五一人扛着二十斤粮食,姜文拿着半只兔子,从姜家背后绕远,避开人群去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