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身本布衣》是网络作者“雀之角”创作的古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沈记刘海,详情概述:【传统武侠】自江南小村,至江湖庙堂,虽身本布衣,无畏阴谋诡谲,只为世间正道,五十载沉怨终昭雪。中原、苗疆、恶人谷、北元……纵为区区医者,胸怀智谋、身仗奇术、手携挚友,也要踏平破落山河,为那不世英雄。苗疆篇完结--2025\/1\/26恶人谷篇开始更新,由于现实原因,直到五月末,都将保持一周三更。文章内容与现实无关。...
主角:沈记刘海 更新:2025-06-10 15:3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记刘海的现代都市小说《身本布衣小说大结局》,由网络作家“雀之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身本布衣》是网络作者“雀之角”创作的古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沈记刘海,详情概述:【传统武侠】自江南小村,至江湖庙堂,虽身本布衣,无畏阴谋诡谲,只为世间正道,五十载沉怨终昭雪。中原、苗疆、恶人谷、北元……纵为区区医者,胸怀智谋、身仗奇术、手携挚友,也要踏平破落山河,为那不世英雄。苗疆篇完结--2025\/1\/26恶人谷篇开始更新,由于现实原因,直到五月末,都将保持一周三更。文章内容与现实无关。...
西南小村的冬日,虽说不甚凛冽,但六扇门士卒的单衣依旧略显单薄。
小道上,官差忙碌奔走,无人有闲驻足抱怨。成队的士兵小跑着前进,忙碌不堪。
数十丈外的围观乡民三五成群,指着一处灯火憧憧的荒宅,议论纷纷。
荒宅本已废弃已久,因传闻诡异,被村人视为鬼宅,又地处偏僻,向来无人过问。
院中那隐匿多年的地窖入口,也因此未被发现,如今方重见天日。
士兵进出其中,无不面色凝重,陆续有人抬出几具不成人形的尸体,腐臭之气熏天,叫人作呕。
“现有多少人遇害?”刘虎问道,手握刀柄,骨节隐隐泛白。
“已发现一百三十六具尸体,还在不断增多。”本地六扇门的裴捕头答道。
他神情严肃,言语中略带愧怍:“幸亏有刘帮主相助,否则此案告破遥遥无期。”
“可惜这些人已经回不来了。”刘虎叹道,“年关将至,我本陪同拙荆回趟娘家,不想偏偏撞上此等人间惨剧。”
裴捕头沉默片刻:“至少,我们还有机会,替他们讨回公道。近年各地灭门惨案频发,却总有半数死不见尸。本以为是仇人所害,藏尸深山、无处可寻,不想竟尽数埋于此处。”
“从衣着来看,无论贫贱富贵、五湖四海,皆有人丧命于此。”刘虎扫视尸堆,眼底怒火熊熊。
“大人!”一名士兵从地窖中急匆匆冲出,怀里抱着一个孩童,“有个孩子,还有呼吸。”
“快,快送过来。”裴捕头疾步迎上,刘虎携着夫人紧随其后。
那士兵怀中抱着一个垂髫稚子,似是江南服饰,面色苍白如纸,手脚却炽热滚烫,惟有时断时续的呼吸,证明他依旧活着。
“这是从……比较新的尸堆里找到的。”士兵喘息着。
裴捕头闻言,若有所思:“看来他们行事仓促,还是出了纰漏,没能将他置于死地。”
“不然。”刘夫人凑近,细嗅孩童口鼻,“他已经身中剧毒,命不久矣。”
“是什么毒?”刘虎微微一怔。新婚多年,他都快忘了,夫人出身唐门,精通毒理。
“似是由南方池沼的赤红毒蛙为基底炼制的火毒,可致人毒火攻心,昏迷不醒。往往挣扎半年,方才殒命。”
她眼光一闪,欲言又止,最终将话语咽了下去。
此毒如今江湖鲜有踪迹,却是昔日魔教牵魂散的基底。
当下人多口杂,言之恐惹非议。她暗自记下,准备稍后再告知刘虎。
“世上竟有如此歹毒之物。”裴捕头不由叹道,忙问,“此毒可有解药?”
“有,却极是稀罕,如今中原已无人使用此毒。”刘夫人道,“据我所知,中原、唐门皆无解法,唯有钻研五毒最深的苗疆,才能炼制解药。”
“然而,此毒药性猛烈,解药更烈。若想根治,必须辅以苗疆毒功。可今日苗疆圣女……应该不会过问中原事了。”
言罢,她不禁瞥了刘虎一眼。
“竟是如此……”裴捕头不由叹息。
他原不曾奢望能从孩子口中获取什么,如今却连救他性命也怕是无能为力。
“苗疆圣女并非见死不救之人。当初是她为我亏欠,我若亲往相求,定能劝她出手救治这孩子。”"
“前来行刺之人,正是恶人谷流窜贼首,阎罗阎清。被擒之后,我已亲下真言露试探。”
朱夫人语声肃然。
“而他却除了一句‘我非太湖帮中人’,便再说不出分毫幕后之事。
*****
一番奔波,终又重回原点。局中人来去数番,幕后真凶却依旧踪迹难寻。
夜已深沉,刘靖翻覆榻间,终难成眠,索性披衣而出,独坐亭中,望着庭院月华如水,花影疏斜,满心沉郁难解。
他向来自信不骄,自谦不卑,始终坚信只要刀在手,足以平尽不平之事。然今日种种,教他心生迷茫。
家父在他这个年纪,已横刀定江南,斩尽奸邪逆徒。而他距离那样的身影,尚有几重山水?
“刘兄还没睡?怎生愁眉不展的。”布衣寻了过来,手中提着一壶青梅酿,是他向朱二小姐巧舌讨来的。他自忖不好喝酒,唯独偏爱这酸甜柔口。
“再如何愁苦,也得寻片刻清欢。至少我们知晓,飞燕阁仍是朋友。精神一直紧绷着,到关键时只怕反生疲惫了。”
布衣替刘靖满斟一杯。
“我还以为周兄弟不喝酒。”刘靖谢过布衣。
“那便错看我了。并非不饮,只是喝多了苦酒便不喜清酿。若是你为了修炼毒功,日日以百草浸毒为酒,也会觉得酒不过是另一味药。”布衣自斟满盏,举杯轻碰。
喝酒是刘靖生平一大乐事;与知交共饮,更是少有的畅快。刘靖将手中佳酿一饮而尽,满口青梅香甘。他难得展颜,笑意自眉眼漾开。
布衣见其稍解郁结,言语也随之轻快:“朱夫人吩咐我们盘桓几日,我也好趁机炼几味药。”
他语声忽扬:“你趁此良辰,去与朱二小姐多亲近亲近,莫等下次再闹出个跪地认错的笑话。”
“你小子,怎敢取笑我。”
“你才是小子,去年还能在少年英雄会上风光,论年纪,肯定是我要大些。”
言笑间,刘靖目光无意掠过布衣肩头。那熟悉的身影,自月光下款款而来,正是飞燕赤色中最明媚的一抹朱红。
月色清辉,芸舫一袭素衣,提灯而来,步履轻盈似山间白鹿:“月下对酌,二位公子好雅兴。”
虽唤作“两位公子”,然芸舫眼中所映,却唯有刘靖一人。言语含蓄,面颊微晕,于月光之下羞意愈浓。
刘靖尚不自知,彼时他刀落地响,誓言铿锵,芸舫双颊早已染上晚霞三分。
她虽初识刘靖,已觉其人不俗,但毕竟自幼浸润诗书,心中不免傲气,素来不喜江湖中人,因那等人往往轻视文墨、轻慢女子,刘靖也曾在她心中列席其间
然数月信札往复,字里行间皆无浮词戏语,笔笔真诚;风雪江湖、山水幽奇,他皆娓娓道来,从无半分轻薄之气。她渐知他非俗流,心意悄然生变,却又不肯轻信。
自辞庙堂以来,她阅人无数,士子奸商、弄臣浪客,皆言辞彬彬,其心却堪比虎狼。她渐觉,越是倾心,越不可轻信;越觉其善,越恐其伪。
刘靖清朗坦荡,反使她疑惧倍增,心中不知为何,料定刘靖绝非信中那淳朴模样。
她本心起试探,欲见他如何自辩。若他失措动粗,便可就此打破那点荒唐念想,将他归为庸俗,再无牵念。
谁料他直面风浪,弃刀立誓;誓言凛然,令她彻底心折。
那面上酡红,一半羞于己念不洁,将清白少年想得这般龌龊,而另一半,和刘靖心头悸动遥相辉映。
世人皆言情动之初,多始于一眼惊鸿、一语心折,实则多半是两心互探,彼此靠近的刹那,才是姻缘肇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