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朱门春馔:厨娘掌宫录柳蕙李三娘无删减+无广告

朱门春馔:厨娘掌宫录柳蕙李三娘无删减+无广告

沁湘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柳蕙李三娘出自古代言情《朱门春馔:厨娘掌宫录》,作者“沁湘”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宫闱无主,膳食局成了暗箭场。杂役厨娘柳蕙蹲在灶下擦了三年铜锅,终于等到露一手的机会——太妃要‘滋阴补身’的汤,她往鸽肉里埋把枸杞,解了里头藏的巴豆;宠妃要‘讨帝王欢心’的点心,她揉团面捏成并蒂莲,把夹在酥皮里的匿名信,蒸成了黏糊糊的糖心。直到那夜,冷脸皇帝掀了她的食盒,却独独端走那碗没放调料的白粥:‘当年掖庭老妈妈煮的,就是这个味。’柳蕙这才惊觉——原来她熬的不止是膳食,是十年沉冤的真相,是他藏了二十年的,半颗真心。”...

主角:柳蕙李三娘   更新:2025-06-06 20: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柳蕙李三娘的现代都市小说《朱门春馔:厨娘掌宫录柳蕙李三娘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沁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柳蕙李三娘出自古代言情《朱门春馔:厨娘掌宫录》,作者“沁湘”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宫闱无主,膳食局成了暗箭场。杂役厨娘柳蕙蹲在灶下擦了三年铜锅,终于等到露一手的机会——太妃要‘滋阴补身’的汤,她往鸽肉里埋把枸杞,解了里头藏的巴豆;宠妃要‘讨帝王欢心’的点心,她揉团面捏成并蒂莲,把夹在酥皮里的匿名信,蒸成了黏糊糊的糖心。直到那夜,冷脸皇帝掀了她的食盒,却独独端走那碗没放调料的白粥:‘当年掖庭老妈妈煮的,就是这个味。’柳蕙这才惊觉——原来她熬的不止是膳食,是十年沉冤的真相,是他藏了二十年的,半颗真心。”...

《朱门春馔:厨娘掌宫录柳蕙李三娘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柳蕙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揭开箱盖。
浓烈辛香扑鼻而来,她迅速扫视一遍,目光落在最底层的一口暗红漆盒上。
手指轻触盒底边缘,果然有一丝不自然的松动感。
她取出随身小刀,轻轻撬开夹层,果真露出三个贴着“椒”字封条的小瓷瓶。
瓶身泛着油润光泽,一看便知用料讲究。
她打开其中一只,凑近一嗅,心中顿时一震。
这味道……竟与数年前父亲所供奉的辛香露极为相似!
柳蕙强压心头波澜,取出一小块布帕,小心倒出些许残液封存。
接着,她仔细翻找瓶底,果然发现一行模糊刻痕:“柳记承运·丙戌年冬”。
她瞳孔骤缩。
那是她父亲名下的厨坊编号。
早在父亲还在御膳房当差时,所有秘制香料都由自家作坊调配运送,每一瓶都会刻上编号和年份。
丙戌年冬……正是父亲被诬陷之前最后一批送往宫中的配料。
难道……
柳蕙尚未及细想,远处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立刻熄灭灯笼,将瓷瓶塞入怀中,迅速掩好箱盖,闪身藏入窗下阴影中。
两名巡逻太监提着灯笼缓步而来,低声闲聊:“听说苏婉儿全招了,连夏荷也供出了贵妃。这事儿可真是牵连不小。”
“嘘!别乱说,万一被听见就麻烦了。”
“怕什么?咱们这些老奴早就不信什么恩宠了。贵妃如今失宠,连带着整个东六宫都没了气焰。”
两人说完便走远,柳蕙却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她终于确定,这一桩桩投毒案绝非苏婉儿一人所为,背后的主谋另有其人。
而贵妃……不过是替罪羊罢了。
她悄然起身,趁着夜色返回尚膳局,途中又避开了两拨巡守,终是毫发无伤地回到厨房。
翌日清晨,柳蕙早早寻到吴婆。
“嬷嬷,这瓶东西请您帮忙验一验。”她将瓷瓶递过去,低声道,“是从香料箱里找到的,气味有些古怪。”
吴婆接过瓷瓶,眉头微皱,旋即点头:“你放心,我自会查验。”
柳蕙目送她离去,心绪复杂。
她取出纸笔,将昨日在瓶底发现的刻痕一一誊写下来,又将配方气味与父亲旧年记录对照比对,越看越觉蹊跷。
原来当年父亲的冤案,竟与此事息息相关。
她轻轻合上笔记,眼中浮起一抹坚定。"


她转身走向库房,掌心微湿,却始终稳住呼吸。
糖霜乃莲子羹关键所在,往日由刘典膳亲自配发,今日却是由内务府专程送来一匣特供白霜,装在青瓷罐中,封泥未启,标签上写着“东库新进”。
柳蕙轻轻打开罐盖,一股异样的甜腻扑鼻而来,她眉心一紧——这糖色灰白不净,颗粒略显细碎,与她熟悉的冰糖研磨后的光泽大不相同。
她不动声色地取了一小撮糖粉置于瓷碟中,又从案底取出一小瓶米醋。
这是《四季庖厨经》中所载的“糖试法”:凡掺杂牵机草、鹤顶红等毒物者,遇醋则泛蓝或紫,若无事便是真糖。
滴入两滴米醋后,糖粉竟缓缓泛起一抹淡蓝,像是水面上浮起的薄雾,幽幽浮动。
柳蕙心头一沉,果真有毒!
她迅速将整罐糖霜重新封好,贴上一张新标签“东库新进”,而后又从暗格中取出自己私藏的一坛冰糖,细细研磨成粉,再另置一罐,贴上“西库旧存”的标签,并在备料簿上写下清楚记录。
做完这一切,她面色如常地回到灶台前,开始准备莲子羹所需配料。
正忙得专注,忽听身后传来一道轻快的声音:“听说你在做太后娘娘的莲子羹?娘娘心疼你辛苦,特意让我送来一坛桂花蜜,说是江南新贡,让你加进去,味道更清润些。”
柳蕙转头一看,正是贵妃身边的女官夏荷,笑靥如花,手中捧着一只小巧的琉璃罐,釉色温润,隐约透出金黄蜜色。
她起身行礼,恭敬道:“多谢娘娘厚爱,奴婢感激不尽。”
夏荷走近几步,凑近嗅了嗅锅中香气,笑着道:“这莲子羹果然香,太后娘娘有口福了。说起来,昨日送来的糖霜你用上了吧?”
柳蕙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点头应道:“用了,口感比寻常糖霜细腻许多,想必是内务府精选的好货。”
夏荷闻言笑意更深,眼底却闪过一丝锐利。
待她走后,柳蕙立即拿起银匙,在蜜罐边缘轻轻刮了一下,带出一丝黏稠蜜液,凑近鼻尖一闻,果然有一股淡淡的药香夹杂其中,隐隐还带一丝苦涩。
她将蜜封入另一只瓷瓶,贴上“待验”二字,放入备用柜最深处。
此时已近戌时三刻,灶房灯火渐熄,唯有她那一盏孤灯仍亮。
她望着桌上已经熬好的莲子羹,雪白汤汁映着灯光,宛如寒玉凝脂。
这一碗看似寻常的甜品,如今却成了生死攸关的战场。
但她知道,今晚的布置不过是个开始。
明日清晨,吴婆例行检查食材时,会从那罐“东库新进”的糖霜中发现异常……
而她,也将迎来一场真正的考验。
翌日清晨,膳房还未完全苏醒,冷风裹着露水穿堂而过。
吴婆提着铜灯,照例巡视库房食材,手中银匙在罐沿轻轻一刮,忽地一顿。
她眉心皱起,将糖霜置于鼻下细嗅片刻,又用指尖沾了一点抹在舌根,顷刻间脸色骤变。
“牵机草残留。”她低声吐出四个字,声音虽轻,却像惊雷炸响耳畔。
吴婆立刻封存了那罐“东库新进”糖霜,亲自送至刘典膳处,言辞郑重:“昨夜柳蕙备的‘雪酥莲子羹’所用糖料中检出毒物,若非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此话一出,膳房顿时哗然。
有人窃语:“听说是柳蕙亲自动手调制的,她怎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