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李文忠胡惟庸小说结局

第21章

发表时间: 2025-06-14

旁边一人见状,忍不住拽着他低声问道:“阁下何必发笑?这文章作得极好啊!”

“对对对,好得很!”李景隆满脸怜悯地看了这人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

李骜这个混蛋,哪里是请人品鉴文章啊,分明就是要直接开大啊!

嘶……他好狠,我好爱!

李骜笑眯眯地继续念了下去。

“鬼嗫嚅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

刘衢的笑容僵在脸上,手指死死攥住衣襟,指节泛白。

周围学子的脸色也瞬间变得惨白,直至铁青一片!

文气如在浓云密雾中?

字字化黑烟?

实未见光芒?

这……这太娘的……这是在讽刺自己啊?!

借鬼狐,谈人世,讽儒生!

这才是李骜作出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

老学究迂阔自负,一心死记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懵懵懂懂,糊里糊涂,正如文中所描写的:“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

不但如此,老学究还缺乏自知之明,结果被鬼友捉弄一场,老学究恼羞成怒,鬼朋友扬长而去,文字轻松,意趣诙谐,令人发噱!

可是问题在于,李骜口中的那老学究,是谁呢?

在场文人儒生,哪个又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死记圣贤书”的老学究?

这篇文章篇幅虽小,却是道人所未道,言人所未言,以文雅的形式含蓄地进行极致的辛辣嘲讽,意味深长,入木三分。

而首当其中之人,自然就是方才摆出架子的刘衢了!

此刻刘衢满脸涨红,眼睛死死地盯着李骜。

这个天杀的小畜生!

他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写文章嘲讽自己!

“你这竖子安敢……”

“倚老卖老的东西!”李骜毫不客气地回怼道,“真以为你读了几本圣贤书,就他娘地高人一等了?”

“仗着自己有些才名,仗着自己是国子监司业,便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连你娘姓什么都不知道了吧?”

“你这种货色,既无真才实学,又无文人品德,我真是不知道谁瞎了眼,才会让你来国子监做司业,难不成你才是真正走后面靠关系进来的?!”

“竖子,你……”刘衢的脸涨得发紫,青筋在太阳穴突突跳动。

李骜最后那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他最隐秘的痛处——他确实是靠胡惟庸的关系才坐上这个位子的。

老底被人当众揭穿,刘衢都快要气疯了。

“竖子,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

“哦?”李骜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衣袖,眼中满是嘲讽,“那你也作一篇文章来讽刺讽刺我?”

刘衢一时语塞,他还真作不出来这等佳作,别说现在了,就算给他十天半个月都作不出来!

周围的学子们面面相觑,不知该作何反应。

“就你这种货色,也配为人师长?”

李骜嗤笑了一声,随后径直转身离去。

“国子监?”

“大明最高学府?”

“呵呵,不过如此!”

乾清宫。

朱元璋抚着虬结的胡须,爽朗的笑声震得梁上的铜铃轻响。

“好好好,没想到这小子还有如此才华!”

国子监发生的事,早就传遍了京城,老朱也很快得知消息。

朱元璋案头摊着誊抄的《老学究》,泛黄的宣纸上,蝇头小楷写满辛辣讽喻,意味深长,入木三分,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