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佑却不依不饶,跑到衙役面前,恶人先告状:“你们来得好,快为本少做主!”
“这个乡野村夫无故殴打我,还砸了飞烟楼,你们一定要严惩他!”
衙役们打量了一番现场,又看了看鼻青脸肿的众人,皱着眉头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老鲍连忙上前,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末了还添了一句:“官爷,您看这飞烟楼被他们闹成这样,小妇人的生意都没法做了,您可得给我个公道啊!”
衙役首领看了看李骜和李佑,沉声道:“不管谁对谁错,在城里聚众斗殴,破坏治安,都得跟我们回衙门走一趟!”
说罢,他大手一挥,示意衙役们将众人带走。
然而李佑却不乐意了,老子好歹也是太师侄儿、左相女婿,你们一群衙役怎么敢的?
“混账!”
“瞎了你们的狗眼!”
“本少是李佑,你们敢拿我?”
听到这话,衙役们面面相觑,最后竟是没人敢上前。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命人回去通禀。
不一会儿,又有一人登上楼来,正是应天府尹孟端。
看着眼前这些二代子弟,孟端也觉得很是头疼。
他早年随从朱元璋征战沙场,为建立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得到朱元璋的嘉奖,晋升为应天府尹。
然而这个位置,坐着却很烫屁股。
作为明代的京师,应天府尹的级别也比一般的知府要高得多,为正三品,也算是地方大员了。
起初孟端还因此得意洋洋,可等他赴任之后这才发现,这应天府尹简直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原因无他,京师所在。
毕竟是大明都城,权贵多如牛毛,随随便便一鞋子砸进去,可能都会砸到一个五品高官,还是背后站着大神的那种。
这权贵一多了,他们的子弟也就多了。
大明立国之后,那些骄兵悍将也齐齐进京,该加官的加官,该封爵的封爵,致使京城里面突然多出了一大批纨绔子弟。
这些混账大多性情虚浮、贪图享乐,平素欺行霸市、好勇斗狠,大出风头,市民尽皆敢怒不敢言。
对于这帮人来说,什么律法都是扯蛋,正所谓刑部上大夫,这些人就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存在!
能治他们的,就只有陛下的金口御言。
可是陛下会治他们的罪吗?
治是肯定治,但是如何治?
傻子也知道,不过是象征性的打打板子,骂几句罢了。
皇帝陛下一向对武勋贵戚颇为优容,却养成了这些武勋贵戚的后代嚣张跋扈的性情,平素天不怕地不怕,视律法如无物,胡作非为惹是生非,已经成了京城百姓公认的“害虫”。
而孟端这个应天府尹,不知道每日要处理多少起类似案件,偏偏他谁都不敢得罪,唯恐一个处理不慎,得罪了某位大人物,下一刻就会遭到报复。
但这可是天子脚下啊!
皇帝陛下又在看着盯着呢,孟端也不敢偏袒过甚,否则倒霉的人就是他了。
所以啊,这应天府尹的位置,还真是难坐得很!
瞅瞅眼前打架斗殴的人就知道了。
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和侄儿……
韩国公李善长的侄儿……
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啊!
孟端现在很是苦恼。
天杀的怎么就遇到这帮子祸害呢?
奈何应天府尹职责所在,他现在只能硬着头皮抗雷……
眼前这破事儿不管不行,这是应天府尹的的职守,放任不管便是玩忽职守、严重失职;可要是管,他还真就管不了,这一个个毛头小子后面都杵着一尊大神,他一个府尹,小胳膊细腿儿的,能搬得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