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得一个处置不当,就把韩国公李善长或者曹国公李文忠给得罪了,到那时候哭都没地儿哭去。
万般无奈之下,孟端只能硬着头皮下令,将这一干人等全部缉拿入狱!
李骜和李景隆对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任由衙役们给他们戴上枷锁。李佑则得意洋洋地看着他们,脸上还挂着挑衅的笑容。
一行人被押解着走在金陵的街道上,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此时夜幕已深,街道两旁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骜看着街道上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心中满是无奈。
他不过是想来寻个开心,却不料惹出这么大的麻烦,也不知道李文忠知道消息后,会是什么反应。
而这一切,都源于李佑这孙子的嚣张跋扈。
李佑同样被抓了,但他丝毫不以为然。
呵呵,区区一个应天府尹,难道真敢治自己的罪?
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时间到了,还不是得乖乖放自己离开!
双方心思各异,一同被投入了大狱。
孟端一回到署衙,就立刻写了一封奏章,亲自动身入宫面圣。
此刻老朱还在批阅奏章,他深知创业艰辛,江山得来不易,因此大小事务都要亲自过手才放心。
正当这个时候,殿外却传来了声音。
“陛下,应天府尹求见,称有急事!”
听到这话,老朱眉头一皱。
这个孟端,他还是有印象的,乃是亚圣孟子的后人,当初追随自己征战沙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老朱没有想到,这孟端作战时有勇有谋,结果把应天府尹这个要害职位交给他,他却变得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经常因为一些屁大点事情就来询问自己,扰得烦不胜烦。
现在一听孟端来了,老朱脸色顿时一沉,喝道:“不见!”
太监躬身应命,将陛下的答复告知了孟端。
孟端一听那还了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犹豫片刻之后,还是将奏章留下,这才急匆匆地离去。
当老朱看到孟端的奏章后,瞳孔猛地一缩,嘴角泛起了玩味笑容。
“骜儿与那李佑,在飞烟楼大打出手?”
朱元璋初看觉得有些好笑,不过是年轻人的争风吃醋罢了。
然而略微一思索,老朱却又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李骜这小子有勇有谋,绝不是普通年轻人,他这么做难不成是故意的?
打草惊蛇,再次加一把火,逼那胡惟庸表态?
一想到这儿,老朱心里面顿时感到一阵暖意。
这孩子确实不错啊!
知道忠君之事,为君分忧!
老朱将奏章扔到一旁,淡然下令道:“召曹国公入宫!”
与此同时,应天府大牢。
这牢房都差不多,弥漫着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昏暗的烛光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李骜和李景隆被推进一间狭小的牢房,重重地摔在地上,干草梗扎得后背生疼。
李佑则被安排在了对面牢房,都到了现在还不忘朝着李骜叫嚣:“你等着,老子出去后一定要让你好看!”
听到这话,李骜压根就懒得搭理,躺在草堆上闭目养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这也算是二进宫了,没啥不习惯的。
反倒是李景隆忍不了这口恶气,直接隔着牢房跟李佑对骂了起来。
李景隆这家伙性子跳脱,可嘴上功夫却很是了得,言语之尖酸刻薄,比起市井泼妇也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