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唐晨”又一新作《以身就义》,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唐晨安国少季,小说简介: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大宛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刻诛灭。大汉使臣,一个不是在搞事,就是在搞事路上的职业。安国少季轮回九世,只要在这最后一世完成“就义”的任务,便可逆转时空,不死不灭。建元元年,汉武践祚。在汉武帝的时代,没有比成为一名汉使更能光速就义的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什么?你不犯?那可由不得你了。然而多年过去,看着大汉日益庞大的疆域,安国少季......
主角:唐晨安国少季 更新:2025-02-10 21:2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唐晨安国少季的现代都市小说《以身就义最完整版》,由网络作家“唐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唐晨”又一新作《以身就义》,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唐晨安国少季,小说简介: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大宛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刻诛灭。大汉使臣,一个不是在搞事,就是在搞事路上的职业。安国少季轮回九世,只要在这最后一世完成“就义”的任务,便可逆转时空,不死不灭。建元元年,汉武践祚。在汉武帝的时代,没有比成为一名汉使更能光速就义的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什么?你不犯?那可由不得你了。然而多年过去,看着大汉日益庞大的疆域,安国少季......
“周师弟为国捐躯,也算死得其所,只是可惜了那一百齐国兵。”
季子维和夏宽一样,不在乎周凡死掉。
只是齐王赠与的三百齐国兵是他们出使的底气,一下子被周凡葬送了三分之一。
着实可恶。
“查清了吗?那些齐国兵是死在戎人手中?”
夏宽有些不信,怀疑是边军下的手。
“查清楚了。戎人用的青铜武器,造成伤口的形状特征与大汉铁器不同。这一百齐国兵,的确死于戎人之手。”
季子维已经派人查勘过了,确认无误才向夏宽报告。
夏宽叹了口气,这趟招抚,起步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手,弟子们的士气都开始低落了。
这可不行。
“好在,也不全是坏消息。”夏宽捋了捋胡须,嘴角也开始露出了微笑。
“好在你安国师弟,在为同门报仇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战报已经被我快马加鞭,上奏给天子了。天子提议,东宫首肯,封安国少季为军司马。”
“万一事不可为,还可以依靠你们安国师弟。”
给夏宽看的战报是韩安国和安国少季沟通后操刀的,直接将安国少季从出使中摘了出来。
所有军功都是在给安国少季听闻同门被杀,赶去报仇的过程中立下的。
为安国少季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设。
“安国师弟的确是天纵之才,这一身武艺却是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
季子维也点头应和。
安国少季出任军司马,本就有统兵之权。
再加上夏宽手中的符节,倒是可以直接控制一部分边军,以弥补齐国兵的损失。
“但,武力毕竟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和其他学生们说一下,不要羡慕安国少季的武力,或者试图用战功出人头地。安国少季只是特例而已。真的要安邦定国,还是要靠我们修习多年的圣人之道。”
当下情境下,夏宽不在乎安国少季靠军功拿到职爵。毕竟安国少季原本就是勋贵子弟,只是他的记名弟子,在座下听课而已,注定继承不了他的学问和道统。
但门下其他弟子的心态,都需要及时矫正。
不能让武力带来的一时富贵迷了眼。
“那我们后续招抚怎么办?”
如今招抚一无所成,季子维也有些担心。
“无妨,留下一百齐国兵,保护我们的安全,另外一百齐国兵。每名弟子分配五人,出使千人以下的小部落。千人以上的戎人部落,则麻烦少季派人护送。”
夏宽是掌握招抚全局的人,比季子维淡定多了,立刻做出了安排。
“一队招抚令使,只派五个人?会不会太危险?”"
而且就从安国少季在允吾部一人冲击数千人的决然来看,这货是个狠人。
杀上兴头,根本不把自己的命当命。
一旦周凡带领的齐国兵与戎人交手,安国少季八成不会如自己所说,直接跑路。
念及于此,李当户立刻就下定了决心。
必须要让安国少季安全的完成这次出使。
班長也意识到了安国少季的惊世之才,不过作为纯粹的武将,班長的表现就比较直接了。
当场跪在了安国少季面前。
这突如其来的一下把安国少季整不会了。
而站在一旁的李当户和史寅却是瞬间肃然,后退了三步,将场地留给安国少季和班長。随后摆出观礼的姿势。
自高祖时,叔孙通制定汉家礼仪,叩伏跪拜便有了以示君臣之分的含义。
班長当场叩伏跪拜安国少季,意思很明显。
他要任安国少季为主,定下君臣之分。
“班司马,我只是一名三百石的微末小吏,你可是秩千石的军司马,你拜我是乱了官序的。”
“敢问郎君,唐晨是否死于郎君之手?允吾部死去的两名儒生是否也和郎君你有关。”
事关重大,班長直接明牌。张口就问安国少季出使的细节。
“是的。”
李当户和史寅就在身旁,安国少季隐瞒也没意义。
听到肯定的答案,班長再次低下了头。
“班長,年三十七,曾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被先帝征召,在北军效力。后跟随太尉周亚夫平定国七国之乱,积功至军司马。今日君以师门之秘相授,救在下于旦夕,又欲孤身犯险,雪我将士无辜被斩之恨。”
“班長无以为报,愿以三尺之躯,今生任君驱驰。”
说完,班長便长跪不起。
尽管出了许多波澜,安国少季依然想要快速就义。背上新乡亭和史寅这些军士的恩义是情势所迫,而一但接受班長的效忠,自己就义之路又要增添变数。
万一班長脑子一热,违反军令,滥用职权去救自己怎么办。
思虑片刻,安国少季心中便有了计较。
躬身将班長扶起。
班長没得到安国少季的答复,本来不想起来,奈何安国少季的力气太大。
见班長又要下拜,安国少季连忙开口道:“你的忠义,我接受了。不过,我想效仿高皇帝事,与班長司马约法三章。”
“对班長而言,公子的话就是军令,班長自当奉从。有什么嘱托,公子尽管吩咐。”
先秦之时,只有诸侯之子可称公子,大汉以来,公卿之子亦可被尊称公子。"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